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武功最厉害的人(1 / 2)
项羽其实叫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
与其说他是秦末汉初最会打仗的人,不如说是武功最厉害的人。
项家以前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羽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连陈胜起义时都想用他的名号的楚国名将项燕。
所以,和张良一样,项羽的家族也是故六国贵族。
故六国贵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故国怀着深深的眷恋,想复兴自己的国家。
项羽年少时,和大多数想自己孩子出人头地的人一样,他父母让他读书,但他不是那块料,书认识他他不认识书,天天落后,年年后进。学文不成,家里就让他学习剑术,他也一样没有什么兴趣,同样三天打鱼,两天撒网,剑认识他他不认识剑。当然从他以后的表现来看,他比其他学成了剑术的人厉害得多了去了。
他的叔父项梁见他这样不好学,很生他的气。项羽却说:“识字不过可以记个姓名罢了。剑术也只是对抗一个人,更不值一学。我要学就学能抵挡上万人的本事(“学万人敌”·《史记》。”
一般来讲,不一般的人小时候说的话一般都不一般。但我想说的是,这种不一般的大话很多一般人年少时都说过。与很多一般人不同的是,项羽的家世不一般,他说了之后有一个不一般的好家庭可以帮他实现这个不一般的梦想。
项梁听了他的话,很是欣赏项羽远大的志向,因为他自己也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便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学了兵法后,非常喜欢,觉得正对他的胃口。但是他略微知道了一点兵法后,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又不肯继续学了。
楚国灭亡之后,项家虽然失去了贵族身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项梁、项羽等胆大敢为、喜欢惹是生非的性格,仍不失为当地一霸。
他们的行事风格是不是和刘邦有点像?是的,很多成大事的人年轻时都是不安分的。
下面二件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项梁、项羽叔侄在他家乡一带的名望、能力和关系。
一、项梁曾因为犯事被栎阳(位于今西安)官吏追捕,然后他请到了蕲县的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监狱的官员司马欣,把事情了结。就是那个跟着章邯一起镇压起义军的司马欣。
二、项梁曾杀了人,和项羽到吴中(江苏苏州避仇。吴中当地的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有什么事都要去和项梁商量。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等大活动,都会请项梁主持。项梁就利用这些机会暗地用兵法组织、分派宾客和办事人员,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
项羽身高八尺二寸(约19cm左右,力气大到能举起鼎(“力能扛鼎”·《史记》,才色和胆气过人,吴中子弟都畏惧项羽。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项梁、项羽硬是把吴中地头蛇给压下去了,可以看出项梁、项羽这两条龙有多强。
在秦始皇东游路过浙江、会稽(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今苏州时,项梁和项羽曾去观看巡游队伍。项籍看着秦始皇的庞大的巡游队伍,说道:“我可以将他取而代之!”(“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被人听到了会灭族啊!”从此,项梁更认为项羽有奇志。
“彼可取而代也”这话真是简单粗暴!从这话里,可以看出项羽的自信、豪气及远大的志向。
还记得刘邦看到同样的情形说的那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史记》吗?
刘邦、项羽两个人说的话都含有想改变现状,取得天下从而享受无尚荣光之意。
刘邦出自草根,充满羡慕和向往的话语显示了他平和的性格、希望成为大人物从而获得别人尊重的欲望,他后来一直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并做到了能屈能伸。
而项羽豪气干云的话显示了他的自信和魄力,这是一个心高气傲的性情中人才说得出来的话,说明了他为人豪爽直接,不会委屈求全。他的话语之中也夹杂着一丝粗暴和仇恨,项羽出身于楚官贵族,身负国耻家仇,复国思想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深处,所以,他对灭亡楚国的秦始皇怀着深深的恨意。
这两句话表明了刘邦和项羽性格迥异,这些性格特征在他们以后对事对人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展露无遗。不同的性格,注定他们会做出不同的事,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格决定成败”。
秦二世元年(前29年九月,也就是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两个月后,消息传到会稽,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多半是怕别人跟风起义也会把他杀了,心中不免打鼓。他一向认为地头蛇项梁贤能,就召他去讨论这件事。
一个计划在项梁心中谋划形成了。
项梁对郡守说:“大江以西的地方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先下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就会被别人制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喜欢用的“先发制人”这一战略名称实源于此。
殷通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听说先生是楚将世家之后,举大事只有靠足下和桓楚了!”
桓楚是吴地一个有名望的奇士,现已逃亡。
项梁说:“吴地奇士桓楚,逃亡在湖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说完后,项梁就走到外面,嘱咐项羽拿着剑在外面等候,如此这般,见机行事。
项梁再次进屋,对郡守说:“请召见项籍,让他去召唤桓楚。”
殷通不知是计,就把项羽叫进来了,项梁向项羽使了个眼色,大喝一声:“动手!”只见项羽飞快地将剑拔出,手起刀落,一下就砍掉了郡守的头。可怜殷通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之鬼。
项梁为起义将视他为朋友的郡守毫不犹豫地杀了,并且杀的过程干脆利落,没有任何迟疑。
郡守左右随从见状,都惊慌失措。项羽一不做,二不休,乘势继续砍杀了百十来人。一人敌百十来人,无人能挡。结果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发抖,没有谁敢站起来。
这是项羽第一次展现他高超的武力,数百人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项梁手提着殷通的头,腰挂着郡守的印。召集以前熟悉的所有官吏,照例又是一番动员讲话,讲明这样做是要起大事,前景光明,少不了开出“王侯将相”的空头支票,自然无人敢唱反调。
于是项梁、项羽派人征集下属各县壮丁,得到愿意跟随他们的精兵八千。这八千人是项梁、项羽的最初班底,也是他们最铁的班底,更是他们感情最深的班底,称“江东八千子弟”。
此时,项伯也已经从下邳来到会稽跟随项梁、项羽起义。为什么项伯会找到他们呢?因为他也是项羽的叔父,同为是项氏家族成员。
接下来项梁自任为会稽将军,项籍担任他的副将。再任命吴中的一些人担任校尉、军候、司马等职位。有一个人未被任用,自己去跟项梁讨要说法。这时项梁以前的地下考察工作发挥作用了,对他说:“前些时候某某死了,让你去办某件事,没能办成,因此不任用你。”众人听了都暗暗佩服项梁的明察秋毫,更加服从他们叔侄俩了。这件事可见项梁心思之细密,为起义准备时间之久。
项梁的残忍、果断、老成,项羽超群的武艺在他们的起义之初就已经展露锋芒。
剑锋已出,无人可挡!
这一年,项羽仅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