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菜(1 / 2)
“我们这栋就只有这个小房间还有一个小客厅而已!”
跟着赵敏进了宿舍,木质门一打开就是一个小客厅,正中间摆着一套八仙桌椅。角落里还放着一个柜子,然后就没有看到什么东西了,空荡荡的。小客厅右手边有个门,应该是赵敏的房间吧。后面则是一个小阳台。
“本来这客厅还有个小床的,被我收掉了。”
“看着挺新的,还干净呢!”
赵敏笑了笑,把手里提的袋子给放到了桌子上面,“昨天刚刚搬过来的,我就先弄好了睡觉的房间而已。过几天再把这客厅里的桌椅给换了,我还让人买了一些锅碗瓢盆的,到时候也可以自己做饭!”
说完,便从袋子里面拿出了几个香蕉,掰开了一个递给林信文,“你这是准备搬到这儿常住了呀?”
赵敏笑着点了点头,“嗯,自己出来住感觉挺自由的!”
厂子里愿意给分配一小间房子,看来这赵敏多少有点关系。这是一房一厅呢,可不是多人宿舍!按理来说得夫妻两去申请递报告才有的。“是挺好的,主要还是现在上夜班,来来回回挺不方便的!”
“你家住哪呀?”
“南铜锣鼓巷那边呢,来一趟骑自行车得一个小时呢!”
赵敏一听,“哇,这么远你怎么不申请住这边,你们食堂好像也是两班倒的吧,这一天就得两个小时在路上了!”
“家里弟弟妹妹们还小,每天回去一趟放心点,万一家里有什么事呢!”
赵敏听了,迷惑地说“你们家没其他大人吗?”
“没了,我打小就是孤儿,三叔三婶养大的。前两年三叔三婶也相继没了,六个弟弟妹妹呢!”
“啊,那你们家...”
林信文看着赵敏这样子,咬了口香蕉,笑道“我三叔是因公去世的,厂子里给了四十个月工资的抚恤金,弟弟妹妹们读书也不用花钱。家里孩子虽多,但是日子还算可以的!”
假如没有折腾来折腾去,每个月就这68块钱,还真的过不下去。加上林信文提前给转正了,这35块钱,绝对不算差!
每个月家里的口粮定额还不到二百斤,也就林信文一个人的量吧!其他六个弟弟妹妹每个月吃的都是白面,就算全部买来的也不超过三十块钱,更别说还有姥爷送一些,早餐或者晚餐偶尔弄些玉米糊糊吃。
肉骨头跟鸡蛋,私下买来的一个月要二十多块钱。加上杂七杂八的生活开支,每个月还是能攒一点钱的,但是奈何林信文会折腾。
“六个弟弟妹妹呢,家里得多少事情呀!”
“不会,妹妹十六岁了,下学期就上高中了。还有两弟弟十四岁了,下学期也初二了,后面还有一个十二岁、九岁,最小的弟弟今年才三岁!我们家就最小的那个得花点心思照顾,其他的都不用了!”
赵敏惊讶地道“怎么差距这么大呀,两个十四岁?”
林信文哈哈笑了起来,“我们家成分挺复杂的,我自小是我三叔养大的。三叔是再组家庭,原来的三婶生了三个,排行第三第五跟第六!后面这个三婶,过来的时候带了一儿一女,排行老二跟老四。前几年又生了最小的这个!”
“反正我们家七个孩子,算起来就是三个爹三个妈,哈哈!”
赵敏听了林信文这话,感觉好复杂的样子,理清以后才朝林信文说道“那倒是真有点复杂的!”
“还好,我们家现在看起来就我差了点。五个已经上学的,读书成绩都很好的,而且懂事听话!”
“听你这话,你们家关系应该都蛮好的吧!”
林信文点了点头,“虽然我算起来是他们的堂哥了,但是在家里他们也挺听我话的,主要还是大人们教导地好,我们家挺和睦的。”
......
晚风有些清爽,五月的白天虽然开始有些闷热了,但是晚上的微风还是挺舒适的。
昏暗的路灯下,傻柱缓缓朝四院走去。
浑身轻快,仿佛小孩子突然想到什么事情而欢快起来的样子,时而慢慢走着,时而踢踢路边的石子。脸上虽然没看到笑容,但是一脸轻松且欢愉的眼神,无不在跟人诉说着他现在很兴奋很得意。
“哟,傻柱?”
傻柱朝声音传来的左边看了过去,远远地有人骑着自行车过来。因为那边没有路灯,而自己站在路灯下面。听着声音挺像许大茂的!
等那人过来了,傻柱定眼一看,还真的是许大茂!
“哼,原来是许大茂呀!”
许大茂骑着单车过来,停在傻柱边上笑着说“傻柱,这好些天没见着人了。这是去哪儿了?”
傻柱看着许大茂骑着的自行车,阴阳怪气地道,“哟,这自行车谁家的呀?”
“谁家的,伱管得着么你!”许大茂一脸不乐意地回道。
“那我去哪儿,你管得着么!”
傻柱说完,不理许大茂劲直往四合院走去,而许大茂被噎了一下,哼地一声就骑着单车就从傻柱身边过去了!
傻柱看着许大茂远去的背影,心道许大茂这小人开始有点得志了呀,宣传科的自行车都给骑回家了。
“呸!”
来到四合院门口,看到大门开着,傻柱直接走了进去,随手又把门给关上了,随后便走了进去!前院静悄悄的,还好垂花门那边有个昏暗的小灯泡。不然今晚又没有月亮又没带手电的,就得抹黑回家了!
刚踏进中院就看到一大爷站在贾东旭门口朝后院望去,“一大爷,还没睡呢?”
“嗐!”
一大爷被傻柱吓了一跳,随后转身惊恐地看着傻柱!隔了一个呼吸,一大爷便低声道“柱子啊,你这是要吓死人啊,你!”
傻柱一看一大爷被吓得不轻,连忙低声朝着一大爷道歉道“嗐,是我不好,吓着你了。”
一大爷深呼吸了一下,随后摆摆手“没事,大晚上地别乱叫人,被吓出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