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无心恋战(1 / 2)
即使以韩东时的沉稳,对于自己作战计划的信心,看到突厥大军的异动,也不禁长松了一口气。
大局已定!
别看刚刚他面对徐海,面对其他部将的时候指挥若定,似乎对此战的信心从未动摇,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刚刚他的心中也是紧张的呀。
好在韩东时心里也清楚,不论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在表面上必须镇之以静,有时候只要摆出沉着的态度,表现出对前线将领的绝对信任,就已经能极大地鼓舞军心,让他们在最危急的状况下依然不会陷入混乱。
当然,韩东时也有他的底牌在,不可能真的坐视自己精心训练出的“样板军”被突厥人给歼灭掉。
现在,局势已经扭转,战情越来越倒向唐军,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韩东时立即命令旗号手打出旗语,命令三条阵线的火枪军将士不要急着追击,更不需要死缠住想要退却的突厥骑兵。
火枪军的优势还是在于远程杀伤,哪怕给各军装备了刺刀这种武器,也不应该跟敌人死拼近战。
趁着现在的时机,诸军重新列阵,然后边行进边对适当距离的敌军骑兵进行射杀!
韩东时对火枪军的训练,可是参考了各种可能的实战场景,不仅有野外拉练,甚至还有行进间射击!
此时,燧火枪在中距离上弹道不稳定的缺点反而成为一种“优势”。
既然平时稳定的射击也无法控制弹丸的弹道,完全仰赖于列队成排进行齐射,那么行进间射击的不稳定性,只是稍稍放大了弹道的不可控制,最终同样是靠着齐射的数量达成“面”杀伤覆盖,最终的效果,不会比原地齐射差上多少。
突厥人被一阵又一阵火枪齐射弄得头皮发麻。
他们必须趁着两个方向的大唐援军杀到之前,火速退出战场,根本不可能跟火枪军继续纠缠,偏偏聚集在战场上的突厥人太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序撤退。
人的双腿自然是跑不过战马的速度,更别说火枪军还要一边行军一边注意阵型的完整。
可是,现在突厥骑兵们处于非常混乱的情况,刚刚撤下来的骑兵,临时找不到自家部族大人,受限于某些地势,又不可能同时退去,乱哄哄的挤成一团,结果反而大大延误了所有人的撤退。
一进一退,突厥骑兵的速度反而比不过列好阵型,一步步追过来的火枪军。
许多突厥“勇士”惊慌之下,甚至主动放弃战马,偷偷从其他方向的山间小道开溜,希望逃得一命回到草原与家人重聚。
吉利自己就看到一片成规模的骑马逃窜,气得他又破口大骂。
可是,现在即使是吉利也无法利用草原诸部大汗的名义喝令撤军了,至少他们要撤到较为开阔的地形才能重整军势。
而且那些小部族的首领,心里也根本不会再把吉利的喝骂放在心上。
他吉利在亲军的护卫下,倒是跑在了全军的前方,他自然是安全的,自然有闲心喝骂那些私下逃走的军士。
有本事,你带领亲军亲自断后啊!那样大家还更信服你一些。
再说,今日之战,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出来必败无疑,甚至损失惨重,他们的大军回到草原之后,吉利本人的威望必定一落千丈,他能不能坐稳自己大汗的位子还不一定呢,现在根本不用给他面子!
等回到草原,看看是何光景,再决定投效哪位部族大人吧!
韩东时摆下的疑兵且先不提,李靖的骑兵还没杀到呢,突厥人已经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也不能说突厥人就如此不堪。
他们能在如此长的时间成为前隋与大唐的北方劲敌,自然不可能如此不堪。
说到底还是吉利自己无法团结诸多部簇,建立自己的威望,以及此战实在是消耗了他们太多的士气和兵士,很多突厥将士早有退意。
真正改变战局的是李靖带来的骑兵,可是若非之前火枪军死守阵地,与突厥死战,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韩东时没有干预各军的追击作战,他一直站在高处遥望着视线尽头。
对于李靖将军在战场上的威风,他早有耳闻,大唐铁骑更是百战精锐,他的心中也很好奇,由李靖亲自统御的铁骑在战场上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很快,从远处突厥大军的混乱角度,韩东及时判断出了李靖援军杀过来的方向。
突厥人布置在最外围的军队,反而是保持着一定建制,拥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军队。
可是,他们也会受到整个大军败退的影响,没有太强的作战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