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国本之争·完(2 / 2)
尤其是皇后王氏的一些作为被不知名的势力爆出并传播之后,和郑贵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贵妃在宫中对待宫人其实还是蛮可以的。
这又令人不由地想起了之前的那个辩驳——到底是正统重要,还是贤重要?
皇后相较于太子,大家的重视程度就差上不少了,尤其是中国还有句古话“娶妻娶德”。
无德之人,堪坐中宫之位?
这个时候,之前那场舆论辩驳的效用,就体现出来了。
以此类推,自然是郑贵妃更有登位的理由。无论是原本的王皇后,还是荣王的生母,那个默默无闻的王恭妃,在这一点上都要差了郑贵妃不少,虽然王恭妃也是仁善之人,奈何没人帮她宣传,根本没人知道啊!
上下统一了口径,于是废后之事再无阻碍。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
万历皇帝正式下诏,废除王氏皇后之位,立郑氏为皇后。
次年二月,已经升为长子的福王顺理成章,被立为储君。
这一次,名正言顺,无人反驳。
既是嫡长,又是贤。
而荣王则在不久之后就藩河南。
万历年的争国本,正式宣告终结。
……
“发生在万历二十九年的那一场争斗,被称为‘舆论战’的鼻祖,被如今的许多公司企业争相效仿。”
“但是因为近些年,舆论战之中,频频出现的捕风捉影,甚至完全捏造的事件,也引得大家对于几百年前的那一场争斗产生了怀疑——福王与荣王,真的是宣传中的那样吗?”
“进而,引发了这样的讨论:要是当初万历没有废掉皇后,最后登基的是荣王,明朝会不会还可以再支撑几十年?”
“我的回答是,不能。”
“一个朝代,自有其兴衰的规律,且不说当时近三百年大明,已经是走到了寿元的尽头,单说那荣王在就藩之后的表现,也并不符合明君的表征。”
“荣王府的长史献美女十名,荣王照单全收,并且下令让他再搜刮美女,导致荣王府人时有强抢民女之事传出,以至于他的封地内百姓人人自危,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女儿脸上涂上煤炭,单就这一项看,荣王就很难称得上是什么贤明之人,他的懦弱,也可见于他的贴身宦官之口。”
“当时的‘长乐书坊’,也就是我们现在‘长乐集团’的前身,虽然对荣王的缺点有所夸大,但是却并没有捏造。这就是他们高明的地方,将瑕疵放大,却又不脱离现实,反而令人信服。”
“而这位荣王的长子,更是沉迷于木匠活计,据说后来流寇破城之时,他竟然还在打造他的工艺品,以至于被流寇活生生烧死在他的那一堆制品之中,这样的人,要是登上帝位,更会是一场灾难。”
“荣王,远不是我们想的什么仁慈之主,或许让他登基,情况,会更糟……”
——《千家讲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