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碧水浮花(1 / 2)
数百年后,大唐开元年间,剑南道益州城中有一刘姓富户,家主名刘及第。刘甲未及弱冠,父母便已归西。有闲钱而无家人约束,这刘甲行事愈发随心所欲。一日,他起了修仙的念头,携黄金二两,游荡在茶肆中,结识了一方士。这方士自称寿两百有余,着一身青色方士服,鹤发童颜,满面红光,拂着三须白胡,端是一派卓然仙气,令刘甲信服。奉上金子后,刘甲便根据这方士指点,先是辟谷三日,不食五谷荤腥,每日只吃一些院中花木上的露珠。待到第四日时,他夜半焚香沐浴,天明后立刻去益州城外的三青山上寻找仙芝。据方士所言,仙芝红伞白杆,食之即可飞升。可三青山峰高林深,三日来这刘甲只食用了些露水,此时手脚虚软,走路都颇感艰难,要他自己登山去寻找仙芝是不可能的。第四日清晨,家中的奴仆们用竹子做的滑杆把他抬到了三青山中,又为他寻来了红伞白杆的仙芝。刘甲就着露水吃了这仙芝。约莫一刻之后,他觉得身上有些力气了,便从滑杆上下来,让家奴们远远地守着,自己在这青山顶上打坐吐纳。几个深呼吸后,他觉得好一阵头晕,眩晕中隐约听到有女子在轻声呼唤。
“刘甲!刘甲!”他睁开了眼睛,只见眼前竟是十数个彩衣高髻的美丽女子,正轻笑着招手让他过去。刘甲心知这是天上仙女来迎接他了,激动不已。他勉强站了起来,哆嗦着两条腿,朝众仙女走去。但还未摸到仙女的衣袖,他就一头栽倒,不能动弹。远处守着的家奴们心知情况不妙,急忙过来查看。他们看见刘甲脸色发青,口吐白沫,显然是中毒了。
家奴们将他抬了回去,又寻来城中名医为他催了吐,开了药方子。一个月后,刘甲刚能从病床上下来,走得动几步路了,当即带了几个人,去茶肆找那个方士算帐。
升仙术出了事,这方士却并未逃走,依旧端坐在二人初见的茶室之中。刘甲一行人气势汹汹地前来兴师问罪,他毫不慌乱,反而抚着颌下长须,笑着对刘甲说:“那日登青山,怕不是你自己爬上去的,而是你身后那几人将你抬上去的啊!”
被说中的刘甲一惊,问罪的气势就弱了一些。他问方士:“你如何得知啊?”
这方士说:“就是因为你不愿受苦受累,所以才成不了仙。古往今来,海内海外,要得大道,怎可不经历些磨难?往远处说,想那释迦摩尼成佛前在菩提树下冥想,不是有魔王波甸前来阻挠么?这是不是磨难?往近处说,太宗时唐玄奘去天竺取经,行路数万里。这是不是磨难?你看,你自己贪图安逸,让人抬你上山,虽没有了磨难,但也成不仙啊!”
刘甲一想,这方士说的有道理,但再一想,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他问:“你不是方士么?方士不是属于道教一脉么?怎么尽说些佛教的事?”
方士笑道:“佛道不分家,国教轮流做。道理都是通用的。现在佛教传播甚广,世人多少知道一些佛教故事,所以我才会用佛教故事为你讲清楚这道理。”
这话是有些道理。刘甲点头称是。方士又道:“你吃了那仙芝后,是否见到了天宫仙人,但是却无法飞升?就是因为你没有经历磨难,所以只能看看,无缘得道啊!”
听到这里,刘甲悔恨不已。朝方士深深行了一礼后,他说:“我是真想修仙,请仙人再指点指点!”
刘甲身后的一名家奴眼见他又要着了这方士的道了,忙提醒他道:“主人,你别听他胡说八道。大夫说了,那种红伞白杆的蘑菇是有毒的,吃了会让人看到虚幻之物。那些仙女,都是假的,是主人你中毒了,看花了眼。再说了,这方士既然知道修仙的法子,为什么自己却不飞升成仙呢?”
这话也是很有道理。刘甲不出声,只看着方士。方士仍不慌张,微笑道:“你可曾听过一句话,叫做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这句话,刘甲是知道的。这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大愿地藏王菩萨所言。其意思是,在普度众生前,这位菩萨是不愿成佛的。
方士正色道:“我虽不才,但也曾立誓,要助九九八十一人成仙后才愿飞升。也正因如此,我现在虽已经是仙人资质,却还愿意坐在这里,为你指点迷津。”
说着,这方士从怀中掏出一个蘑菇,正是那红伞白杆的仙芝。他举着这仙芝对刘甲说:“这是仙芝,自然是给仙人吃的,也只有那具有仙人资质的人,才承受得了这仙芝的灵力。可如何才能具有仙人资质呢?之前我让你辟谷三日,只食草木上的露水,又要你在第四日时焚香沐浴,就是要你洗净这肉体凡胎内外的污浊之气,这是具有仙人资质的第一步。而这具有仙人资质的第二步,便是经历磨难。若你那日自己能爬上山,便是经历了磨难,便能具有了仙人资质,也就能承受这仙芝的灵力,顺利飞升。可是你!哎!”
刘甲觉得这话十分有理,又深深地行了一礼,赔礼道:“都是我的过错。”方才说话的家奴急忙拦着他,又劝说道:“这方士既具有仙人资质,为何不吃了那仙芝,让我们瞧一瞧他能不能承受得了那仙芝的灵力呢?”
这话刘甲听着也有理,于是他问那方士:“仙人可否服了这仙芝,也好让我放下心?”
方士笑道:“这有何难,这仙芝于我本是平常食物。”说着,他就着茶水,将手中的蘑菇吃了。小半个时辰过去后,方士面色如常,神志清楚。他笑问刘甲:“你可信了。”
刘甲忙道:“信了,自然是信了先生。”
家奴还想说话,却都被刘甲赶了出去。他跪坐在茶几前的地上,朝这方士再次行礼,恭敬道:“还请先生不计前嫌,再给我一个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