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关于可公布的情报(1 / 2)
卡文了,为了我今天全勤,我就把手里的资料发一下吧,由于犹格已经有了,那就改成奈亚和莎布吧,也算是为不知道的朋友们科普介绍一下。
奈亚
奈亚拉托提普(Nyarlathotep)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于1920年创作的同名故事《奈亚拉托提普》(Nyarlathotep)中。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被也称为“伏行的混沌”(thecrawlingchaos),他被描述成为一个有着深色皮肤(swarthy)、身材瘦削,模样看起来像是埃及法老的人。他游历世界各地,使用其妙的科学技术给每个城市带去无法想象的恐怖奇迹,并让所有目睹了奇迹的人最终陷入了疯狂和噩梦之中。在故事的最后,洛夫克拉夫特提到了“巨鼓的声响,以及长笛细微、单调、亵渎的音色。”以及“目盲,没有声音,毫无心智可言的鬼怪们(gargoyles)”,并且称它们的灵魂就是奈亚拉托提普。这些叙述显然发展成了后来的阿撒托斯与它的王庭(出现于1926年),因此作为“外神的心魂与使者”的奈亚拉托提普反而比他的主人们出现得更早。
蕃神之使者
在1926年创作的《梦寻秘境卡达斯》(Thedream-QuestofUnknownKadath)中,奈亚拉托提普再次以伦道夫?卡特敌人的身份出现在了故事里。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有了更加埃及化的形象,故事里说:“那是一个高大但瘦削的身影,长着一张古代法老年轻时的面庞,身披五光十色的华丽长袍,头戴一只天然闪烁着光芒的金色双重冠”(这也是后来“黑法老”这一称号或化身的最初源头)。同样也是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在将卡特送上夏塔克鸟,派往阿撒托斯所在的终极混沌时,他说到:“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forms)。别了,伦道夫?卡特,你要小心;因为我即是奈亚拉托提普,我即是伏行之混沌。”这句话也就是后来“千面之神”称号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今天将奈亚拉托提普看作“外神(outerGods)的心魂与使者”,但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他实际上是“蕃神(otherGods)的心魂与使者”。这里所谓的“蕃神(otherGods)一词实际上只出现在梦境系列的小说中(《蕃神》与《梦寻秘境卡达斯》),它所涵盖的范围也只是指阿撒托斯及其一众从属。因而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奈亚拉托提普与现在爱好者们熟知的,被归类为外神的犹格?索托斯,莎布?尼古拉斯等存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直到1951年德雷斯创作《TheKeeperoftheKey》时,他才将奈亚拉托提普变成了“旧日支配者的信使”(messengerofAncientones)。随后,混沌社在将外神从旧日支配者这一阵营中分离出来后,这个称号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外神(outerGods)的心魂与使者”。
千面之神
与克苏鲁神话中的其他存在相比,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拥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在《梦寻秘境卡达斯》中,奈亚拉托提普曾对伦道夫?卡特所说:“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而这也为作家们创作不同形象的奈亚拉托提普打下了基础。
TheBlackman黑暗之人
除了埃及法老面目,洛夫克拉夫特在1932年的《魔女屋中之梦》(ThedreamsinthewitchHouse)中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形象:“TheBlackman”。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这个形象被描述成为了“一个高大精干的男人,有着一身暗黑色的皮肤,却看不到一丁点儿黑人的特征;他既没有胡子也没有头发,身上只穿着一件由某种厚实黑色织物缝制的怪异长袍。”(所以请不要再说一些奥巴马与奈亚拉托提普的胡话了)在故事的另一些叙述中,洛夫克拉夫特似乎也暗示了黑暗之人的脚其实是蹄子,例如吉尔曼听到他走路时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当时他以为对方穿着鞋子),后来他又在房间的地板上看到了“较小的、近乎圆形的污迹——就像是用大椅子或桌子的腿弄出来的一样,只不过大多数圆形污迹都被分成了两半。”显然这些叙述都参考了基督教传说中参与女巫集会的魔鬼形象。
TheHaunterofdark夜魔爱手艺/布洛克
在1935年的小说《夜魔》(TheHaunterofdark)中,洛夫克拉夫特再次提到了奈亚拉托提普。在故事中,他提到了一个被称为“夜魔”并且与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有关的奇怪存在。洛夫克拉夫特在故事中称“凝视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来唤醒一位夜魔”,“据称这个生物掌握着一切知识,并要求举行可怖的献祭。”此外,故事中也提到夜魔也只在黑暗中行动,任何光芒会阻碍它。
