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术的怒火(1 / 2)
第249章袁术的怒火
中平五年(公元一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三。
扬州。丹阳。宛陵。
太守府饮宴厅,身为主人的周尚主位正中跪坐。
在客位右手依次坐着周尚的弟弟前甘陵相周崇,从泰山煤矿赎出后无颜回洛阳的虎贲将军袁术及部将俞涉。
左边坐着大司农周忠的大儿子周晖,洛阳令周异的儿子周瑜及周尚的儿子。
“今日小年,我这里可比往年热闹多了,来,满饮此樽!”
心情愉悦的周尚第三次举杯邀饮。
“周府君,朝廷已罢免陶应小儿的卫将军及济南侯爵位,等陈仓之围一解,会立即讨伐陶氏,府君当提早下手,博得各方声望!”
昨日接到袁逢书信的袁术,已知悉了袁氏对付陶氏的筹谋,立即加紧了对周崇、周尚的游说,鼓动其对丹阳陶氏族人下手。
“袁将军说得对,尚弟,一旦朝廷对逆贼陶应用兵,再动手就有些迟了!”
虽然查抄周崇的是华歆,但周崇始终认为是陶应授意,自然也就将仇恨记在了陶应头上。
“嗯?”
默默观望着袁术的周瑜,听了袁术、周崇鼓动周尚的言辞,眉头微微一蹙,不动神色地望向周尚,看他如何应对。
“对付陶氏不可操之过急,当依朝廷节奏行进,若提早打草惊蛇,恐坏了朝廷部署!”
已知晓袁术遭遇的周尚,瞥了一眼肌肉强健、肤色黝黑的袁术,脸上露出一抹不以为然的神色,委婉地拒绝了二人的蛊惑。
“叔父所言甚是!”
见周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袁术、周崇的鼓动,周瑜眉头顿时舒展,立即出声附和。
“丹阳虽是陶氏的根基所在,但族人皆碌碌无为,覆灭反掌间耳;而陶谦、陶应父子身在徐州、兖州,手中握有重兵,一旦无人掣肘,仓促发难,必引其兴兵报复!”
与丹阳陶氏隔郡而据的庐江周氏,自然知道陶谦的发迹史,而且丹阳沟壑纵横,穷山恶水,丹阳人不仅好战,更没有一个好脾气的,这也是周尚不敢轻易动手的原因。
“小儿多嘴!”
袁术瞥了一眼坏他好事的周瑜,眸子里一抹厌恶与恼怒一闪而逝。
“来来来,不谈国事,袁某敬周府君一樽!”
为了掩饰尴尬与恼怒,强作镇定的袁术举杯朝周尚邀饮。
“今日乃小年,本该是家宴,袁某就不叨扰了,改日再登门拜访!”
一杯无滋无味的酒水下肚,袁术搁下酒樽,带着俞涉离席大步而去。
“我送送袁将军!”
面色不虞的袁术走了,心中同样不满的周崇也起身,匆匆跟在袁术身后而去。
……
袁术与俞涉一出了太守府,立即放慢了脚步,胯下脸的袁术不时留意身后。
“哼!”
看到周崇匆匆追来,袁术嘴角微咧,眸子里一抹狡诈的冷笑闪过。
“周相,你能忍受陶应小儿之辱,我袁术不能忍;你周氏怕陶氏,我袁氏不怕!”
心中不住冷笑的袁术,注视着脸色同样阴郁的周崇,装出一副义愤难平的样子。
“只要我对陶氏发难,一心要惩治陶氏的天子必然会再次重用我,我袁术回洛阳指日可待!”
袁术的刺激与引诱,让周崇眼前顿时一亮。
“袁将军,你说该如何做?”
周崇不仅因临阵脱逃丢了甘陵相,还被华歆抄了家,这让他在庐江周氏低了一头,甚至成了庐江的笑柄,周崇亟需一雪前耻、东山再起。
“很简单,杀光丹阳陶氏族人,挖掘陶氏祖坟,挫骨扬灰,断其根基!”
“嘶……”
————
兖州。刺史府。
“这老狐狸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盯着远去的袁隗背影,目光微缩的刘岱喃喃自语。
“若刘使君也如刘景升一般迁为州牧,收回泰山郡职权倒也不难!”
陪侍一旁的兖州别驾王彧慢悠悠地点了刘岱一句。
“嘶!”
王彧的话,让豁然大悟的刘岱倒吸一口冷气。
“这袁次阳想让本使对陶应动手?”
看到王彧点头,刘岱的脸色慢慢冷了下来。
“这袁氏也太看得起我刘岱了!”
虽然灵帝免了陶应的卫将军、济南侯,但刘岱只不过是一州的刺史,他连任命一个县令的权利都没有,更别说对付一郡太守了。
况且,泰山郡屯兵数万,比兖州一州的兵马还多,刘岱没能力与陶应对抗。
“动兵肯定不行,但也不可不动!”
胸有成竹的王彧一捋胡须,给脸色阴沉的刘岱出主意。
“前些时日袁氏为了救回被陶应扣押的袁术,送去了二百万石粮食,那可都是兖州之粮,使君可向陶应借粮一百万石,以救济兖州境内流民!”
王彧口中所谓的借,在刘岱耳中听到的是敲诈。
“太毒了!”
神色复杂的刘岱,望着神情自若的王彧,感到浑身一阵发冷。
王彧所谓救济流民之说,无非是以大义来压陶应,让标榜爱民、惜民的陶应不得不拿出这一百万石粮食,即便真以讹来的粮食救济流民,流民也不会感激陶应。
最关键的,刘岱也应付了袁氏,让袁氏欠刘岱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