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辛成的嫉恨(1 / 2)
若在平时,辛成虽然行止有差,可是后果也不至于非常严重。
他毕竟在儒林之中颇有名声,李世民不给他面子也要给儒士清流一些面子。
可是现在的大唐是什么局面?
朝廷之上,以裴寂为首的老臣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的权势,为此甚至不惜把朝政当成牺牲品和角斗场。
突厥人虎视眈眈,吉利可汗本事虽差,野心却不小,天天想着把大唐的脊梁打断,通过对大唐的军事胜利来巩固他在突厥内部的威望。
大唐刚刚平定天下,大乱之后,百姓积累贫弱,任何一场大灾都有可能把他们推向绝望的悬崖。
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李世民可没有心情姑息那些草包!
若你的心中没有百姓,若你连一个县中师爷的见识都不如,那就根本不配身着官袍,甚至高居刺史之位!
“辛成!你可听到蓝田县的安排?比起你在罗州设下的行宫如何?比起你征调役夫提防突厥人,拿他们白白送死只为得到少量时间的预警,又如何?”
辛成半张着嘴巴,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说不出。
他虽然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却并不是笨人,李世民都说到这份儿上,他自然明白自己真正做错了什么。
“这个韩东时!果然心机深沉,原来他早就摸清了陛下喜好,这才故意怠慢,如此行事反而讨得了陛下的欢心!”
辛成自然不会反省自己的小人行径,反而加倍地怨恨起了韩东时和他的属下。
陛下几乎是明着说他的才能以及对百姓的爱护,甚至不及蓝田县一个师爷,这让心高气傲的辛成更加无法忍受。
“陛下,臣只是,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想让陛下出巡更舒服一些……”
辛成赶紧趁机表忠心,就算是讨好陛下的计划失败,也不要因此留下太坏的印象,甚至是直接受到惩罚。
可惜,李世民的眼里不容沙子,特别是在蓝田县做法的对比之下!
“辛成身为罗州刺史,不思爱民恤民,只知媚上邪术,如此人品岂堪为臣子表率,罚怠一年,降为代州司马,若不悔改,必受重惩!”
李世民闭了闭眼睛,内心虽然极是失望生气,但处置得还算理智。
辛成虽然暴露了他的沽名钓誉,但说到底这些只是内心“想法”,真正做错了的事情也只是滥征役夫,将之置于险地。
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也不可能给他治以重罪。
然而,在辛成的心中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被罚俸一年也就罢了,他虽然为了维持名声,向来不做贪墨之事,但是背后却得到许多儒学世家的银钱支持。
但被降职的处罚让他极为愤恨!
降为州司马,在突厥入侵的大背景下,还是有立功复职的机会。
哪怕他前面还有个“代”字。
真正让辛成头疼的是,论起读圣贤书耍嘴皮子官司他没怕过谁,可是处置事务特别是跟兵事有关的事务,他根本做不来。
如今突厥入侵,若是在“代”州司马的位置上再出什么差错,他岂不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
这都怪韩东时!
他好死不死,偏偏在这时候派了个师爷来让他出丑!
否则的话,自己最多被骂几句打发回去,断然不会受到处罚。
可是,让辛成崩溃的还在后面。
李世民处置完辛成之后,直接把他丢到了脑后,对着秦琼等人感叹起来。
“现在朝廷之中,像韩东时这样的臣子太少了啊。还记得当年领军之时,我们曾饮酒畅谈,说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支军队能发挥多少作战实力,为将者至关重要。”
“为政也是同样的道理!特别是现在的关中,若为政者皆是碌碌无为之辈,如何能辅助前线将士击败强大的突厥?”
秦琼听得连连点头,而且明白陛下此言还有其他的意思。
“陛下莫不是想到了振作地方官员的方法?”
李世民笑道:“既然韩东时任蓝田县令,可以调教出这样的师爷,焉知他不能调教出更多的合格官员?”
“依朕看来,韩东时之才是否适合进入中枢还不确定,但他升任一州刺史绝对是缀缀有余的。”
“之前,朝廷不是总有人说,韩东时以一县令之身,得统兵之权很不合适吗?那正好,朕意升韩东时为罗,通,平三州刺史总督后勤之事,并监察三州官员之责!”
秦琼疑惑地道:“陛下,之前您要委韩东时以重任,不是被他给拒绝了吗?”
李世民欣然道:“说得不错,所以这次的任命,就由你们作说客,说服韩东时好了。”
“啊?”
秦琼和程咬金一脸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