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军到来(求鲜花、收藏)(1 / 2)
如果冯定邦分兵管城,那郑州围城之势恐怕就持续不了多久。
万一城里趁机反攻打开了缺口,届时答失八都鲁分兵巩固郑州,那就彻底没戏了。
总之,兵力不能太分散开辟多个战场。目前来讲就两个,一是管城,二是郑州城下。
至于陆鸿那一万来人,只是为了以逸待劳趁元军立足未稳趁机占点儿便宜罢了。
吴禀春本来想在两河之间的这片湿地扎营等待元军大股部队到来呢,可上面的命令却让他们立刻退到管城。
他虽然不情愿,可也没什么法子,军令如山不得不执行。
等他们到了管城以后,冯定邦就给他送来了一封阐述详情的书信。吴禀春看了之后面露喜色。
“我就说将军不会没缘由让我们放弃那么好的埋伏地点嘛!”
他看完信之后立刻开始补充军需,除了少量部队保持戒备以外,余下的都抓紧时间休息。
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陆鸿的一万人没有走出太远,他们在第一条河附近扎营布防。
其实没什么好布置的,元军现在没多少骑兵,步兵因为强征的大多是汉人,现在战斗力远不及从前。
因此拉开架势直接开打反而是对义军有利的。
义军一半以上都配有弩,轻便盾牌也优先配备上了。
冯定邦自打在过年期间的大比武上想到用藤条制作盾牌之后,很快就付诸实践。
他派人到民间大量购买藤条、荆条,这时候正是农闲,老百姓一听说有人花钱买这玩意儿,纷纷提着镰刀、柴刀到野外去砍。
这年代荒地野地多了去了,最不缺的就是这玩意儿。不到五天,就收购上来十几万斤。
工匠们按照要求,先是去皮,然后又是水煮又是浸油,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做出一万多副来。
照《三国演义》里对藤甲的描述,那制作工序相当复杂,周期甚至要好几年。总之要晒很久,浸好几遍油,然后才能达到刀剑不入的程度。
冯定邦可没这个时间,他的一贯思想就是,花十分之一的价格,达到十分之六七的功能,这就非常不错了。
一个盾牌哪怕一场战斗下来报废了也没关系,这玩意儿完全可以当做大批量消耗品来用。能为士兵挡个三五刀就值了,至少挽救了半条命不是?
这玩意儿那么廉价,太划算了!
除了盾牌之外,冯定邦之前让造的却月阵大车也完工了百十辆,他全送去给陆鸿用了。
陆鸿把这百十辆大车靠河向东摆成了一个弧形,后面是河前面是大车,元军很难进来。
当然了,这也有一个问题,一旦攻破之后无路可退。这只是最极端的情况而已,实际上这一小片地方只是中军大帐指挥所和预备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