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袁绍张网(1 / 2)
东郡。燕县。
天上,日光高悬,万里无云,蓝得像纯净的水晶,浩瀚高不可及。
城外,刀枪如林,人吼马嘶,杀气阵阵。
星罗棋布的营盘,犹如一头盘踞平原的巨兽,将城池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浓眉大眼,颧骨高耸,面貌严整,身材魁梧的张辽,穿一身铁甲,手杵一支长枪,静静伫立在城头,一对漆黑的眸子紧蹙。
“张将军,你看到了什么?”
一阵从容稳健的脚步声传来,一道清雅人影缓步停在张辽身侧,瞥了一眼杀气腾腾的城下,淡淡地问了一句。
“末将什么也没看清,请贾都尉指点迷津!”
张辽侧身瞥了一眼气定神闲的贾诩,眸子里闪过一抹赞许,旋即又转头望向城下的两万大军。
“末将很是疑惑,为何阵列中的杀气若有若无?”
“嗯?”
贾诩猛然一怔,赫然转身,诧异地望向肩膀宽圆、胸脯高挺、结实得像钢桩铁柱一般的张辽。
“能被丁原派到何进身旁,果然不能小觑!”
同行一路,贾诩第一次发觉张辽的不同。
“其实很简单,那杀气不是针对我们的,所以它存在,但又感觉不到。”
贾诩一语道破迷津,让张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是了,过延津时他们就隐隐跟在后面,若真想夺取兰台典籍,也就不会让我们从容关闭城门!”
后知后觉的张辽,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苦涩。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们只是他们的鱼饵罢了!”
至于这个沛公是谁,张辽很清楚,绝不是董卓。
“嘶!”
贾诩倒吸一口凉气,再次惊异地望向归投董卓后,一直不显山露水的张辽。
张辽在过延津时就发现了敌踪,贾诩却没有察觉。
不过,贾诩很快又释然,他有些直觉,张辽同样也没有。
“文远错了,他们不是不想要兰台典籍,最后无论鱼儿咬不咬钩,我们都是他们的盘中餐!”
望着城下的大军,贾诩嘴角上翘,眸子里散发出一抹嘲讽。
“明知这是个陷阱,鱼儿还会上钩吗?”
张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自言自语,又似问贾诩。
“会的。”
贾诩十分笃定地给张辽一个肯定的回答。
“因为这条鱼儿志在天下,他没得选择!”
“轰隆隆……”
贾诩话音刚落,城外突然隐隐传来一阵轰鸣声。
“骑兵!”
张辽忙抬头远眺,就见六里之外出现的一道黑线。
“不下二千骑!”
在并州时,张辽就统率骑兵,常年与匈奴人作战,听音便能分辨出七八里外的马蹄声,且能预估骑兵数量。
“是他吗?”
————
延津。
中军大帐,只有盖勋、皇甫嵩二人安坐。
“义真,如今我们已远离三辅,河内袁本初、酸枣曹孟德等讨董联军近在迟尺,只要我们与之联合,反董卓,清君侧,必能成功!”
这是盖勋第二次劝皇甫嵩起兵讨董,第一次还是在长安时,那时董卓刚刚杀了少帝。
“元固兄,不是皇甫嵩贪生怕死,且不说与朝廷决裂,四万大军粮草难以为继,如今少帝被害,灵帝唯有当今天子刘协一脉,若再因我等起兵而害死天子,你我二人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先帝?”
皇甫嵩也恨董卓,不仅仅是公仇,还有私仇,但他对起兵顾虑太多。
“元固兄,我也想生食董卓老贼其肉,但要徐徐图之!”
“你莫要忘了,朝廷与丹阳王陶应联手,联军必然一败涂地,别董卓老贼未死,我等先身死啊!”
皇甫嵩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解,让定定注视他的盖勋久久不语。
“唉!”
最终,盖勋长叹一声,起身走出大帐,朝自己的营帐而去。
……
“元固将军,皇甫义真还不愿起兵?”
盖勋大帐中,许攸望着一脸颓丧的盖勋,便知道他没有说动皇甫嵩。
“袁本初来时就曾对我说,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老贼董卓关系莫逆,即便婶娘被辱杀,皇甫嵩亦能忍气吞声,由此便知,皇甫氏铁心与董贼沆瀣一气,元固莫要对其心存幻想!”
皇甫规的寡妻被董卓扒光衣服,绑在车辕上当众活活打死,此事洛阳城人尽皆知,身在长安的盖勋也知道。
“哼,愈老愈糊涂,真不当人子!”
被许攸一提醒,盖勋立即有了决断。
“众将听令!”
盖勋一声令下,麾下鹰鹞都尉士孙瑞、破敌都尉魏杰、威虏都尉杜楷、鸟击都尉杨儒、清寇都尉第五儁纷纷上前一步,躬身领命。
“从今日起,本将起兵响应河东联军,讨伐董卓!”
“士孙瑞、魏杰,随我捉拿皇甫嵩、董承;杜楷、杨儒、第五儁立即接管皇甫嵩兵马,徐徐朝燕县推进。”
————
桃城,麹义大帐。
身长八尺有余,满脸络腮胡须,手持一柄黝黑大戟的麹义,来回踱步。
“报……”
麹义正等得焦急时,帐外传来一声急促的报号声。
“快说!”
不等副将张南出声,麹义一步迈出大帐,对着来不及行礼的斥候大吼一声。
“禀麹将军,陶应前锋骑兵已过瓦亭,距燕县不足二十里!”
斥候不敢怠慢,急忙将观察到消息报了出来。
“后续步卒可过瓦亭?”
跟在麹义身后的军师郭图接着问了一句。
“步卒大约有八千人,正在瓦亭休整。”
回完郭图的询问,斥候又补充了一句。
“据旗帜判断,此番前来燕县接应兰台典籍者,乃丹阳王陶应!”
“什么?”
“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