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代郡反、范阳降(2 / 2)
几日前,叔孙通神智刚刚清明了一些,就得知了山东大乱的消息,他也只能苦笑摇头。在范阳这小地方,也无从得知郦食其兄弟与彭越的事情进展,更无法知道李左车那边的情况,所以人虽然清醒了,可这心又悬了起来。这日,他已经能够下地走几步,就嘱咐蒯彻和甲士头领,尽快安排离开范阳之事。可是蒯彻带回来的消息却使他又头疼起来:张楚军万人,在武臣带领下已从白马津渡过河水,向范阳方向而来。
原来武臣和张耳、陈馀带三千人离开陈县后,一路急行,并未刻意征召百姓闲民。也是山东百姓被暴秦压迫的狠了,沿途不断有人自行要求加入,所以到白马津时人数就已经翻倍,过河水之后几人一合计,索性公开招纳,马上又有大批流民加入,至范阳前人数已超过一万。
武臣心中高兴,在张耳的建议下自封为武信君,气势汹汹的向范阳逼来。
上万的贼军逼近,整个范阳都人心浮动。县令徐公一方面向郡守急报,并派人向四面各县求援,另一方面急征乡勇守城,否则就那五百县兵如何扛得住万军攻击?
可县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于富户而言是忧心忡忡,派出家中子弟和佣仆加入乡勇。于普通庶民而言是观望,反正这日子已经这样了。而于闾左闲民、城狐社鼠而言则是期待,很多人跃跃欲试的要加入反军的队伍,已经有数百人趁夜偷越城墙去投张楚军了。
范阳县的城墙是收到咸阳诏令后加急赶修的,才修到两丈多高,非常单薄。为此县令急得团团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得知这种情况后,叔孙通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抬头对蒯彻说:“要守,这范阳是守不住的。就算能守住些时日,也会阻了你我的行程。城破时不但百姓会有被屠的危险,吾等也会遭遇池鱼之殃,不若去劝县令投降。某带有二十甲士,虽扮为家仆,但都知某为咸阳博士,不便出面,只能劳动尊驾,只是不知尊意如何?”
蒯彻其实早就想去劝徐公降,如果叔孙通不在他已经行动了,可叔孙通此番前来,说明秦帝并不昏庸,大秦很有希望,自己也答应相助大秦,如果贸然去劝大秦官吏降贼,怕叔孙通会有想法。
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安定了,很有把握的咧嘴一笑:“彻自诩为策士,这点儿事要是都办不好,博士也就不必再让彻去助秦了。博士请耐心在此等待,彻自有办法。”
蒯彻来到县衙前,请隶役代为通报县令。徐公正着急上火,听说有个士子求见,想都没想就让隶役把他轰走。只是隶役刚转身还没出大堂,他又把隶役叫住,想了想:“士子,或许有什么好方法解当前危局?让他进来吧。”
士子在这时代还是被人尊重的,所以当蒯彻进到大堂,徐公彬彬有礼的与他见礼,延请落座。
一坐下,蒯彻就危言耸听的先开口了:“县令阁下,我是本县的一个庶民,知道阁下快要死了,特地前来吊唁。不过,我也要向尊驾祝贺,既然县尊今日接见了我,我就可以使尊驾重生了。”
徐公听蒯彻开门见山的一席话,糊涂了,这家伙啥意思?
“先生之言颇为玄虚,本令现在正为贼军烦恼而心神不宁,还请先生原谅我没太听懂。先生为何要来吊唁本令?”
蒯彻听了一笑说:“县尊在范阳为令有十多年了吧,县尊遵秦律而断事,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在人脸上刺字这等事,做了非常多。慈父孝子之所以不敢拿刀捅进你的肚子,只是因为畏惧严厉的秦法。现在天下大乱,大秦已经管不到这里了,所以那些慈父孝子就会争相来杀你,既报了仇也因杀县令而扬了名,这就是吾来吊唁尊驾的原因。”
徐公心里哆嗦了一下,表面上还算镇定。看蒯彻这样侃侃而谈的,想他定有办法,就向蒯彻施礼:“那先生又怎么说本令可以重生?”
