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回京(四)(1 / 2)
王睿乘兴而来,郁郁而归,装着满肚子的疑惑与不解半途转道去了杨绪南的清心苑。杨缱目送他离开锦墨阁,在厅中独坐良久,直到脚边火盆子里的炭烧尽最后一丝火星,才在白露提醒下起身回内室。
两个小丫头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玲珑壮着胆子问,“小姐,库房那边还备礼么?”
杨缱脚步一顿,“礼不可废。让人以母亲的名义送,理由该怎么写便怎么写。”
“是。”玲珑欠身,给白露使了个眼色,默默下去准备。后者扶着杨缱进内室,见她又要习惯性往书桌前站——这些年每当她心中不快,便要抄好长时间的书,有时能在桌前站一整夜——连忙抢过墨台躲得远远的,“小姐,温少主叮嘱奴婢看着您,让您少思少郁不可劳累。”
杨缱动作滞了滞,想起温喻那张冷脸,又默默将笔放下。
白露小心翼翼将墨台放回去,上前为她除去外衫,“睿少爷将将回京,不知您不喜旁人在您面前提景小……那位,您怕是吓着他了,奴婢瞧着睿少爷走时可难过呢。”
杨缱面无表情。
她万万没想到那人即便远在漠北也不忘相助子归。孟斐然出手救人绝不仅仅是袁铮的缘故,若没有季景西的默认,他纵然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大老远跑去西境。她甚至怀疑,王家人能从战火连天的漠北顺利迁出,背后也有人在帮忙。
他宁愿背地里做这么多事,都不愿往京里递哪怕一句话。
真相,真是无比残忍。
……
冬月初十,凤驾抵京。
太后娘娘归来,皇帝携皇后与一众皇子皇孙亲迎,在城门口上演了一番皇家的母慈子孝。令人震惊的是,与太后一同从九峰山回来的还有燕亲王府世子,如今漠北的实际掌权人,季景西。
仍是一身熟悉的红衣,数年不见,漠北的苍凉仿佛未在他身上体现分毫,那张过分俊美的脸脱去了轻浮稚意,显现出比燕亲王和先王妃更令人惊叹的轮廓与眉眼,明明只是安静地站在太后身边,却风华夺目得令人无法忽视。
皇上对季景西回京表露出了极大的喜悦,当天便留了季景西宿在宫中,据说叔侄二人彻夜把酒长谈,勤政殿内时不时传出笑声,这让那些笃定季景西必被猜忌训斥的人们越发猜不透帝王心思。
更令朝堂震动的是,翌日朝会,皇上当场封了季景西亲王爵,封号曰秦。
所有人措手不及!
封王这等大事,朝廷内外竟无一人提前收到风声,“秦”这个封号一出,更是令无数人大惊失色,一时间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燕亲王与几位主政皇子身上。
要知道,本朝所有亲王里,唯有燕亲王季英、楚王季珏能以国封之,康王、瑞王均弱一等,季景西这个“秦王”,竟是比肩皇子,甚至压过季琤、季琅了。
这圣眷是不是太浓了?
私自滞留北境不归,大揽地方政事大权,就差圈地为王了,这样皇上都不动怒,还要封赏?
那是不是也表示,季景西也与几位主政皇子一般,有资格一争了?
安静如死的大殿上暗潮汹涌,季英在听到“秦王”二字时整个人都僵住了,有一瞬间险些没忍住那喷薄而出的剡锐。
一府双亲王!他怎么敢!季英强忍怒意,出列道,“皇上,此举不妥,景西无功无名,性子顽劣不堪,当不得……”
话没说完就被皇帝打断,“朕意已决。”
季英顿时一口气堵在了胸口。
苏怀远瞥了一眼燕王,在太子的无声催促下也出列,“皇上,臣以为……”
“朕说了,朕意已决。”皇帝不悦地皱眉。
杨霖跟着站了出来,“皇上……”
砰地一声,老皇帝一掌重重拍在案上,“朕的话你们是听不懂吗?!”
朝臣被这一声吓得不轻,杨霖不得不暂时顿住话头,等了片刻,不怕死地继续道,“臣不反对封王。”
燕亲王蓦地抬起头,老皇帝也下意识眯起眼。
杨霖定了定神,“臣以为,亲王爵只要不旁落他姓,便是皇家事,皇上乃一家之主,燕世子是皇亲,此举并不违制。”
话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不光季英苏怀远,就连一直没出声的陆鸿都瞪大眼睛望过来——话还能这么说?!皇家无私事,何况是封王!杨霖这是疯了吗!
倒是老皇帝面色微缓,“你继续说。”
杨霖目不斜视地望着手中的空白笏板,“臣言不违礼制,仅能说明燕世子可为王。但除了礼,我朝还有律。我朝律法对亲王爵规定有三,一,皇子,二,世袭,三,有功。燕世子珩既非皇子,其父燕王又正当壮年,便只能论功了。敢问皇上,燕世子何功之有?”
皇帝道,“此次与北戎和谈,景西功不可没。他在漠北三年,遏制灾后瘟疫,战时稳定后方,还为我大魏发掘了矿藏,养出了不输蛮人的精良战马,这还不够?”
杨霖颔首,“如此说来,燕世子的确有功。”
君臣相交二十载,老皇帝太熟悉杨霖了,听他一说此话,便知他还有后话。
果不其然,只听杨霖平静道,“如果臣没记错,当初燕世子赴漠北,有两个差事。一则代君巡视,二则代领北境政事。北境府自老太守被北戎贼寇残忍杀害至今,未曾有一任太守上任足一旬,北境政务,燕世子责无旁贷。皇上所言之功是功,但绝大部分也是应尽之责。燕世子尽职尽责,若是一方大员,三年考评可得一上等,但也远不够越级晋升。苏大人,霖此言可对?”
主辖吏部的苏怀远:“……对。”
皇帝:“……”
众臣:“……”
行吧,泼天的功劳被您一句职责之内抹了,杨相公您可真是什么都敢往外说。
听懂了他什么意思的老皇帝脸色微妙,“直说你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