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不听劝谏的‘狂野’李二凤(2 / 2)
“张玄素竟因频频进谏被太子暗杀,几欲送命!”
“于志宁也是!”
“还有那个谁也……”
众人齐齐惊呼,每惊呼一声李承乾的脸色就白了一瞬。
他有种感觉。
完了,一切都完了。
“太子,为何会如此……”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目光,尤其陌生。
对他而言,足疾是小,耽于享乐,狎昵小人,嬉戏过度,漫游无度是大。「12」
但……刺杀臣子更大。
一国之主派人刺杀进谏大臣,最后让臣子百般逃命,还是依靠刺客不忍才活下去。
不要说什么根本就没有的虚心纳谏和知人善任了,这代表着一国之主毫无容人之量。
不可抑制的,李世民心底浮现出淡淡的失望。
对自己,对嫡长子。
李承乾苍白着脸,想学李泰一样往长孙氏身后躲,但长孙氏身后已有李泰,且他是太子,怎能做这种怯懦之事。
李承乾呆立原地,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何未来的他会如此做。
他苍白着脸摇头:“儿臣……”
“不知。”
他不知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如此作为。
他虽喜享乐,但应该做不出来狎昵突厥小人,刺杀能臣之事才对。
李承乾有种被世界丢弃的孤独感。
即使长孙皇后和李治一左一右牵着他的手,也没有缓解。
他被抛弃了。
他觉得他这这个储君,做到头了。
其他臣子其实也很莫名其妙。
太子虽不似太宗陛下一样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圣君,但也是守成之君,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太子听断,太子表现得颇识大体,甚至居守监国也无明显错处。怎么年岁增长竟越发好声色,慢游无度。「13」
太子未来怎会如此荒谬?
【史学界有第三种说法是:贞观十三年之后的李承乾和贞观十三年之前的李承乾在史料中有如此大的性格差异,唐太宗李世民自己也应当负起一部分责任。
因为二凤这个老父亲的所作所为,让李承乾变成了一个丧失安全感,想努力争夺父亲宠爱的小作精。
作天作地破罐子破摔,在发泄情绪。】
第三种说法,完全打破了众人的认知。
众人:“???”
“小作精?”
小作精这个意思他们不懂,但是争夺父亲宠爱,破罐子破摔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二凤这个老父亲的所作所为得负起一部分责任这句话,他们也听懂了。
听懂了仙幕意思的众人,齐齐转头,看向‘父亲’本人。
“所以……”
“是……”
“陛下未来做了什么事情?”
第三个原因的答案显而易见。
仅凭仙幕只言片语了解未来的李承乾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向李世民。
即使心如溺水般几乎窒息,脑袋中也不由的冒出问号:“?”
小作精?
所以不是未来的他年岁既长爆发出他不知道的恶行,而是有外因驱动。
而这个外因的源头,正是……
他的老父亲。
【我们家平等喜爱长孙皇后所出之娃的二凤啊,他后期的所作所为,让嫡长子李承乾心态崩了。】
李世民心惊:“难道源头在朕?”
一时之间,李世民心中是又惊又喜又恐。
惊嫡长子的变化源头竟系在他,喜有了可破局之法,恐……难以破局。
李世民心中失望早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有希望。
他希望这一切真的有解决之法。
没有一个人比他还希望承乾这个长子能够平安无恙。
【李世民平等的喜欢每一个嫡子嫡女,从他的行为中可见一般。
他喜爱嫡长子李承乾。
八岁立为太子,名师贤臣批量辅导,皇帝亲身上阵教导如何治国,甚至多次让李承乾监国,李承乾做出一点成绩,史料上定然会出现唐太宗李世民夸赞李承乾的话,甚至在李承乾开始‘作’起来时,前仆后继的解救李承乾措施,不计其数。「1」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嫡长子李承乾,毋庸置疑。】
众人认同。
