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纪念碑(2 / 2)
天安门离南通锣鼓巷只有2.5公里,走路的话半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杨清一行人来到是正阳门北门就看到广场上,都是趁着周末过来这边游玩的人,熙熙攘攘人头涌动。
一行七人缓缓地朝纪念碑那边走了过去,来到纪念碑前面跟着前面行人的后面排着队伍。
抬头望去,三十多米高的纪念碑上面写着主席亲笔题字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好高呀!”
听到老六的感慨,李雪峰指着几个大字说道,“这是主席写的呢!”
一群半大孩子一边抬头仰望纪念碑,一边跟在人群后面缓缓朝前走去。纪念碑身上面总共十块浮雕,“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八面是展示近代的革命事件,北面还有两幅装饰性作品“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后面还有主席起草跟总理书写的碑文。
站在纪念碑下面,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激情澎湃、慷慨昂扬的。自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近一百五十年的近代史,这是民族的屈辱史,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楚。
是为了民族崛起的每一个先烈与英雄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犹如薪火一样燃尽自己,用自己微弱的光芒指引着民族的前进......
参观完纪念碑,一群人跟其他人一样站在不远处抬头瞻仰着。随后便朝广场那边走去,杨清跟李雪晴走在最后面,前面的一群男孩子们都跑着追赶着。
“杨清?”
杨清听到身后有人喊,便转头望了过去。
“美玲老师,你们也来看纪念碑呀!”原来是杨清的代课老师陈美玲。
陈美玲看到杨清看着前边上的一群孩子,想到办公室里面的老师对杨清家庭的描述,家里大人已经都逝去,家里都是一群孩子,而杨清好像比较大,小小年纪就得承担家里的生活琐事。想到这个陈美玲就觉得面前这个小姑娘更加的可爱与令人敬佩。
陈美玲指着前面在玩耍的老五老六他们“带孩子过来看看,这是你们家弟弟吗?”
杨清笑着指着李雪晴姐弟两,说道,“这两个是我们院里的邻居,这几个就是我弟弟!”
趁陈美玲跟几个孩子打招呼,杨清看着她身边同样也带着一群孩子呢,有两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还有两个个看起来比老三老四还小一点的。
“美玲老师,你们这是刚过来吗?我们刚刚参观完下来。”
“是呀,我们刚到呢!”
杨清笑着说,“那得赶紧排队去,现在人越来越多了!”
陈美玲看到小姑娘的笑眼,心道这个小姑娘将来一定更好看,经过这近半年家里伙食的改善,杨清明显看起来脸上有肉了,看起来没有之前那么瘦了,愈发白净,显得更加清新可爱!
“好,我们这就排队去,你们还要在这里玩吗?”
杨清摇了摇头,笑道“我们要走了,还得带弟弟们去买点东西呢!”
陈美玲看到杨清这话,忙说道“恩,那我们先走了!你们注意点安全。”
“好,美玲老师再见!”
看到杨清一群人渐渐走去,陈美玲对杨清的好感倍升,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也是很多老师们都喜欢的那种恬静淡雅的学生气息。就算是家庭破碎,父母早逝,但是也在尽自己的能力去承担家里的各种事务。
“大娘,这是伱的学生吗?”
陈美玲身边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子朝她问道。
陈美玲笑着说,“是的,而且还是初三的年纪第一呢,听说每科的成绩就没掉出过年纪前五。总分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呢!”
“小武呀,你两可得好好努力努力,她不仅成绩好,而且家里大人都已经没了,放学回家还得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呢,洗衣做饭收拾家务!”
旁边一个跟老六差不多大的男孩子笑道“妈,这又是别人家的孩子!”
“谁叫咱们家没女孩子呢?哈哈...”
“哼,人家女孩子跟你们差不多的年纪呢,不仅读书好还承担家里的家务事。哪像你们一群小鬼头!”
听到徐美玲的话,大大小小四五的孩子都只能点头称是了。
“大娘,他们一家都没了大人吗?这么一群孩子呢,怎么过的日子!”
陈美玲朝那个叫小武的说道,“听他们班主任老师说,家访的时候他们家大人是在厂子里工作没的,厂子里每个月会把他们家大人的工资发给他们家生活,好像是几十个月。”
“那抚恤标准挺高了,虽然不是烈士!”
陈美玲叹了口气道“以后领完了怎么办,那几个都是比你们还小的年纪呢。”
“小壮、小志,你两别乱跑。过来排队!”
而这边杨清则跟着一群小家伙来到了正阳门这边的一间裁缝店门口。
“就是这家了,上回我跟大哥说了,我们的棉衣就在这边做的,还有那狗皮帽子呢!”信武一边说着一边就走了进去!
一群孩子刚进门就看到墙上、玻璃橱柜上的成衣、布料,不仅有些眼花缭乱!但是,大多数都是女性的衣服款式,男性的除了几款中山装就好像没有其他了!
“几位小同志,你们要点什么呀?”
杨清看到朝他们打着招呼的裁缝师傅,忙说道“我们找陈掌柜的!准备订做几件衣服!”
“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