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大学(1 / 2)
作为劳苦功高的人,自然也是怨言最多的人。张皓丝毫不介意刘伯温的牢骚,无论说什么,张皓都笑呵呵地听着。
张皓道:“我总是在想,发掘人才,是一个伯乐重要,还是一个可靠的制度重要。”
刘伯温朗声道:“好不好,自然是因时而定。如果由那些门阀世家把持的朝廷,自然会任人唯亲,再好的制度也沦为空谈。如果政治清明,任人唯贤,那可以说人人都是伯乐,所有有用的制度都能发掘出优秀的人才。”
张皓比了大拇指,说道:“刘先生高见,所以我想着是不是把科举制度重新拿出来,这样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至于让人才埋没。”
刘伯温本就经历过元朝的科举,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弊,犹豫道:“科举选士,能够传承百年,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公子确定科举选出来的士子都是干练的治世能臣?”
“有人天生适合考试,但是他不一定擅长为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拿出来就要能顶得上去,如果所招的只是会考试的书呆子,那该怎么办?”
张皓点了点头,肯定道:“刘先生所言甚是,确实有此可能,武功高的不一定会领兵打仗,而会领兵打仗的武功天分可能又不够,要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和集贤院一样,根据投靠人员的过往履历进行初步筛选,而文武科举也是初筛的过程。”
“我们可以建立一所学院,这里可以有将军传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和策略,也可以有官员教授如何处理地方事宜,等到在这个学院学习一定时间后,通过一定的测验与考试,就可以结业走上仕途。这个学院我姑且称之为大学。”
刘伯温陷入了沉思,在古代,科举走出来的官场菜鸟,像状元、榜眼、探花这样的三甲,会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他的进士会进入六部等衙门观政,也是为了让这些书呆子们迅速地转换身份,进入官员的状态。
张皓说的这个大学,好像又比这些单独科举多了一些东西,寒窗十年学来的圣人文章,是没有办法经世致用,下安黎民,那么这个大学所传授的就是真正的擒龙之术。
那些学子和武人经过了科举的淬炼,心智和学习能力都是在人生的巅峰,这时候学起来也事半功倍。
刘伯温越想越觉得张皓说的大有可为。
张皓继续道:“礼部刚好是咱们的地盘,兵部那里我也能说的上话,这次文武科举的事情不妨就由咱们集贤院来牵头,这次组建的大学也绝对不是国子监的衙门,而是真正教人经世致用知识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由我父亲担任一个名誉校长,这样咱们推行的阻力也小一些。”
刘伯温赞叹道:“公子想法天马行空,开古今未有之先河,在下佩服之至。”
张皓摆了摆手,谦虚道:“就是瞎想。”
说干就干,刘伯温恨不得马上就将这个事情准备起来,但是文武科举乃是国家的抡才大典,组建大学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更加重要的是,这一切的基础就建立在银子上面,而恰恰张皓刚好不缺钱。
刘伯温说道:“我根据公子的意见,将这个事情汇总出一个章程,上奏给彭相和主公,如果没有问题,来年咱们就把这个新型的科举制度给弄出来。”
张皓点了点头:“那一切都有劳刘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