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山高水远(1 / 2)
岭上陆续有营火燃起,李承寤看见士兵们刻意地多点燃了很多堆火苗,这其实也是一种疑兵之计,天黑之后,岭上的视野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依然待在岭上其实并不明智,其实只需要在隘口两侧部署少量的兵力即可。
卫伯玉仍然是这支断后队伍的统帅,对于李承寤屡次主动要求参与断后,他还是很有好感的,特意来找李承寤,很客气地请教防务。
卫伯玉这个名字,李承寤有些印象,也是个纯粹的武人。李承寤当然不敢越俎代庖,卫伯玉和李承寤在火堆旁坐下,两人就当下局面聊了起来。
“不知道葛逻禄人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反水,虽然这些胡人突厥人大多反复无常,但临阵倒戈的事情还是很少听说。”
李承寤看了身边的处月一眼,也缓缓地摇头表示不解,在他所熟悉的那段历史记载中,其实也没有深究葛逻禄人在关键时刻捅大唐一刀的原因,似乎一句“非我族类”都可以一笔带过,但这话在天宝年间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各镇节度中蕃将颇受重用,虽然有李林甫刻意为之的因素在里面,但至少说明朝廷也并不认为这些蕃将是“其心必异”的,虽然之后的安史之乱某种意义上算是狠狠打脸了,但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的力量里,蕃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所以李承寤其实也很好奇葛逻禄人为什么要反,从另一段历史的后续发展来看,葛逻禄人无疑从这次反水中获取了重大的利益,他们在大食人的默许之下控制了河中地区的广袤土地,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唐和大食之间的缓冲,过了一段左右逢源的好日子。
但此时的葛逻禄人不可能预见到这些,即使多少有些想法,临阵倒戈这种事情也是风险极高的,就算是战场上的军事胜利能有一定的把握,葛逻禄人也完全无法预测事后大唐帝国可能的反应。
所以,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们下了这个决心?
“其实很险,”卫伯玉望着远方隐约可见的小队骑兵,说道:“这一次后撤,看似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不是事先遣段将军控制住了白石岭隘口,如果大军不是从昨晚起就早有准备,如果不是我们行动迅速,葛逻禄人完全没料到我们来得这么快,我听陌刀队的人讲,他们几乎是一哄而散,根本不怎么敢正面交锋,如果不是这一切都是有利于我方的,如果什么地方稍有差池,搞不好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也算是有惊无险吧,”李承寤说道,“我侥幸发觉了葛逻禄人的异动,但真没想到他们动手这么快,这么果决,前面的大食联军来得这么快。”
“正是如此,我在营中设伏,几乎没来得及准备好,你们才走不到一个时辰,大食人的前锋就到了,我们放在外围的哨探都险些撤不回来,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在大营那边他们中了埋伏,吃了不小的亏,此刻在白石岭下,想必会谨慎很多了吧。”
李承寤点点头,说道:“恐怕也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无妨,这种地势我也不怕他夜间偷袭,反而是他们要担心中了埋伏,不敢动大军强攻,所以我不走,他也不敢来,本来还怕他纠缠不休,伺机偷袭,但我军这次走得从容,留给我们断后的都有一人双马的配置,机动性上我也不会输给他们。”
“大食人恐怕不会有兴趣追那么远,卫将军你看呢?现在还在外面窥探的那些都是什么人?”
“似乎是以葛逻禄人为主,此刻他们心中想必也很惶恐吧,这算是偷鸡不成吧,事后还要担心我大唐会怎么报复,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处月在一旁似乎有些不太自在,也不说话,默默地往火堆里添柴。
卫伯玉又聊了两句,说道:“我们预计再守一两日,我料他们不会强攻隘口,拖得时间差不多之后,我们会在后天寻机撤走,李参谋你请自便,某职责在身,就不奉陪了。不过安全起见,你还是注意一下我营中旗帜号令,相机行事吧。”
李承寤自然是客气了几句,卫伯玉便告辞离开了。火堆旁就只剩下李承寤和处月两人,李承寤环顾四周,天还没全黑,四周散落着几堆空荡荡的营火,少数几个负责警戒的士兵在远处向白石岭外极力眺望,风声开始呜咽,七月的天气,竟然也开始有了一丝丝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