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不利的战局(2 / 2)
然而,这一战两项优势都无法发挥,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制于目前所用的兵器。
更让人忧虑的是,面对北方游牧,这些弱点几乎是无法克服的。
不论哪个部族统治北方草原,他们都是自幼习弓马,战马和弓箭就是他们唯一的“玩具”和生存工具,来去如风就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作战特色。
即使是吉利可汗那等货色,只要把游牧骑兵的优点发挥出来,依然能成为唐军最头疼的敌人。
“大帅,我军还有数支步军分散于各处,他们虽可彼此呼应,保护我骑兵后方,但受限于步军的速度,真正遭遇突厥骑兵奇袭,恐怕无法真正进行支援作战。”
“我们是否应该先撤回关中,以防守之姿与突厥对抗,步军也有城池之险为倚仗,避免被突厥人各个击破。”
有些保守的将领不禁心生退意。
并不是他们的才能不足或者被突厥人杀破了胆,实际上退守之策同样是军事战术的一种,作为沙场老将,“求稳”以及掌握“地利”永远都不能说是错误的。
只不过,大唐军刚刚得到反击的机会,而且李靖亲率的骑兵战果丰硕,让朝廷与整个北疆大军都士气大振。
此时退兵,会给诸军浇上一盆冷水,也会引发朝廷的争议啊。
李靖眉头一皱,没有直接表态。
作为唐军主力的骑兵其实作战一直很顺利,杀到哪儿就能把敢于挡在面前的突厥骑兵击溃,甚至使得突厥各部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更别提给他们设伏了。
突厥以主力突袭左龙卫军,其实也是一副迫不得已的战术转换。
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主帅都不太愿意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再次转入绝对被动的防守之中。
特别是,突厥骑兵只要进入关中,就能直接威胁大唐都城长安!
可是,若不退,各处步军都有可能步入左龙卫军的后尘,而且大唐军根本就没有足够的骑兵分散策应各处步军!
众将陷入短暂的沉默之中,大家都在心里盘算着应该支持哪一种策略。
这时,将军李绩走到李靖的面前,悄声道:“大帅,末将接到长安的消息,说是朝廷正在蓝田训练一支特殊的新军。”
李靖深知李绩为人,若不是特别重要的军情,他是不会特别提起的。
“哦?你可知是何种新军?”
李绩边回想边道:“据卢国公给末将传来的消息,听说是一种特殊的弩兵部队,成型很快,布阵也方便,对骑兵有极大的威胁!”
“嗯?”
李靖诧异地扭头看了看他。
这可是老天爷下雨,有人送蓑衣的好事啊。
卢国公透露的那支新军,非常有利于大唐军在北疆对付突厥,可以让唐军各个步军的作战能力登上一个台阶。
假如有这样的“弩军”,说不定左龙卫军可以打出更漂亮的战损,甚至直接把突厥主力骑兵逼退,不至于如此狼狈。
“大帅,朝廷若能支援我北疆这支新军,我们面对突厥人就更有把握了,您又何必急于此一时呢,他日再次反击,我们一定会更有把握。”
李绩的话说到了李靖的心里,他也不再坚持。
“好,那我们暂且撤兵,准备迎接突厥人的反扑。另外,仔细打听朝廷训练的那支新军,看看是否如卢国公所言那种神奇。”
李靖听到李绩的禀报确实心动,但他也深知程咬金的性格,担心他故意夸大新军的威力。
“得令!”
众将齐声答应,同时也对传闻中的新军抱有更高的好奇和期待了。
……
很快,朝廷也接到了前线奏报,得知左龙卫军之败以及李靖先行撤兵的决定。
李世民自然心情郁郁。
他倒不是担心李靖领军会打不过突厥人,对于李靖的军事才能,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只是,作为大唐皇帝,很清楚突厥人只要能进入关中,必将对关中百姓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关中平原的地形之下,再多再精锐的唐军也无法保护每一处地方,更不可能挡住突厥人所有的侵透路线。
再者,之前李靖反击的效果也给了他更高的期待,现在唐军被迫后撤……他这个大唐皇帝,也会觉得没面子呀。
“朕早晚要生擒吉利,让他到朕的朝堂之上当众跳舞!”
李世民愤恨地说着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