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 千古一帝?(2 / 2)
凌敬察觉到了李善的异常,感慨道:“前朝文帝建五省,内侍省、秘书省不涉朝政,中书省、尚书省乃是重中之重,唯独门下省虚设。”
李善听得懵懵懂懂,凌敬仔细解释道:“门下高官官时称纳言,有封驳之权,但文帝独掌大权,纳言无力封驳。”
“至炀帝登基,门下纳言杨达等大都为宗室子弟,更是摆设。”
“炀帝妄出巡于雁门被围,贸然数度发兵征伐高句丽,又耗尽民力挖掘运河,南下御驾江都不守其位……虽近谗喜侫,却也是因为门下省数位纳言少有劝谏……”
“只怕即使劝谏,炀帝也听不进去。”李善哼了声,“难道秦王就一定听得进去?”
“不错,前朝名相苏贵,数度担任纳言,屡劝炀帝,却两度遭罢官。”凌敬舔了舔发干的嘴唇,“今日殿下言,天策府内公文、调令,均需老夫签字画押,方能实施。”
“什么?!”李善这次眼珠子都要掉出眼眶了,霍然起身,“怎么可能?”
这等于是在天策府内设置门下省,而凌敬为门下省的长官,这也代表着凌敬将一跃成为天策府内最有权力的谋士之一。
天策府内的谋士大都不再朝中任职,他们的地位主要来自于李世民对他们的重视程度,而凌敬却能实实在在的握有权力。
“当然了,隐秘事不在其列。”
“那也……”李善一屁股坐回去,“秦王倒真是好胸襟,好气度!”
沉默了很久,李善慢慢的理清了思路,也慢慢的在思索凌敬的那番话。
以凌敬的观点来说,隋炀帝之所以搞了那么多骚操作,几次举国之力攻打高句丽,之后最终国破身亡,很大程度上在于缺少制约,太过刚愎。
而李世民看到了这一点,才会重用曾经几度力谏窦建德的凌敬。
李善隐隐感觉到,凌敬的思路很可能是对的,李世民可能没有完整的想法,但却敏感的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关卡,真正将门下省用在实处。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此时李世民用了凌敬,历史上的唐太宗用了魏征……魏征名为谏臣,但实际上长时间担任门下高官官侍中。
从某种角度来说,李世民真的是千古一帝啊,居然自己给自己装个急刹车!
凌敬用古怪的眼神打量李善,太子,秦王,去年太子长时间占上风,而秦王用今天他自己的话来说,都快被逼得出宫了,弘义宫年中就要落成了。
李善是随手一挑吗?
正好挑中了秦王,这是个至少从目前来看,非常出色,而且有着极强自我约束能力的人。
凌敬能够肯定,如果秦王能顺利登基,并且扛住突厥随时可能的南寝,这位年轻的君主,必定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到吃了晚饭,李善上了床,搂着周氏,脑海中一会儿在想,凌敬不会是在自我迪化吧,把李世民想的也太伟大了!
一会儿又在想,凌敬这是抢了魏征的活啊,如果这一世还有玄武门之变,魏征会有什么样的下场呢?
这时候,外间突然传来鼓噪声,李善条件发射的从床上弹起,“怎么回事?!”
没等李善拉开房门,外间的仆妇就高声嚷嚷,“南边好几间宅子塌了!”
“好几个被埋进去了……”
李善心急如焚,但平心静气……外出急诊救援,就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