洛夫克拉夫特在故事中并没有详细地叙述夜魔的形象,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黑色的翅膀”与“裂成三瓣、燃烧着的眼睛”。同样地,故事的主角布莱克也怀疑它是奈亚拉托提普的化身——但这一叙述只在故事里提及过一次,洛夫克拉夫特也没有给予任何的证实。
TheFacelessGod无面之神爱手艺/布洛克
1936年,罗伯特?布洛克在他的小说《TheFacelessGod》中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形象,无面之神(TheFacelessGod)。在故事中,无面之神被描述成为了一只长着双翼,没有面孔的斯芬克司,并且有能力将自己的崇拜者送往过去。
当然这并不是斯芬克司这一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与克苏鲁神话有关的故事中,早在洛夫克拉夫特于1924年与哈里?胡迪尼一同创作的小说《与法老同囚》(ImprisonedwiththePharaohs,又名《金字塔下》)中就已经提到了斯芬克司,以及古埃及法老们对斯芬克司的崇拜——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洛夫克拉夫特并没有提到奈亚拉托提普,此时的斯芬克司自然也只是某个无比恐怖的巨大怪物而已。
但是在罗伯特?布洛克1950年为《夜魔》创作的续集小说《尖塔幽灵》(TheShadowfromtheSteeple)中,夜魔正式地变成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化身。它不仅摆脱了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并占据了一位名叫安布罗斯?德克斯特的医生的身体,以德克斯特医生行走在人类社会中。同样也是在这部小说里,布洛克暗示了是夜魔——奈亚拉托提普——引导了人类发现了制造原子弹与氢弹的方法。
黑暗住民/血腥之舌/黑暗咆哮者【德雷斯/混沌元素(CoC桌游)/艺术家丽萨?A?弗雷】
dwellerindarkness/TheBloodyTongue/Howlerindarkness
在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的短篇小说《黑暗住民》(Thedwellerindarkness)里与旧日支配者中,作为象征“火”的存在的克图格亚互相对抗。
最为爱好者们熟知的奈亚拉托提普形象——那个我们称之为“黑暗住民”或者“血腥之舌”的头部长着触手的三腿巨人——则要晚出现许多,事实上它是一个演化了好几次才得到的最终形象,而它的源头最早出现在德雷斯1944年的小说《黑暗住民》(Thedwellerindarkness)中。
但是在《黑暗住民》中提到的奈亚拉托提普与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血腥之舌”或者“黑暗住民”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故事里,它的确被称为“黑暗住民”(Thedwellerindarkness)或者“黑暗咆哮者”(TheHowlerindarkness),但对于它的形象,德雷斯却描述得非常含混,起先他将之比喻成一个肯定不是人但也不是长毛野兽的巨大怪物,而且在原本是脸的地方却是一片空白;其后故事中的角色又找到了一件表现该怪物的石雕,于是又将之具体为一个不定型的巨大生物,“有着奇怪的圆锥形头部,而且即使在石雕上,那锥形的头部也仿佛有着令人不安的可塑性。”——这显然后来演化成为标志性的头部触手;而在故事更靠后的一些叙述中,我们还能看到这个巨型怪物能够从身体里长出触角、爪子一类的肢体,并且能够发出一阵半兽半人的低沉吟颂。但在整个故事中,德雷斯都没有提到这一形象的另一个标志性特征——三条腿。
随后,在1984年混沌社出版的第一版《奈亚拉托提普的面具》(ThemasksofNyarlathotep/混沌社当家模组)战役集游戏盒的封面上出现了一个更接近我们所熟悉的形象。在战役集中,这个形象被称为“血腥之舌”(TheBloodyTongue)——但是它的很多特征,尤其是锥形的、仿佛舌头或者触角的头部显然与德雷斯笔下的那个“圆锥形头部”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在封面上,血腥之舌的下半身并没有被表现出来,整个战役集同样也没有详细描述过这一形象。不过,在一年后由混沌社出版的另一个剧本《theFragmentsofFear》(1985)中,艺术家丽萨?A?弗雷却贡献了我们今天较为熟悉的形象——的剪影(不过也有一个自称是弗雷的帐号说该形象的创作者另有其人)。
而再接下来,1988年出版的小册子《彼得森的野外克苏鲁怪物指南》(Petersen’sFieldGuidetoCthulhu摸nsters)终于将其完全固定了下来,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最为熟悉的那个有着舌形头部、三条腿的巨人形象。
从何而生
阿萨托斯
生命长度
不朽
阵营
外神
...............................
莎布
莎布·尼古拉丝(Shub-Niggurath)“莎布·尼古拉斯”一词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1928年帮助阿道夫·德·卡斯特罗修订的小说《最终测试》(TheLastTest)以及同年他自己创作的小说《敦威治恐怖事件》(ThedunwichHorror)中。
莎布·尼古拉丝常常被误认为是“黑暗所生”详见“617号信件与阿撒托斯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