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江南国战和难定 汉皇宫家国策论(2 / 2)
张浦看了信和上书之后,称赞皇帝深谋远虑。当年,吴越战败、被江南国斩杀数万将士,陛下派礼部尚书前去吴越国慰问,免去吴越的纳贡以抚恤吴越人。现在两国联盟的可能性被皇帝的英明决策彻底撕裂了,张浦问,“陛下,您对武宁军节度使董平建议借道吴越有什么看法。”
刘承讯想了想,告诉张浦,“朕还没有攻灭江南的打算,先着手解决河西的安定和塞北的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朕准备命令陈元亮再练水军,当然,也下令西征的骑兵先休整、积极备战。”
王守成向皇帝禀告了水军将领高怀德宁死不降,拼死为陈元亮垫后。并代陈元亮向皇帝谢罪,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和重用。
刘承讯叹了口气,告诉两位枢密使,“连失两员大将朕真的痛心。高怀德固然有错,朕也有用人不当之过。陈元亮更为稳重,而朕却因为高怀德是高行周的儿子、让他统领水军,而让陈元亮为副将。陈元亮怕也是觉得如果上书给朕说高怀德治军不严,有不满之嫌。这事确实是朕用人有误。”
刘承讯与张、王二人商议,他想将禁军殿前军扩展到二十万。除了原有的十五万军队,决定在塞北招募五万骑兵纳入禁军,驻扎在黄河北岸的某地。
张浦思索了一会儿,表示大汉幅员辽阔,财税充足,可以增加军队来保障国之安全。而且西域迟早还要再打,当早做打算。
王守成持保守态度,认为中原自唐末近百年间久经战乱,大汉立国实现了中原的安宁,不过也就十五年的时候,应该再让中原缓缓。王守成建议,还是继续改进武器装备,提升骑兵和步兵的战斗力。不如将禁军先扩到十七、八万。如果一下招募两、三万骑兵,消耗很大,还是不要过于增大负担。
经王守成如此一说,皇帝也犹豫了。朔方军伤亡惨重、水师重创、禁军伤亡就达到两万。感觉王守成说的也对,各方面恢复重建都需要钱,也给百姓带来负担,还是慢慢来吧。
两位枢密使走了之后,刘承讯又接见了阮龙和王彦升,给两人上任前提些要求。有一点是一样的,无论是禁军还是归德军都要积极备战,做好随时进攻江南的准备。
午时,刘承讯同萧淑沂、李沁一起用膳,承讯问起榆州老家的事情。李沁倒是没有隐瞒。堂兄李正找到她父亲李业,父亲又来找她。李沁觉得,堂兄李正说的情况疑点重重,她感觉不符合常理。本想让父亲别管此事,父亲又怕事关人命,去请示了母后。母后命李业派人回老家去找李正,母后要当面质问。
李沁的堂兄也是刘承讯的表兄,是双重外戚了,此事慎重是对的,刘承讯点点头。
萧淑沂非要让李沁把事情说来八卦一下,李沁经不住萧淑沂捣鼓,把大致情况说了一下。萧淑沂乘机使坏,来了一句《后汉书》中的语句,“讯哥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沁说,“妹妹何意?”
萧淑沂把问题推给刘承讯。刘承讯告诉李沁,“不论此事结果如何,榆州刺史、判官肯定是贪赃枉法了。淑沂是问我为何不彻查此事。”
李沁故作恶狠狠的瞪了萧淑沂一眼,萧淑沂倒是乐开了花。
李沁觉得承讯不想插手是因为毕竟是家中亲戚,承讯当然不是仅限于此。皇帝管内阁,甚至越过内阁管到七部、都察院、枢密院,都行得通。但是要一个一个的州都要管,那岂不是要累死?何况,还要四处征讨。精力是有限的,否则该管的也管不好。刘承讯想的很透彻,自己还得掂量着点、好好活着,否则天下交到十一岁的儿子手里,肯定没有自己在位天下安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打架斗殴打死了,跟谋杀或恶霸鱼肉乡里有本质的区别,影响没有那么恶劣。榆州官员的这种和稀泥的做法固然不对,不过睁一眼闭一只眼吧!
李沁冒了句,“大汉缺个狄仁杰啊!”
刘承讯听后笑了,调侃,“婉儿定是大戏看多了,狄仁杰一个宰相,天天去查案子,那还管什么天下?一样的道理,叫王章天天去查案,岂不是不务正业。”
此事告一段落后,太后找来李正,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李正这下老实了。把一切都交代了。太后接着训,“既然收了人家七千贯,好好过日子。还翻腾什么?!”太后问他,“公事公办。按照大汉律法,榆州官员全部人头落地,你家和富户家全都充军流放到塞北,自己掂量掂量着吧。”
一听这么说,此事损人不利己,李正表示,“就当我胡说,我只是来走亲戚,看看姑姑。”
太后还不忘让李正去给死去的的两个家丁的家人送点钱去,人家罪也不致死,固然可恨但也可怜。李正应声着,被骂的也开心。原来姑姑还是心疼他家的,还乘机到大汉皇宫转了一圈。
从萧淑沂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刘承讯得到启发,再去看儿子学习的时候,就讲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还问刘继榶,“愚公是该移山呢还是搬家呢?”
刘继榶想了想,回答父亲,“儿臣觉得,应该搬家。”问及原因,刘继榶说,“儿臣觉得此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愚腐。如果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蠢笨。聪明的人当然要选一个变通的方法了。”
刘承讯决定为难一下儿子,质问,“那如果敌军都打到了都城,也选择迁都吗?有困难就想退?”
刘继榶面色通红,冥思苦想,终于声音弱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父亲说的根本就是两回事情。”
刘承讯轻声和气地让儿子说说看,为什么是两回事。刘继榶说,“天下之大,搬出大山,是为求生之道。凡事要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重建家园显然比移山快。都城是国之根本,退无可退,即便敌军来临,又怎么能轻言放弃。”
刘承讯用了辩论中的偷换概念,着实为难了一下儿子。儿子面对父亲的质疑有点胆怯,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挺有主见的。至于到底是搬家还是移山,本是一个没有绝对答案的话题,无需在意。刘承讯决定奖励一下儿子,问,“榶儿,想不想和父皇一起打猎?”
刘继榶的小嘴已经抿不住笑意了,露出了他的大门牙,“明天去吗?”
刘承讯很恭敬的问太傅,“太傅,可否?”
太傅回答,“明天怕是去不了,我这膝盖疼的厉害,明日要下雨了。”
听太傅一说,刘承讯再给儿子做思想教育,“太傅年近七十,关节疼痛,还一丝不苟的教你学习。将来不要辜负了父亲和太傅的希望啊!”刘承讯又对儿子说,“那我们明日看看情况,找个大晴天出发!”刘继榶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