他们陛下确实喜爱嫡子,他们可以肯定,他们陛下想把皇位传给李承乾的心从未变过。
李世民也认同仙幕的话,他立这个太子可不是立着玩的,为的就是能让李唐的皇位传承能够顺利进行,无波无澜,顺顺利利。
不至于像他一样,还得来一场玄武门政变血洗皇宫,一步踏错,还有可能步入万丈深渊。
皇位的传承就应该顺顺利利,只有欢欣鼓舞,没有血光之灾才是。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没有贞观十三年的‘变态’,凭借李承乾嫡长子、东宫太子的正统身份;凭借长孙皇后与李世民被历史承认的恩爱情分;凭借他的舅家乃风光无限的长孙家族。「14」
只要李承乾只做分内之事,不胡乱折腾,听从老父亲与身边诸多贤臣的话,乖乖活到贞观二十三年,没人敢对他动手,谁也不敢说他不是皇帝。】
仙幕的话,在场的众人听得能够把头点断。
前仆后继的贤臣名将与太子接触不是接触得玩的,就是因为知道太子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才敢与东宫接触,所以各个世家里的青壮子弟一波又一波的在东宫拥有一席之位。
为的,就是与未来储君混个脸熟,为的,就是潜邸情分,从龙之功。
【但,问题就出在李世民这个人平等的爱着他的嫡子们。】
李世民心中一咯噔,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心头,只觉得背脊发凉。
他喜爱承乾这个嫡长子没错,但也同时喜爱着……
他平等的喜爱每一个孩子。
甚至因为其他孩子绝对不可能登基为帝,不可能成为太子,会……
更加疼爱对方……
宠溺对方。
这下子,面色发白的变成李世民了。
仙幕的轻微提点,他好像就看到了未来他会如何做了。
溺子。
是他会做出来的事情。
仙幕的这一句话,提点的不止是李世民,其他臣子不是蠢蛋,相反,他们很聪明。
他们的视线不用看其他人,第一时间看的就是站在皇后身侧的李泰。
一个被仙幕预测未来会谋夺皇位的嫡次子。
这个人,绝对和李承乾这个嫡长子被废除太子之位有关。
尉迟敬德发誓:“要是没关系我今天就倒着走出皇宫!”
程咬金和秦琼等人送了他一个白眼。
程咬金压低声音:“有本事你大声说给魏王听啊。”
像是谁猜不到这件事情会和魏王有关似的。
绝对有关系,没跑了。
李泰被众人的目光注视得身子僵硬,吓到不敢动弹,他小心地挪动步子,让自己离母亲更近一些。
这残酷的世界啊,只有娘亲这边能够给他带来一丝平和的温暖。
李泰瑟瑟发抖。
但又有谁能知晓长孙皇后平和面容下心底的波涛汹涌呢?
长孙皇后眼眶中晶莹闪动,只能握紧身边两个孩子的双手,仙幕现在说的,可都是她的亲生儿啊。
天知道长孙皇后现在多想拍李世民一个脑瓜子,顺便祈求上天让她再活二十年。
她死后,一切都乱套了。
【李世民也喜爱魏王李泰。
多喜爱呢?
宠冠诸王,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孩子,这名头,没跑了。】
李泰这下子面色是真白了。
之前对自己宠冠诸王有多自豪,现在就有多惶恐。
就像看到了一道催命符。
同一时间的听到的李承乾,不一样的是脸不小心黑了。
李承乾不敢再看仙幕,听到仙幕说到这里,就迅速低下头,不想让眼底的阴霾显现于人前。
确实宠,当他在面对无数让他约束自身,做好储君榜样之时,他的弟弟只有各种荣誉加身。
从未有人对他的所作所为加以指责。
明明只与对方相差一岁而已,环境却截然不同。
【李泰也有备受皇帝宠爱的资本。
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工于草隶。
这是来源于诸史料中提炼出来的对他的夸赞。】
【李世民有多宠爱这个孩子呢?】
【李世民登基第二年封越王,督十六州,封地多达22州。之后每年头上多一个官衔,什么左武候大将军、鄜州大都督、雍州牧、相州都督一个个的往上叠加。「15」】
蜀王李恪闻言低头,再听一次,还是深觉悲凉,同人不同命,明明他比李泰大一岁,但却同年受封,同年受封也就罢了,封地却只有8州。
李泰受宠如斯。
【这份宠爱叠加到了贞观十年,也就是长孙皇后去世那年,唐太宗不舍得李泰去封地也就罢了,甚至想邀请入住武德殿。】
“武德殿?”众臣子震惊。
武德殿那是什么地方啊,那可是皇宫中最靠近东宫的宫殿,皇帝不让魏王去封地也就罢了,竟然还想要让魏王入住武德殿!