蒯彻还了一礼:“武信君(武臣可不知道彻不是什么大人物,所以我可以去城外见他并游说之。告诉他:如果说一定要战胜后才占据地盘,攻打后才得到城池,某私以为就危险了。如果用某之计,不需要战而可获地,不需要攻而得城,只需传布檄文而千里之地都可得,行不?”
“他一定会问:这话怎么说?某就可以应对他说:范阳令本该整顿他的士卒固守战斗,可他胆怯又怕死,贪婪而好富贵,所以想降,以范阳送给武信君。可如果范阳令降了,武信君却不善待他,则周边各县城就会都相互传告说‘范阳令先投降了可还是被杀’,各城必将固守,甚至把小孩子都调上城头,这一来各城就成了金城汤池(金属城墙沸水池,这也是固若金汤一词的来源,没法再攻打了。”
蒯彻一脸的忠厚诚恳:“为武信君着想,不如用红色车轮的金色车子去迎范阳令,让他再在燕、赵之地的各城外驰骋,显示君的善待,则周边各城就会传告说‘范阳令先投降就得了大富贵’,必然排着队投降,就像在山石上滚泥球一样顺畅,这就是某所说的传檄而千里定。县令认为,我去这样对贼军说行不行?”
徐公一听,好主意啊,这样不用打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住了,还能得到武臣的赏赐,何乐而不为?至于秦廷知道了会怎么样,天高皇帝远,管不了那么多了。马上又向蒯彻施礼感谢,高喊叫人备车,请蒯彻代表自己出城投降。
蒯彻先去见了一下叔孙通告知情况,然后就出城去见武臣了。
用告诉徐公的那套说辞,武臣果然被蒯彻说服了,张耳对于蒯彻的策略也非常赞赏,于是武臣调集了百乘战车、二百骑军,由陈馀带队,拿着自己的武信君侯大印为凭信,前往范阳迎候徐公的投降。
这事儿传遍燕、赵之地后,三十余城都向武臣投降了,未费一矢,武臣就几乎获得了燕赵之地的大半。而且随之来投奔的人极为踊跃,很快武臣军就发展到了五、六万人的规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武臣见蒯彻的计策如此有效,没用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范阳,因此对他极为看重,想要把他留在身边为谋士。
蒯彻辞谢道:“君侯有耳公和馀公为谋者,胜彻十倍。且彻正要往代地访友,若君侯不弃,待彻由代地归,或君侯平定代地时再行相助不迟。”
武臣一想也只能暂时作罢了,自己刚刚开始奠定基础,如果对蒯彻过于看重,还真怕张耳和陈馀吃味儿,同行是冤家嘛。
等蒯彻从代地回来,自己的地盘也大了,就可以给蒯彻安排一个适当的位置还不得罪那两位,还是先等等再说吧。于是,武臣赏了蒯彻五十镒金作为往代地访友的川资,让他回家了。
范阳投降,徐公带着武臣的百车百骑去给他做活广告了,武臣答应他回来后继续做范阳县令,以后或许还会给他个郡守当当。
范阳城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一切日常生活继续,只是城头的大旗由大秦黑龙旗换成了绿底镶边、中间一个大大“武”字的旗帜。
有趣的是,按说武臣出自张楚军,旗帜应用红色(按五德学说,楚为火德,武臣却用了绿色基底,镶上个宽宽的红边,这完全是赵国之色。显然,武臣取赵地的潜在目的就是与张楚分道扬镳、独立成国,只是现在还没有挑明说,打着张楚军的名号借势而已。
一天之内,李左车起事夺取代郡和太原郡,武臣轻松得范阳,周市也于同日占据了大梁。大梁在秦灭魏时被水攻,残破不堪,所以周市并不满足,之后一路向东继续攻略魏地。
不过这些事情远在咸阳的胡亥还来不及获得消息,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大问题之一,信息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