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灯笼(1 / 1)
可易子宴,为何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原谅了她所做的一切呢?
…
“主子,西平王,古垣皓,弃古姓,自名称帝,向管家,递了国书。”谢嘉见着眼前的古攸思,似乎又憔悴了许多,身子骨也没有之前那么板直了。他额前的鬓发,又添了些许霜色。
“大哥那边,怎么说?”古攸思幽幽问道。
“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夏嵩,去了延洲。大公子,正在为筹措粮草之事,困住了。”
“这些时日,我卧病在床,朝堂竟然生了这些心思?”古攸思无奈叹气。
“木如骁本在户部,户部尚书举议其提举河北籴便司。”
“华州,有张垣,吴昊,落选不得志,听闻垣皓有意窥中原,叛逃过去,出制国策。凡夏国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是这两人出的。”谢恽也才从西北回来,来不及休息,便一一如实以告。
谢嘉、谢恽都是古攸思乳娘之子,自小伴着古攸思长大,也便成了他最忠诚的心腹。一个奔走于军前,一个奔走于朝堂。而易子宴身旁的汐红,便是两人同父异母的亲生妹妹,为了照顾易子宴母子,故隐身埋名,改叫汐红。
“汐红如何了?”古攸思关切地问道。
“身负重伤,还在府上疗养。”谢恽答道。
“想办法,让二夫人安心些。”古攸思用手舒展了下眉头,隐隐有些不安,烦心之余,依然挂念易子宴母子。
“已安排了。”谢嘉自是不忍心自己主子再因繁事所累,自有周全地安排。
“想办法,让木家长子去一下延洲。他在,延洲路可定。”谢恽领意退出,没有多望谢嘉一眼,清明干净。
“谢嘉,二夫人那边如今怎样?”古攸思忙完朝市,最牵挂的仍是易子宴母子,时时惦记却日日不得见。
“主子这般思苦,为何不去见见?”谢嘉忍不住。
“子宴眼色大气,自知如今我身不得已,一言一行都会被大做文章。届时,别旁人落了眼去,腹背受敌,他们母子自是首当其冲的目标墩子。我怎能为一己之私,把他们母子推在前面。”古攸思更像是自己自言自语,各自无奈酸楚,甚不得为旁人道。
“那日,古晨熙差人打了两枚上好的玉扣,一枚给了小公子。”谢嘉说道。
“她这是,做贼心虚,又走投无路,想临终托孤啊……罢了,稚子无辜。”古攸思仰头望向窗外,西北角楼处,高悬鸳鸯灯笼,碎距离有些遥远,但日日见此灯笼夜盘悬挂,风雨无阻,心里便安生许多。
“二夫人,很是体恤主子。”谢嘉循着古攸思的目光,也瞧见了那隐隐若若的灯笼。“还有四年,主子便能与夫人孩子团聚了。”谢嘉紧着安慰道。
听闻此言,古攸思又低下头去,来回地踩着脚边。谢嘉自然清楚,主子是紧张不安,惯会这般。
“希望吧,希望我不辜负了子宴等我这五年时间。”古攸思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