此刻,所有人目瞪口呆。
李承乾猛得抬头,不可思议地看向李世民。
父亲,未来竟然如此宠爱弟弟。
知晓未来会入住武德殿,李泰现在一点开心的感觉都没有,只觉得仙幕说得越多,他现在死得越快。
李泰呜咽:“我不是,我没有,我什么都不知道。”一连三否定,就希望老哥能够不要再误会这些了。
李承乾哭笑,他还能误会什么?眼见着太子之位都要动荡了。
谁知道呢。
长孙皇后听得呼吸困难。
武德殿近储君之殿,在东宫之西
重兵把守,位置重要,敏感之地。
然后她家陛下竟然让次子入住武德殿……
长孙皇后觉得自己要是知道这种情况还敢死,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死了都不能瞑目!
李世民感受到众人的视线,捂脸。
他……好似知道未来为何想要让李泰入住武德殿。
用膝盖想都知道,亲人接连出事,他定然更疼爱嫡出子女。
“公主们皆入住皇宫,承乾位太子定然入住东宫,治儿年岁尚小定然也在宫中。三个嫡子,唯有泰儿在宫外,朕如何放心,欲使之安全,不处嫌疑之地,接入武德殿,正常。”
李世民肯定。
其他人听了李世民的解释,只觉得……
这操作很李世民。
是宠溺嫡子嫡女的陛下,没跑了。
不过不知他们亲爱的陛下是否还记得,上一个入住武德殿的,可是有谋储之心的李元吉啊。
【不过还好世界上还有名为魏征的谏臣能够有办法让皇帝保有理智,才没有让李承乾这个小太子因为这件事情提前变态。】
【不过其实也没差多少,这件事情充其量只是压垮李承乾这个太子的其中一根稻草,还有许多稻草向他迎面扑来。】
【承乾变态的贞观十三年,李世民疼爱魏王到“魏王多从太宗游幸”;到“太宗得一鸿雁,每日从京至东都与魏王书信来往数次”;到“让魏王可乘小舆至于朝堂”;到小报告说魏征、房玄龄等三品以上大臣对李泰不够尊重,太宗的雷霆震怒与严词质问即到,一堆惶惧流汗的鹌鹑中唯有了魏征的据理力争才让李世民意识到自己的以私爱忘公义。「15」
李承乾在辛苦劳作的时候,李泰和太宗四处玩;李承乾被众臣子批的时候,李泰在和太宗每天鸿雁传书四五次谈天说地;李承乾苦哈哈自己走路上朝,李泰坐小车车悠闲上朝;李承乾被四五品小官指着鼻子骂骂咧咧的时候,太宗因为小报告就去质问一二三品的开国大佬说他们是不是对亲爱的嫡次子不够尊重。
EMMMMMM就很难评。】
一品大佬之房玄龄:“……”
他们相信,这群惶惧流汗的鹌鹑中一定有一个是他。
其他人有一个是一个,不敢讲话。
愧疚于自己没有像魏征一样站出来劝谏是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像仙幕所言那般,觉得……
就很难评。
这群人中,唯有魏征站在皇帝下侧,面色严肃,眉头紧皱。
浑身气势都带着一种‘受够了’的暴躁感。
【更不要说魏王的居住地了,魏王府邸大到“东西尽一坊”,像是把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送给魏王都是正常操作了。「15」
府邸之景美到被称之为“都城之盛”后世闻名,千万人打卡。
宠禄过盛,屡次受谏。】
“嚯!”
众人目光紧盯他们亲爱的陛下。
只觉得陛下的操作真可谓是仙幕常挂嘴边的‘骚操作’
终于忍受够了的魏征:“陛下对魏王真可谓是宠爱至极。”语气幽幽。
“陛下亲口言侈本不可长,竟还准许魏王盛修第宅。
守已成之基业,其道不易,居安思危,有始有终,才可定其世。魏王一府之地东西尽一坊?陛下不若直接把京城划送给魏王如何?”嘲讽满分。「15」
岑文本跟着叹道:“疮痍未复,德教未普,朝廷资产屡空,陛下此举过了。”
尤其是看到仙幕上自己对魏王府邸过于奢侈上疏过,但却被皇帝嘉奖一通敷衍了事,岑文本心中更觉陛下对魏王过分宠异。
李世民弱弱不敢言。
他理亏,他无理,他……李世民憋红了脸:“玄成、景仁说的极是。”
魏征甩袖,这次是真气了,有种未来是被皇帝气死的既视感。
【但其实要数压垮李承乾的最后一根稻草,上面这些的力度充其量就是把李承乾这个太子砸到吐血的顽石罢了。】
臣子:“……”
顽石也是很是伤人的好不好?
