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秦公米(1 / 2)
第一辆牛车的粮食数量称量完毕,共计十八石。
普通的牛车最少可以拉十七石,最多二十一石,为了公平起见,曾平请示了隆庆之后,定下了只要牛车装平,无论大,均算作十八石。
这个数字基本上就代表了大部分牛车的粮食数量,上下不会相差太多。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只要按照每个乡的牛车计数就可以了,每一辆牛车经过,吏就会计数十八石。
这些牛车计数后,还会把粮食拉回到乡里,毕竟这是濮阳县全部出产的粮食,只有一部分才是赋税,除去赋税其余部分还是要放回到自家的粮仓郑
最先称量的就是柳怀乡,因为柳怀乡距离比较近,也是运送最为方便的。
每五辆牛车并排经过,吏就在最靠近他身边的一辆车上系一条红绫,旁边的书吏同时在账上记下一笔。
很快,柳怀乡的所有牛车全部通过,系了四十六条红绫,也就是二百三十车粮食,如果按照曾平定下的平均数来计算的话,共计四千一百石。
当吏报出四千一百石的数字后,围观的百姓顿时发出了嗡文议论声。
“柳怀乡一共得粮四千一百石?没听错吧?原本全年的产量也就五千石左右,而这才是一季稻啊。”
“这要是三季稻那还撩,一个乡不就得突破万石了吗?”
“乖乖,这下咱们老百姓可是能吃饱饭了!”
也有的人在一旁阴阳怪气:“哼,才四千一百石,你们都不知道,这次种粮是有赌约的,看见那边站着的年轻人没有?他就是秦大人,就是他夸下海口,要产粮达到以往的三倍以上!”
百姓们对濮阳的产粮数量差不多都是心中有数,濮阳共计七个乡,每年产粮大约三四万石。平摊到每个乡大约是五千石左右。
另一个人反驳先前那人:“恰恰相反,如果每个乡都有这个产量的话,秦大人这次赢定了!”
接下来吏们逐个报上乡名,每个乡都把自家产的粮车在广场前过了一遍。
“邳左乡,二百车!”
“花池乡,三百车!”
“双宜乡,二百六十车!”
“榆花乡,三百二十车!”
……
当七个乡全部点完数后,合计了一下,共计一千八百三十车。
如果按照每车十八石的平均数来计算的话,这些粮食已经达到了三万三千余石,几乎要赶上濮阳往年全年的产量了。
隆庆得知了这个产量之后,仍然激动得不能自已:“秦大人,咱们成功了!只种了一季稻,就快抵上全年产量了!”
秦朗笑笑:“半个。”
隆庆以为秦朗自谦,一摆手大度地道:“没关系不要紧,当初咱们的赌约虽是三倍收成,虽然差了那么一点,也就不算什么了,完全可以忽略。”
隆庆的想法是,如果按照每个乡平均五千石收成计算的话,总收成要达到三万五千石。
当初秦朗立下的赌约是三倍收成,就简单按照一年三季稻计算,每季的收获都应当在三万五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