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山湖夜话(2 / 2)
太子望向何两生,感念他明大义、识大体,放下私人恩怨,连日来保护自己多次逃出险境,确实为忠臣之后,有乃父方孝孺之风貌,不禁拱手致谢:“少侠,连日来多亏你仗义相助,武艺超群,侠肝义胆,不愧为忠良之后,我这里谢过了!”何两生还礼,“太子不必客气,我乃为天下苍生着想”。此言一出,船内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没了话题。胡安见状,忙出来解围,“少侠武艺高强,我也很是佩服。今日有暇,可否讲一讲你拜师学艺的事?”小金子在旁边呼应,“何少侠,大家都共同经历了生死,看在这等交情上,你给我们讲讲吧”。
往事不堪回首,何两生本不愿触动滴血的心弦,但是碍于各人情面,又考虑到胡安想要探听自己的经历。君子光明磊落,不讲恐怕被别人看低了,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现在仍是逆臣之后,对于保护自己的人还有有所保留,能讲则讲,不能讲则会带过。想明白后,何两生从容讲述自己的曲折经历。
何两生,本来姓方,是方孝孺的第三子,本名方中泰,有兄方中宪、方中愈,有姐二人。他还不到一岁时,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反败为胜,率军直逼南京。方孝孺帮助建文帝朱允炆处理朝政,眼见形势紧张,徒有叹息,已知大势已去。一日,方孝孺在家中书房读书,家丁报有一老僧求见。让进客厅,见老僧面目慈悲,须眉皆白,自称法号虚明,出家在江苏镇江宝华山隆昌寺。方孝孺并不认得虚明,询问高僧来意。
虚明开门见山,大意是受道衍和尚委托前来。方孝孺闻言,不禁大惊失色,要知道道衍和尚乃是对头朱棣的军师。其人有通天地之能,神鬼莫测,江湖上传言为妖僧。道衍和尚现在辅佐朱棣,靖难军势如破竹,攻陷南京在即。道衍和尚虽然与方孝孺并无深交,但是久慕先生之名,尊为天下人的读书种子。他知道南京城破,方孝孺必然不会投降归顺。道衍和尚曾在燕王朱棣面前亲口求情,要求攻下南京后一定留方孝孺一命。然而,道衍和尚法力高深,知道事有不可为之者,因此另行寻求万全之策,请求虚明和尚赶在南京城破之前来到方府。目的有二:一则规劝方孝孺以后不可意气用事,二则为保方家血脉带走一子。
方孝孺长叹一声,在心里竟然对于只闻名未见面的道衍和尚,有了惺惺相惜之感。虚名和尚所言非虚,靖难军锐不可当、建文朝朝不保夕,城破之日指日可待,届时必是自己求死之时。自己死不足惜,但必然会连累家族老小,念此心中痛恨不已。感道衍和尚之高义,念虚明和尚之厚意,方孝孺谢过两位高僧的美意,但自己不会做违背心意的事情。方家有三子,同意带走幼子以留方家血脉,望高僧好生照顾。此事他虽然同意,还要同夫人郑氏商量。郑氏知道后,死活不答应,三子还不到一岁,难以割舍,即便是日后飞来横祸,作为母亲也不愿意儿子孤苦伶仃受尽苦难,不如跟在自己身边福祸共享。方孝孺劝说多时,相对泪流,郑氏还是不改初衷。无奈之下,方孝孺对虚明和尚以实情相告。虚明和尚知道事不可为,连连摇头,叹气而离府。
数日后,方府发生一件离奇事情——三公子失踪了。晚上,郑氏还亲子哄睡了三儿子,可是次日早期孩子已不在身边,顿时有了不好的感觉。方孝孺此事已经上朝,郑氏只好派家人四处寻找,没有一点线索。郑氏哭的悲痛欲绝,死去活来。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方孝孺心里清楚,一定是虚明和尚为保方家血脉,自行盗走三子方中泰。念其一片善义,感恩在怀,同时也盼望佛祖保佑三儿子顺利成长,能够长大成人,为方家留下骨血。
方孝孺所料并不差,正是虚明和尚深夜潜入方宅,抱走方中泰,回到宝华山隆昌寺。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因为此前已经当面谈过;至于不顾郑氏反对,盗走三公子,实在是不能有妇人之仁,要为方家留有退身之计。如果日后方家安好,随时将三公子送回,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三公子就是对方家最好的保护。
虚明和尚不便在寺中养育方中泰,将其寄养在附近给寺庙送柴的何姓家中。虚明和尚是得道高僧,精通佛法,是昌隆寺主持。外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位武林高手,师承河南嵩山少林寺。只是平时不在江湖上走动,刻意隐藏了武功,大家多不知道他的根底。
没有多少日子,朱棣攻破了南京,建文帝生死成谜。方孝孺最终没有听从道衍和尚的劝告,多次拒绝了朱棣的好意。朱棣最初不想杀掉方孝孺,而是有意拉拢他为新朝廷效命,这样就可以诏告天下我朱棣乃明君,众望所归。方孝孺忠于建文帝,对朱棣篡位的行为非常厌恶,甚至公开在朝堂之上指责朱棣。朱棣被其骂得下不来台,更为杀一儆百,忘记了道衍和尚的恳求,竟然痛下杀手,不但灭了方孝孺的九族,还加了师生一族,成为前所未有的诛十族惨祸。消息传来,虚明和尚悲痛不已,对方中泰更是关爱有加。
方中泰五六岁时,虚明和尚出资让他到私塾中读书,下午让其来到寺中亲自传授武艺。方中泰聪颖,读书、习武两不误,很快就有了很好的根基。待其稍长,明白事理,虚明和尚将其身世原原本本告知。方中泰伤心欲绝,立志要为家族复仇,因此在武艺上更加勤学苦练。虚明和尚告诉方中泰,自己教授他武艺,但是他不入室、不记名、不皈依,对外不能说出虚明和尚名讳。
方中泰不能恢复原名,一直用虚明和尚起到名字。因寄养的何家,因此冒用何姓。取名两生,是取自父亲方孝孺诗《闲居感怀(九首》之一
乘时功易立,处下事少成。
君看萧曹才,岂若鲁两生。
贤豪志大业,举措流俗惊。
循循刀笔间,固足为公卿。
