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前无古人的陈王(1 / 2)
公元前2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秦政府征调“闾左(《史记》”去渔阳(今天津市蓟县守卫边疆。
“闾左”是什么意思呢?字面上是指居住在里巷左边的人。在秦朝,居住在里巷左边的都是一些地主的依附农民,有点像地主的奴婢,甚至没有独立的户籍。一般情况下,政府是不会发“闾左”去服役的,因为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属于地主的私有财产。现在,秦政府竟然将兵役摊派到“闾左”头上来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朝劳动力和兵源是多么的缺乏。
这次征发由两个将尉押送九百人。九百人之中为首的人的叫“屯长”,至少有两个(史书中并未说只有两个。
一个叫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人。他年轻的时候,和别人一起帮地主耕田,常常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曾经在耕田时对别人说:“如果以后我富贵了,不会忘了你们的。”(“苟富贵,无相忘”·《史记》。他的话招来了周围人的嘲笑,一个听者笑了笑,说道:“你为别人耕田,混饭吃都成问题,哪里来的什么富贵哦。”陈涉听了对天长叹,然后说出了那句著名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现在这句话仍然是很多被人看不起的人的座右铭。
任何时候都不要嘲笑胸怀大志的人,因为他有可能真的实现他的理想,从而给他机会嘲笑你有眼无珠。
另外一个屯长叫吴广。
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陈胜、吴广的家乡相隔不远,所以有幸一起被征发去守卫边境,从而合作完成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惊天壮举。
他们一行人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大泽乡镇),遇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根据秦法,误期当斩。陈胜、吴广就在一起合计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来干一番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大事而死。”
不错,大丈夫死也要死得其所!
陈胜说:“天下人苦于暴秦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少子,不应当继位,应当继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以多次劝谏的缘故不能立为太子,始皇帝派他到外地领兵。如今有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都听说扶苏贤能,还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为楚国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戴他。有的人以为他死了,有的人以为他逃掉躲起来了。现在如果我们假冒扶苏和项燕,振臂一呼,应该会有许多人响应。”
在有着电视、网络、微信等发达传播工具的今天,我们对最高层的人事变动内幕也不会知道得十分清楚,而秦朝的雇农陈胜竟然对秦政府的人事变动,故楚国将军的为人和经历了如指掌。而且对自己起事要用的名义十分明确,再联系其在耕田时对别人说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说明了一件事:他胸怀大志,对这一天早有准备。
吴广一听老百姓不知道的事陈胜都知道,不禁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并不由得对陈胜崇拜起来。就像现在很多炒股的人崇拜知道股市内幕消息的人一样。
这也是同为屯长,陈胜却可以做吴广领导的原因。
在那时,准备干大事的人,一般都会在动手之前去卜一卦,他们找到了一个聪明的卜卦人。这个卜卦人在听了他们的来意之后,立刻明白了他们心中在想什么。也许,他也痛恨秦朝的暴政好久了,毫不犹豫地给了陈胜吴广一个远超他专业范围的出色回答:“您想做的事都会成功,并且会建立大功勋。但您问过鬼神了吗?”
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同样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他在二千年前就已经知道舆论造势的重要性,知道“神化”是树立领导人威信的重要手段。
找不到鬼神,大家又都相信鬼神,那就帮大家制造一个鬼神吧!
接下来陈胜他们做的事就俗套了。他们也和很多想成为帝王的人一样先去制造了两个神化自己的神秘事件。史书明确记载,这两个神奇事件的确是他们自己制造的。
第一件:他们用朱砂在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偷偷塞进人家捕获的鱼的肚子中,猜测应该是从鱼嘴里塞进去的,因为这样才不露痕迹。戍卒去买鱼吃,自然得到了鱼肚中的帛书,大家都感到很奇怪。
第二件:陈胜私下让吴广夜间到队伍驻地树丛的神祠中,点起一个火堆,并装作狐狸的声音呼喊道:“大楚兴,陈胜王。”这下戍卒们就已经从奇怪变成惊恐不安了。
次日早晨,戍卒中间到处谈论着这两件事,都指指点点看着陈胜。陈胜、吴广心里明白,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现在只要一个反抗的借口,他们很快就找到了。
吴广为人宽厚,一向关心别人,在戍卒中很有威望,很多人都乐意听他的话。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在他们面前多次扬言要逃跑,目的就是要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以激怒众人。将尉听了果然上当,拿鞭子去抽打吴广,还拨出佩剑作势要砍,就在将尉拔剑之际,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接着陈胜也赶紧过去协助,最后合力将两个将尉都杀死了。
旁边的戍卒们看得目瞪口呆!
然后,他们召集所有人说道:“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已经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就算不被杀头,将来我们之中的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肯定会在戍边时死去。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
接着陈胜举起右手,对所有人大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现在仍然激励着无数奋斗中的热血青年!
他们真是动员群众的鼻祖。这段话向所有人指出了他们面临的两条路,一是继续往前走,结果是被杀头;二是跟他们俩干,结果是封王封侯。如果是你,你选哪条?
本来就已经在死亡边缘生存的闾左们听了,心里那仅存的最后一丝热血沸腾了,他娘的干了!
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应:“愿听两位差遣!”
于是他们所有人都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然后又筑起高台,用将尉的头作祭品,宣誓会盟。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农民起义。
这时候,战国时代才刚刚过去十来年,秦国作为原来的诸侯国之一,也继承了战国遗风。战国时代,在人们的思想中,什么事都注重血统、出身,贵族的爵位只能因为继承或者皇帝的诏封获得,绝对不可能无故由平民取得。陈胜、吴广都是出身于地道的贫困农民家庭,没有贵族血统,他敢于带头造反,以推翻政府、自己封王封侯为目的,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开创了由平民而得王爵的先河。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包括了很多秦朝法律,专家们发现秦朝的法律,似乎并没有到迟到即斩首的地步。甚至有遇到大雨,来不了可以免罚的条文。
有的专家认为这里有军法和民法的区别,按军法确实有违期不至,犯者斩之的条文。
不管秦法里有没有失期杀头的规定,都不影响陈胜首创农民起义的伟大,因为就算秦法里面没有这个规定,陈胜故意骗戍卒跟他造反,也只能更加证明陈胜在预先谋划这件事时,比我们想像的要周密。
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陈胜、吴广的名字都将永载史册。
他们“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从此,“揭竿而起”成了形容起义的专用名词。
起义军在陈胜、吴广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首先攻克大泽乡,接着又进攻蕲县。占领蕲县后,陈胜吴广经过分析形势,决定一个暂时的战略,他们决定兵分两路:派符离人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向东发展;陈胜、吴广他们自己率军向蕲县以西的地方挺进,向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