这还接二连三的砸,一不小心砸死人都有。
【就是顽石的数量有点多,从贞观十年开始,把李承乾砸道‘吐血’。】
【真正的重击,是贞观十四年,十五年。】
【那年,唐太宗准许李泰在府中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的文学馆,「15」才是压垮李承乾的最后一根稻草。】
“嚯!”
“熟悉的文学馆!”
臣子们沸腾。
这波操作他们怎么觉得很眼熟啊!
这波操作不仅仅他们觉得眼熟,未来的李承乾也觉得眼熟。
岂止是眼熟,那真的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操作了。
当年他们的秦王老父亲就是这么搞的啊!
李承乾感同身受未来的自己了。
他懂得了未来的自己听到这个消息的感受了。
未来的他一定很害怕,很惶恐吧。
一个储君,处处受限,备受否定,暗无天日。
而这时身边的弟弟却如袅袅明月一般升起,受群星环绕,万人夸赞。
甚至……
像他政变上位的父亲一样,开起了文学馆,广招人才。
之前看父亲上位史看得有多兴奋开心骄傲,李承乾现在的心情就有多阴郁。
他深溺于名为‘李建成’的湖底,浑身被‘李建成’这三个字围绕着。
他会如上一个被废的太子李建成一样死于同胞兄弟的刀剑下吗?
李承乾不得不说一句,他不知道,他不能肯定。
【看着备受皇帝宠爱的弟弟广召时俊,门庭若市。
不知道这时候的李承乾想到了什么。
是想到他的老父亲秦王李世民开文学馆广招俊才,终得十八学士,还是想到杨广伪装仁孝俭约恭敬。
是想到李建成身死的下场还是想到杨勇的迟钝被陷被废。
是想到母亲不逝世后自己与父亲愈发少的交流,还是想到宠冠诸王的魏王会是下一个秦王,会开启第二轮的玄武门之变。
父亲是真喜欢李泰这个弟弟。
贞观十五年弟弟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父亲如获至宝,频频大肆赏赐,其赏甚至远超他这个太子的规格,惹得群臣劝谏。「15」
父亲果然喜爱弟弟,为了不限制弟弟的开支,甚至取消了东宫的出用库物限制。「15」
宠爱有加礼秩逾制,让他这个太子为弟弟让步。
父亲果然喜爱弟弟,胜于喜爱他。】
一段似是太子独白的话,让臣子们沉默。
褚遂良:“人有情,然后制法,后有国家,有储君诸王之分。圣人制礼,尊储君卑诸王。储君正体,特须尊崇,诸王虽爱,不得超越储君,现如今储君用物竟因王而退步……”「15」
褚遂良眼中流露出悲意:“所以有嫌疑之渐。佞巧之奸,乘机而动,私恩害公,惑志乱国。此乃祸乱之源。”「15」
其他臣子沸腾。
“陛下功超邃古,道冠百王,发号施令,为世作法,怎在教子上糊涂。”
“陛下爱子,当教之以义方,诸侯王与储君本就敏感,此等情形下陛下怎能让储君让步。”
还有那什么文学馆自行招募学士,上一个这么干的皇子,叫李世民
上一个被李世民废掉的太子叫李建成。
上一个宠溺超过太子的诸侯往叫杨广,上一个被杨广干掉的太子叫杨勇。
这是让储君让步吗?这是在打压一国储君的脸面啊!
李世民连屁不敢放一个。
都不敢说这是未来的他做的,不是现在的他做的,请臣子们不要马前炮。
因为仙幕上清晰的展示,
褚遂良甚至因为这个事情上疏劝谏过,只是他乐呵呵地表示赞同后却一点也没放进心中,继续我行我素,宠溺魏王。
魏征幽幽:“陛下,您晚年太过狂野了。”
李世民恍若心口被扎。
魏征仍觉不够继续道:“比您年轻时野多了。”
萧瑀这个毒舌接着插刀,他啧啧称奇:“年轻时尚且能听劝,临到老了,竟什么劝也听不进去了。”萧瑀嘲讽脸,“陛下,是臣等劝得不够好听吗?还是只有魏征劝您才听”
李世民:“朕朕朕…… ”
未来的苦果,现在竟就要偿还了吗QAQ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