汉初,叔孙通为刘邦定朝仪,使征鲁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叔孙通所为不合于古。叔孙通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后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虚明和尚以此来纪念方孝孺忠贞不移的美德,也激励方中泰不要忘记方家诛十族惨祸、自己侥幸得脱、两世为人。
洪熙元年,何两生二十三岁,已经学会虚明和尚全部本事,尤其擅长达摩剑法。艺业初成,何两生向老师辞行,要去bj刺杀皇帝。虚明和尚不允,冤冤相报何时了,仇中有恩,恩中有仇,有恩当报,有仇则不必报。何两生听不进老师的劝解,自己偷偷跑了。后来听说太子来南京,他想镇江离南京近,先除掉太子再去bj杀皇帝。
太子朱瞻基等人听后,唏嘘不已,想不到如此曲折。世事无常,人生如戏,真不知道一生的剧本是何人设计,下一幕的剧又是如何开始。自己感同身受,虽贵为皇太子,所经所历,可以说是步步凶险。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有兄弟三人,都是徐皇后一母所生,但是三兄弟为皇位明争暗斗。三子朱高燧暗中高俨派监视朱高炽,多次在朱棣面前陷害朱高炽。建文帝曾派人送给朱高炽玺书,劝诱他依附朝廷。高俨密报朱棣,说世子要私通朝廷。朱棣征询朱高煦的意见。朱高煦趁机在朱棣面前诋毁其兄,说朱高炽本来就与建文帝关系很好。幸好朱高炽深知利害,没有开启信封,直接命人将书信交给朱棣。朱棣看到书信,才幡然醒悟,暗叹自己几乎误杀世子朱高炽。
朱高炽身体肥胖,不善弓马,与其父能征惯战差别较大。二子朱高煦则能征惯战,在靖难之役中数次救朱棣。朱棣在选择继承人时,一度在二人间摇摆不定。后朱高炽被册立我皇太子后,位置仍不稳固,甚至岌岌可危。永乐三年,朱棣还对太子的权力进一步限制,明确申谕太子不能治臣下罪,不得授官。而且,朱棣还特别强调,自己不在京师之时,大小官员不许私自觐见太子,违者严惩不贷。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回师,太子朱高炽遣使迎驾稍迟,朱高煦乘机进谗言。朱棣下令将东宫官属全部下狱,只有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在“靖难之役”中功勋卓著被赦免,密令他监察太子。
朱棣因朱高炽身体过于肥胖,就要求减少饮食让他减肥。朱高炽饿的受不了,可是没有人敢违背朱棣的命令。这时东宫膳食官竟然从家里带来食物,偷偷给朱高炽吃,结果是被眼线发现告到朱棣那里。朱棣震怒,竟然把膳食官剁成了肉泥。
有一次,朱棣命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拜谒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朱瞻基随往。朱高炽由两个太监搀扶仍然踉跄。朱高煦在后面看见,故意在众大臣面前羞辱太子,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没想到年幼的朱瞻基在后面随即反驳,“更有后人知警也“,顷刻之间为父亲解围。现在,朱高炽驾崩,朱高煦、朱高燧跃跃欲试,图谋不轨。
何两生听了太子述说宫廷内部的尔虞我诈、血腥斗争,对太子有了深深的同情。这些人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对太子和何两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道衍和尚。朱棣夺得天下后在南京登基,朱瞻基随祖母离开bj也来到了南京。祖父朱棣和祖母徐氏非常钟爱这个皇孙,对其颇为用心。朱瞻基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永乐五年四月,他到了出阁读书的年纪,成祖特命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之讲习经书。
姚广孝是个很特别的人,至今还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传说。他是苏州府长洲(今苏州相城区,明初著名僧人,法号道衍,字斯道,号逃虚子、独庵禅师。他向道士席应真学习阴阳术数之学,熟读诗书,诗文俱佳。后来云游嵩山时,著名相士袁珙看到他十分诧异,说他三角眼、形如病虎、嗜杀成性,将来一定是刘秉忠一样的人物。(刘秉忠,元朝僧人,随忽必烈征云南,筹建开平城,主持设计元大都,建议以大元为国号。姚广孝听说自己会成为刘秉忠一样的人物,正符合自己的志向,非常高兴,立志要做一番事业。因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择高僧入藩王府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因此得以入燕王府,为朱棣所知。他密劝朱棣举兵,并在靖难之役中屡出奇策,为朱棣夺得江山立下不世功勋。朱棣对他十分敬重,恢复他的姓,赐名广孝,不直呼其名而尊称为少师。朱棣让他蓄发还俗,他不肯;赐给他府邸和两名宫女,他拒不接受。上朝的时候他穿上官服,下朝后就换上袈裟,居住在寺庙中。永乐十六年他病情危重时,成祖亲自到他居住的庆寿寺看望他,相谈甚欢。病逝后,成祖辍朝两日,亲自为他的神道碑书写碑文,记述他的功绩。
夕阳已经西下,一弯月牙倒映在湖面。天空中群星闪烁,一带银河划过天际。四周水声潺潺,清风送凉。如此景致下,二人忘却了身外俗务,看透恩仇名利。太子和何两生两人年龄相仿,又找到了很多共同点,不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竟然找到了他们以前难以找寻的的朋友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