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秦好(1 / 2)
1995年的六月,对于那些在吉祥街开商铺的生意人而言,是一个极为安全的月份。
无论是开日料店的老板,还是经营一些进口小商品的商贩,他们都在同一时间惊讶地发现,这条一千米不到的街道上多了不少穿制服的巡警。
他们两两一组,在音像店里传出来大陆歌手高枫的《大中国》的高亢歌声中(至于为什么一条日本风情文化街会播放一首爱国流行歌曲,游客们心照不宣,对来往的行人随机抽查身份证,简单盘问,然后像赶苍蝇一样挥挥手,示意他们赶紧离开。
这些巡警表情严肃,态度认真,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执行一项极为重要的治安任务。
当然,也没人敢主动上前去招惹他们。
多数游人只是尽量保持直视,试着不去看他们,挺直腰板,然后身体僵硬地与他们擦肩而过,继续走自己的路,然后提前中止自己游玩计划,在街角转弯掉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生意虽然受到了影响,但多数人其实也没有太多怨言。
因为身在吉祥街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些警察到底在查什么。
在此之前,那两起连续失踪案早已经在吉祥街传播开了。
故事逐渐演变,情节越来越夸张,内容趋近于恐怖,一时间,吉祥街上的人变得惶恐不安,人人自危。
其中,最被大家相信的一种说法是,这条街上潜伏着一个变态杀手。
每到夜晚降临,这个坏蛋就会悄然现身,然后专对那些结过婚的少妇下手,把她们绑架到一个黑暗潮湿的屋子里,囚禁,强暴,最后分尸,配上红酒生吃下去。
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绰号出现了:吉祥街屠夫。
另外,还有人在传播一个有鼻子有眼的小道消息:这个屠夫曾打伤过一名警察。
对于后面这则传闻,公安局上级领导异常恼火。
如果它是假的,那也就可以置之不理,毕竟谣言止于智者嘛。
但很可惜它是真的。
时任公安局长的常局在一次内部会议时大力拍着桌子,把下属们面前的茶杯震得铛铛响,义愤填膺地表示一定要严查到底是谁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的,发誓要让泄密者滚出公安队伍。
同时,他命令宣传科的小王(也就是后来的王局,要想尽办法辟谣,将方磊遇袭一事与两起失踪案区分开来。
但谣言已经产生并发酵了。
不仅在坊间,当地的都市报纸上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的新闻报道。
“吉祥街屠夫”五个字居然明目张胆地被挂在了社会板块的头条标题里,然后用文学性的笔法对其大事渲染,让人看了目瞪口呆。
警方自然对此提出过交涉,但彼时的报业负责人为了销量,根本对此置若罔闻。
需要说明的是,那是1995年。
早在前一年,也就是1994年,中国互联网才刚刚诞生并介入国际网络。
在当时,电视、广播和纸媒依然是最重要的媒体。
除了替政府发声的官媒之外,传媒集团下属均有数种都市报纸或期刊,其中以刊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类社会新闻以及世界奇闻异事为主,销量巨大,传播范围既广又深。
s市本地就至少有超过五种都市报刊,且基本上都是以市场机制为运营模式。
为了争取更多的读者,更为了提高销量所带来的广告收益,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于是成了主流。
一时间,“吉祥街屠夫”一词出现在报端的频率之高,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是,老百姓真的害怕了。
尤其是吉祥街上的商户,一方面生意锐减,一方面也是因为恐惧,此前通常要经营到晚上九点左右的店铺,现在六点半左右(天黑之前就关门大吉了。街上行人稀稀落落,萧条不堪,社会影响极差。
这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新一届的对外招商会迫在眉睫,而吉祥街就是外商考察投资环境的重要窗口之一,这样下去,不说一定会赶跑那些口口声声强调安全感的外国老板,起码也会让s市在国际市场上形象大打折扣。
因此,加大警力巡逻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希望用警方的威慑力来堵住老百姓胡说八道的嘴,让犯罪无处遁形。
作为辖区派出所民警,又是案件当事人,方磊自然也是上街巡逻的警员之一,与他搭档的,则是他的徒弟、青年民警秦好。
在此之前,虽然无法细数外貌,但他已经向同事们简单描绘了一下那家伙的身体和体型(一米八左右,偏瘦。
同时,他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危险系数极高的罪犯,不仅随身携带利刃凶器,而且出手凶狠,如遇到之后,千万不要单独行动,请呼叫增援。
当方磊在描述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大家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他知道是什么原因。
作为一名警察,居然会在交手的时候被对方打倒,让罪犯活生生重新遁入社会之中,给老百姓造成危机。
这不仅是失职,也是一件极为丢脸的事情。
他方磊丢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脸,也是整个警察队伍的脸。
尤其是,这个消息现在已经传到了民间。
每个行走在外面的巡警都要默默承受这份屈辱。
而现在倒好,这么一个替全体警察丢脸的人,竟然还好意思提醒大家要小心翼翼,不要妄自行动。
这叫什么?
这叫胆小,这叫懦弱,这叫“长罪犯志气,灭警察威风”,这叫怕死。
一个怕死、怕罪犯的警察不可能是一个好警察,这基本上算是一个共识吧。
但方磊可管不了这么多。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而且,提醒大家小心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本身也不是什么问题,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就不理解呢?
倒也不是没人理解。
比如,徒弟秦好就十分理解他。
他告诉方磊,师父,这种事情很正常,当时天那么黑,师父你对地形又不熟悉——从这一点可以推理出,对方是个对地形十分熟悉的家伙,也可以证明,那家伙就住在附近——在那样的情况下,让罪犯跑了情有可原嘛。
但方磊却原谅不了自己。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目前的这一切情况都是他当时那一刻的软弱造成的。
要是他当时抓住了那家伙……唉。
这件事就像卡在他喉咙的一根刺,如果不亲手抓住那个家伙,它就会一直在那儿,永远也拔不掉。
他暗暗发誓要将功补过。
所以,从街头巡逻第一天起,方磊就好像一只警觉的刺猬,神经变得异常紧张,时刻注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激动得不行。
好几次,有群众报案称有情况,他都第一时间赶过去,最后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
甚至有一次,有个小孩的气球炸了,也把他惊得够呛。
为了缓解这种紧张,他发明了一种方法:每半小时往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每次一听到妻子晓楠的声音,他就踏实了不少。
只不过,他的这种紧张让秦好觉得有点搞笑。
秦好这一年23岁,刚从警校毕业不久,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了吉祥街派出所来当民警,跟在方磊身边学习。
这小子长得了一张俊俏而混不吝的脸。
在方磊又在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之后,他扬起了自以为是的下巴,说话了。
“师父,师娘和宝宝没事吧?”
“没事,她们能有什么事儿。”
“我有个建议,师父,要不您看这样,一会儿您先回去,这里交给我了。”
方磊板起了脸。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还需要你小子来给我安排工作?老老实实把照子放亮一点,给我盯紧了!”
“嘿嘿,我这不是关心您吗?您太紧张了。”
“有吗?”
“没有吗?”
“闭嘴吧你。”
“对了,师父?”
“嗯?”
秦好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方磊。后者一愣。
“你这是干嘛?”
“上个月孩子满周岁,我就该给的,但因为工资花完了,囊中羞涩,不知不觉就拖到了今天。”
“今天也没发工资啊。”
“我问我老妈借的,我答应他了,下个月一发工资就还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