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反客为主 哎呀瞧我这记性(1 / 2)
本正义愤填膺叉腰点头的承平伯猛的一愣, 嗯???
他?
进宫?
告成国公?
承平伯腿软了一下,被卢栩眼疾手快捞住了,他朝承平伯背后“啪”的一巴掌, 把承平伯后背拍直。
“是吧伯爷?他们何时锁,我们便何时告!”
承平伯小声:“我?”
卢栩同样小声嘀咕:“我又进不了宫, 气势伯爷,拿出气势!”
承平伯深吸一口气, 强行镇定了一下, 挺起胸脯,摆出最横的姿态,“不错!你们若敢锁,本伯爷便要进宫告你们告大理寺!”
京兆府众人:“……”
他们在心中狂骂, 你有种去告成国公啊, 逮着他们京兆府咬什么?
他们前几日才被云山公主告了, 今日承平伯也要来是吧?
他们几人对视一眼,相互交换眼神:锁还是不锁?
万一承平伯真敢去告呢?
他这胆子真敢吗?
他不敢,旁边有个胆大的!
……
他们权衡片刻, 肃颜道:“铺子可以不封, 但你们要随我等到京兆府协助办案。”
他们看看承平伯,又看看卢栩。
卢栩:“我随你们去。”
同一天早朝时以成国公为首的几名勋贵齐齐以翰林院督管失察,用人品行不端,炮轰起翰林院大学士,要求他将害群之马踢出翰林院。
翰林院大学士:“臣确有失察之罪,未能早日发现周鸿私下多有乱纪之举,现已报与吏部,请吏部将周鸿革职,多谢爵爷指正。”
吏部侍郎:“确有此事。”
指责他的勋贵:“……”
周鸿是谁?
“我所指乃是翰林院那名诬告大将军的颜翰林。”
“不错, 他方一入朝便敢无端诬告朝堂重臣,实在是其心可诛。”
御史大夫悠然道:“呵呵,若按诸位所言,我们御史台便也别干了。”
他们三天两头靠弹劾范孝冲业绩呢。
御史中丞:“颜翰林弹劾大将军之事,并无任何违规之举,时隔数月,爵爷重提此事,可是要阻塞朝堂言路?”
“无任何违规之举?他那些文书数据来自何处,据我所知,他是以权谋私,借辅助户部调查商税之便,以求报私怨,从户部走时,更是私自抄走了瑞祥楼历年数据,这般以权谋私,不是品行不端,不该踢出翰林院吗?”
户部尚书茫然道:“瑞祥楼?哦,爵爷说那个占了别人菜谱盈利万两的酒楼呀!您不提我都要忘了,他恰好在户部调查的街市中,不能查吗?莫非这瑞祥楼还与爵爷有何关联,劳您在早朝如此兴师动众提出来。”
“你莫要胡搅蛮缠!他抄走数据你知还是不知?”
户部尚书:“我知呀。”
“既然你知晓为何又将他从户部踢出来呢?”
户部尚书:“借用完毕,归还翰林院,有何不妥?”
“包庇有罪之臣当以同罪论处!乌问书你可想好了,你今日之言,非但是包庇,还是欺君!”
人群中忽地传来一声怪笑,吵架的几人都是一怔。
弘安帝目光也朝发出笑声的睿王瞧去,问道:“你笑什么?”
睿王笑答:“回陛下,臣弟只是觉得有趣,户部发生过什么事,隆县公似乎比户部尚书还清楚。”
咄咄逼人的隆县公面色猛的一白。
睿王还笑吟吟问:“县公耳聪目明,不如猜猜本王昨晚吃了什么?”
隆县公连忙道:“王爷玩笑了,臣不敢。”
睿王:“哦,那你身不在三司,也无督查之职,一直盯着户部做什么?你和乌大人有私仇?”
隆县公:“……”
成国公缓缓道:“朝堂之事,人人皆有监管之则,县公发现户部有失当之处,自当问出来便是。“
睿王阴阳怪气的“哦”了一声,“原来如此,本王还以为户部不给隆县公批修房款,隆县公恼了乌大人呢。”
隆县公:“……王爷说笑了。”
睿王:“哈哈,那本王听来,隆县公所做之事,与那位弹劾大将军的翰林所做也无甚区别呀?是这个道理吧?”
隆县公:“这并非一事,怎能混为一谈?”
睿王马上道:“哦,本王不懂朝政,胡乱一听,胡乱一说,县公莫要当真。”
隆县公:“……”
成国公:“……”
不懂就不要瞎插话!
成国公莫名其妙,睿王从来不参与朝政,每天就是来当个摆件充数,今天怎么突然替文官说起话来了?
他心思百转,忽听睿王又开始说话了。
这次睿王不问他了,反而找范孝问起来:“大将军,这事你是被告的苦主,要不然你说说要不要治那个小翰林诬告之罪?”
范孝:“他也并非诬告,犯错的确实是龙虎营千户,臣有失察之罪。”
睿王:“这不就是了,若不是龙虎营的小兵犯错在先,他想弹劾也弹劾不着嘛。县公,大人要有大量,若户部和翰林院哪里得罪了你,不妨我帮你们调解?要是你实在没银子修房子,我借你嘛。”
隆县公黑着脸咬牙道:“多谢王爷好意。”
下朝后,睿王追上成国公和隆县公,笑问:“今日本王想当个和事佬,二位可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
隆县公压着脾气不情不愿与他客气:“没有,多谢王爷了。”
睿王又问成国公:“国公呢?可有什么需要本王说和的?”
成国公哼笑一声,“不敢劳烦殿下。”
睿王在朝上左一句右一句的要隆县公大度,是龙虎营千户先错在先,哪里是说隆县公,分明是指责他不该跟一个小翰林置气,叫他大度一些,他儿子和公主之事,也是他儿子犯错在先。
睿王:“国公,云山公主脾气你我皆知,她认定的事,皇兄也拿她没办法。若皇兄不许她和离,她明日便敢吊死在你家门口,到时只会更难看,逼死了公主,还能善了吗?与其拿小辈撒气,不如叫驸马好好反省反省,想想补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