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以工代赈(2 / 2)
“于这些流民们看来,能吃饱了饭,有地方休息,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毕竟家乡遭了灾,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已经活的不像个人了。
但有了一口吃的,人能有想法,终究还是个人,这些人四肢健全,难道天天让他们坐在地上等着吃粥不成?
他们自己胡思乱想,会生出许多乱子不说,还平白浪费了人力。
其实要我来主持赈灾的话,我根本不会在城门口摆出直接开仓放粮的架势来。
我会统计流民数量,将他们一个个组织起来,每日五升谷米,招他们为徭役。
平整土地开垦荒田,修水利清河床,建造宫殿房舍,整修道路打造器械,搬石头开矿山,总是有许许多多做不完的事情。
朝廷现在每年光是压在百姓头上的徭役就有不少,徭役多杀士众,竭力民财,天下虚耗,百姓流离。
寻常百姓听到徭役躲都躲不及,民怨载道,倒不如用这些流民来干活。
这叫以工代赈,解决了流民安置问题,解决了寻常百姓苦徭役的问题,解决了修水利这一类必须要用劳工的问题,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啊。”
朱寿一番话滔滔不觉得说完,却看到旁边平安郡主愣愣的微张着嘴,一副惊讶的模样。
他原本以为平安郡主或许听不懂这些国家之事,但现在来看,她显然是听懂了的。
自古以来,以工代赈这事情就没有过明确的成例。
《晏子春秋》里倒是有过记载,不过那是齐景公不愿意开仓赈济,晏子逼不得已以工代赈。
到了历史上的北宋神宗年间,才首次以明确诏书的形式,提出以工代赈的理念和详细措施,践行和推广。
以工代赈成为灾荒救济和农田水利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以工代赈,可同时收到救荒、防灾、节约财用等多方面的效益。
甚至因此废除了自春秋以来的强征徭役,改成了雇佣徭役,自此各朝各代都会沿用。
不过这个历史时,自唐末五代十国以来,重新一统天下的却不失北宋,而是这个赵氏大武。
自然也就没有了宋神宗的首次明确的以工代赈了。
朱寿身为穿越者,自然是懂这些最基础的道理,这时候也在以自己的能力践行以工代赈。
若是真正的平安郡主,或许只会觉得朱寿厉害,能想出这法子来,心里高兴骄傲一番就结束了。
但此时的平安郡主,可是当今女帝赵无双。
她敏锐的政治嗅觉,很快就从朱寿的言语之中,了解和明白了以工代赈的天大好处。
取代强征徭役,一定程度上平息民怨;救济了灾民,又让他们有事可做,心里安定;完成了各种必须要做的工程。
光是这三点,就已经天大的好处了。
更不要提,用流民以工代赈,还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底层官吏欺压当地百姓,并且节省了大量财政物资。
赵无双恨不得有纸笔在前,把这些都给记下来才好。
她还在慢慢消化以工代赈给她带来的震撼呢,却听到朱寿又说到:
“不过这还是第一层的好处,其实我让他们在这里挖茅坑,也是为了他们能活多一些人啊……”
赵无双一愣,啥意思,还有别的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