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入孔源书院(2 / 2)
在这里,也许有些人要问我了,为什么一定要读私塾,不能读官府办的学府?那不就省钱了吗?这里大家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寒门子弟都去读私塾。二是读书为什么比较烧钱?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明朝还是很注重读书氛围的,从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期就主张官办学府与民间机构同步发展,鼓励所有心向大明的有志青年都能投身到科举这一伟大事业中来。但是官办学府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除了教谕等寥寥数人是正经的有编制的,其他基本都算是临时工,就这点微薄的收入还要层层克扣。这些读书人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而在这里搞奉献呢?科举是可以考到老的,而教授学生学业在公办机构里又有固定的时间和要求,这就会大大影响他们考中的成功率,所以愿意投身到公办学府里的教育工作者很少,到了明末,除了州府个别需要充当考核门面的机构还存在,县一级的公办学府大多数名存实亡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在私塾读书并不是说学费多么昂贵,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可以用自己家里的粮食鸡蛋等生活必需品换取读书的机会,但是笔墨纸砚你总要买吧?书总要买吧?这些东西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烧钱的,更不用说你还要出去考试,那时候没有高铁没有快客,穷人只能靠走路,一路的吃喝住行都是不小的支出。所以,靠田地里讨生活的寒门子弟是很难读的起书的。
孔源书院主要是由文登县孔源先生开办,说起孔源先生,这可是文登县史上一位了不起的读书人。林洙,字孔源,威海文登人,明朝文登四君子之一。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即殿试中列第七名(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这已经是文登人在殿试中最高的名次。而且孔源先生虽然在户部任重要职务,但以清廉立世,是文登县乃至整个山东的廉吏典范,为世人所赞。
所以这孔源书院,自然受当地学子追捧,火爆异常。目前主要分蒙学堂(类似幼儿园,主要招收学前儿童、童生馆(类似小学,主要是为了考秀才做准备、外书院(秀才准备考举人、内书院(举人准备冲进士四个片区,逾三百学子,二十多位讲师。当然,大部分都是童生为主,内外书院中的学生并不多。
别看赵铁柱平时粗声粗气,到了书院会客厅,也是谨小慎微,明朝对读书人相当尊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真是印到了明人骨子里。
“赵领爷久候了(领爷是明朝对刽子手的一种尊称。”一声爽朗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赵铁柱赶紧把赵信从座位上拽了起来。“当不得先生叫,先生称呼赵某铁柱即可”。赵铁柱赶紧躬身自谦。
只见来人中等身材,头戴方巾,一席宽松的长衫一尘不染。微微一笑落座于厅内侧座。(上方主座一般都是书院里的重要人物才用
“学生乃书院童生馆副主事林冠清,敢问求学者何人?”
“还不快给先生行礼?”赵铁柱赶紧向赵信示意,“此乃犬子赵信,年方八岁。”
“信儿给先生问好。”说罢,赵信跪下磕了个头。没办法,赵信其实很不喜欢这个时代的磕头下跪礼,但只能入乡随俗,初次见到今后的教学老师,礼数还是要给足。
“哈哈,好好好。”林冠清看了礼数十足的赵信,顿时好感倍增,“孺子可教也,不知已读过什么书?”
“回先生,信儿在家自学,较为琐碎,不值一提。”赵信谦虚的回答。
“哦?那我且考考你,方才你们父子二人进入厅堂时,门前的楹联识得几字?”林冠清并不相信自学,以为是托词,想随便试探一二。
“回先生,门前楹联写的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横批是:国泰民安。”赵信不急不缓的回答道。
“恩?”林冠清顿时站了起来,“信儿以前来过此处?”
“不曾。”
“那你居然识得上面文字?”林冠清大感惊讶,七岁儿童且未启学,居然识得楹联上文字。
“信儿在家自学,识得部分文字,其他半猜半蒙,不知是否正确。”
林冠清只能看向赵铁柱,赵铁柱只能憨憨一笑,表示孩子所说属实。
“你可知楹联所含意思?”林冠清增加了出题难度。
“信儿惶恐,一知半解。”赵信也不敢太过于锋芒毕露,能低调还是要低调。
“无妨,你且说上一说。”爱才心切的林冠清和蔼的鼓励起来。
“回先生的话,大致应该是:努力读书的同时,需要关心国家大事。”赵信只敢含糊讲个大概,不然太过妖孽,反而不好。
“恩,小小年纪能领悟到这个层次已是难得的俊杰之才。林某想把你安排在童生馆的甲班,你可愿意?”林冠清笑着问道。
“信儿愿意,信儿谢恩师抬爱。”赵信其实也不知道甲班到底好不好,甲一般都是好的,难道自己还挑三拣四?不过后来赵信会发现这个班级大有说头,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