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四夷一统(2 / 2)
“数年之前,先王曾赐予孤一本古籍,里面详细记载了天下万民的来历。”
“吾等万民之姓皆为天帝与帝舜所赐,而姬姓与姜姓的始祖便是黄帝与炎帝,黄帝为姬姓,而炎帝为两姓,皆为天帝所赐正是万姓之源,一切的开端,其他夷狄万民之姓则为帝舜所赐,但无论是夷民还是夏民皆为皇帝后裔,本就为一家。”
这里的帝舜便是上古帝王虞舜,为了彰显他与其他诸王的地位,便改称为了帝,是为帝舜。
说着姬昱就命侍从将一叠叠竹简搬了出来,“这便是那本先王赐予我的古书,我以命人抄写数份,诸公需回去认真研读,才能尽心侍奉天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夷一统,化夷为夏才是王上真正想要的。”
对于这本传说中古书的真实性,后世的历代史家也都持怀疑态度,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确确实实是一本为周人统治而服务的书。
比如其中的姜姬同源,因为邦周的建立,正是在姬姓与姜姓两个姓氏世代联姻的强大同盟之下才得以建立的。
所以将姜与姬提到了同一高度显然是为了收买这一强大的政治盟友。
还有书中将夏人,商人,周人,的先祖全都归于了同一人为亲兄弟,则为在血缘论的基础上给商代夏,和如今的周代商,提供了一个解释,三个王朝的替代并没有否定血脉约定地位的,并不是说突然之间周人或者商人的血脉突然就变得更尊贵。
三族的血脉本就为同一脉,只是天命降到了同一血脉中的不同人而已,就算是天命陨落,尊贵的血脉也还是会成为一地的封君,其他次级血脉就不要来凑热闹了。
还有书中虽然说所有姓氏皆为一源,却又有些高低之分,比如姬姓等华夏贵姓,是为皇天所赐,而蛮夷各部的姓氏则为帝舜所赐,帝舜虽是帝但地位仍然不及皇天,所以姬姓等华夏尊贵之姓是高于蛮夷诸姓的,等等,等等……
为了配合这一说法,姬昱还提出了二王三恪制度,表示邦周对这统一血脉的认同,以及对前朝的继承。
即封前三代王室后裔爵位则为三恪,前二代则为二王。
姬昱将帝舜,夏朝,商朝的的后裔全部都进行的册封,且皆为侯爵,当然,这些不过是虚封,毕竟是前朝后裔,不可能让他们掌握大量的权力,爵位虽然高,位置却不好,全都被姬昱放在了强大的姬姓诸侯国旁边以进行监管。
从后世来看,周朝的确是九州能够走向统一所不可或缺的一环。
文化上,无论真假,姬昱所提出的夏夷一体,天下万民皆为同源的说的确给后世夷狄融为华夏让九州归于一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华夏文明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就连时候被中原所看不起的南部强大诸侯楚国,它不光是有“我蛮夷也”的说法,也也在不断的使用这个理论,为自己融入诸夏作为支撑。
而从领土角度来说,周王朝派出求百个诸侯封国,也为给华夏带来了远超夏商的领土,为之后的秦汉大一统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