第3章、宋钦宗的就职演讲(1 / 2)
两日后,二十三日,7点6分。
赵桓穿龙袍,带皇冠,在邵成章的引路下,准时踏入大庆殿。
满朝文武已经等候多时,宋徽宗一声令下,仪式立即开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余闻皇天之命有常,必归于嫡,故四时有序,天地泰康。皇太子赵桓,文韬武略,秉性纯良,上敬天地宗亲,下爱黎民百姓。忧思国计,振朔朝纲,堪担神器。朕此举上承天意,次安宗庙,下为百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以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的名义退居龙德宫,除道教教门之事外,其余一律不管。自今日起,新皇登基,年号靖康。”
满朝文武齐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宋徽宗的强烈要求下,登基手续一切从简。梁师成念完禅让圣旨以后,宋徽宗草草走了个过场,将玉玺交给赵桓就离开了大庆殿。
就这样,赵桓成了北宋唯一一个以正宗的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只是这样的“唯一”实在不值得称道。
宋徽宗是背着手,迈着老爷步哼着小曲离开的。
无事一身轻,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脸色也不显憔悴了,身体一下子就有劲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赵桓面带微笑,注视着宋徽宗离场。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
下方满朝文武大臣都惊呆了,太上皇这操作,已经是完全不顾及脸面了。
赵桓刚登基,宋徽宗一招拔刀斩,就报了两天前赵桓的背刺之仇。
这一刀,名为父慈子孝!
众人无话可说,大庆殿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赵桓朝邵成章使了个眼色,邵成章悄悄退去。
不多时,两个精壮大汉抬着一个造型奇怪的红色桌子走进了大庆殿,桌子一米多高,两尺来宽,上面还绑着大团盛开的梅花。
赵桓走下龙椅,站在发言桌前。身姿挺拔,双目炯炯有神,神情坚毅果敢,和宋徽宗方才的浮夸形成鲜明对比。
肩负重担的感觉就是一千个人全都翘首以盼你说的每一个字。
“太上皇退休颐养天年,朕自今日起总揽朝政。眼下金国入侵,所以第一件事朕就谈谈如何抗金。”
顿了顿,见无人提出异议,赵桓继续说道。
“唐朝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庆殿更是宋朝的政治中心,汇聚于此的文武大臣怎么也不能比前朝的鸿儒们差吧。”
一番俗套的寒暄后,赵桓环视下方的群臣,沉声说道:“有哪位大臣能诵读(古指背诵一下仁宗年间苏洵的《六国论》?”
朝堂之上,重臣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相视一笑,不发一言。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了,没有摸清楚陛下的想法之前,不会轻易开口。
反倒是一些被排挤的官员跃跃欲试,有心在陛下面前露露脸,刷个好印象。
赵桓不急,时间还早,他有的是时间给朝臣考虑站队。
“陛下,臣能通篇诵读《六国论》。”
“汝是何人?”
“臣,兵部员外郎,刘兴武。”
“好!朕记住你了。”
刘兴武大喜,这一波即便得罪些人也值了。遂慷慨激昂的诵读起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刘兴武诵读罢,躬身行礼,然后退回到位置上。
这一次,赵桓没有再给文武众官发言的机会,直接下了结论。
“金人不可信,和谈不可信。在朕看来,和谈和舍身饲虎,割肉喂鹰,饮鸩止渴,没什么两样,都是自取灭亡之道。”
“今我为帝,当改祖宗之法。自今日始,我大宋不割地,不赔款,不和谈,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有战死的宋朝,没有称臣的宋朝。”
朝堂之下,一片哗然。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陛下,金人不可力敌啊!”
“好,我宋朝男儿当有此气魄,金人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