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两个老东西! 一更(2 / 2)
七娘叹息一声。
“你当陛下为何一定看中了杨国忠。即便是杨妃得宠,因此惠及杨家人,但论起远近亲疏还有杨玄琰等人在前,轮不到他一个纨绔登场。”
高适从前只觉得杨国忠此人不过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混不吝,不足为惧。被七娘这么一说,也蹙着眉头生出疑惑。
“是不是朝中又出了什么新敕令?”
七娘答:“杨国忠大朝会上说天下太平,西北仓禀丰实,江南鱼米之乡粮仓都要爆仓了。因而起奏陛下,请准十五道卖去余粮,换成丝帛进献入长安的左藏库。”
“杨国忠之能,便是大肆敛财啊。”
而他们这些边地,好不容易才能叫百姓过上两年安稳日子,被这位新任杨大相公一折腾,又要不得安宁了。
杨国忠与当今天子一拍即合,都是沉溺于开疆扩土之人。
他大肆敛财,就能为帝王提供充足的军费。
七娘忍不住想,李隆基这老皇帝果然是最精于算计的。只因杨国忠比起李林甫,更契合当下他想要的,就能像换了一块抹布一般,换了大唐的首辅。
高适已经完全理解了七娘此番所想。
看着眼前与梭梭林地融为一片的坟场,他叹息道:“当年哥舒翰石堡城之战,死伤过万,却只俘虏了吐蕃区区四百余人。陛下想要效仿太宗,凌驾四夷之上,却成了执念大错特错啊!”
“执念吗?”
七娘从腰间卸下李白的酒葫芦,将一壶军中常用的烈酒洒向长眠于此处的英灵。
李隆基所谓的荣耀,在她眼中,不过利欲熏心。
是一颗令人无比失望的黑心。
七娘转身毫不犹疑的解了缰绳上马:“高十五,此后几年征战不在少数,和封二苟住了!”
高适背负银枪,身后是风吹林木,坟前荒草成堆。
他释然笑着,拱手道:“你们也是!”
陇右有七娘他们,往京中交粮仓余存的压力终究要小一些。
即便如此,李白这个副使的眉头也因此蹙了多日。
七娘趁机与岭南那方联络,借着运送荔枝的由头,再度与杨玉娘互通讯息。
杨玉娘早就想撂挑子,不干这个贵妃了。
她将杨国忠与安禄山已经拆伙之事传递出来。又在信中道:
“今岁,全唐清点户口得五千万余人口,成为建唐以来未有之巅峰。圣人大喜过望,在南熏殿竟与高力士言明,说想要将朝事交付给杨国忠,边事托与安禄山、哥舒翰等人,自己躺着享乐。”
“好在高力士极力相劝,认为蕃将拥兵太盛无法制服,这才叫他暂且歇了心思。不过,我瞧着圣人并未将此番进言放在上心,对安禄山的恩宠却是与日俱增……”
七娘看过信,将那纸条烧化了,胸中那些猜测全都落地为实。
安禄山果然是李隆基亲手养出来的蛊。
接下来,就像先前许多次戏码一样:杨国忠与安禄山二虎相斗,李隆基壁上坐观,而后玩火自焚彻底引爆“安史之乱”。
若说从前李林甫重用蕃将,养成了天下之乱;
那杨国忠便是推动了乱世的最后一步。
而她远在西都,鞭长莫及,似乎无力避免和扭转这一场洪流奔赴。
是年盛夏。
安禄山为了与杨国忠争个高低,竟厚着脸皮入宫觐见,俯身跪倒在杨玉娘脚下:“圣人天龙之姿,贵妃天女风采,臣想讨个彩,愿为娘子与陛下的义子,为二位仙尊在人间征战开边,请圣人恩准!”
这话极大地讨好了此时的李隆基。
即便杨贵妃比安禄山小了十六岁,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有这么大“逆子” 的人。帝王依旧笑呵呵亲手扶起安禄山:“禄儿一片诚心,朕与爱妃便答应了。”
这一声禄儿,险些叫杨玉娘作呕。
她僵硬着笑脸点头,心中万马奔腾,恨不得踩死这作怪的二人。
帝王不察,又开口吩咐:“爱妃啊,寻个日子给禄儿重新办一场‘洗礼’如何,叫宫中都认认脸,朕好光明正大地许他出入内廷之便。”
高力士在旁震惊,正想跪地劝说,安禄山却抢先再度叩首,洪声谢恩:“儿多谢圣人,多谢阿娘恩泽!”
伴随着李隆基的畅笑声,此事终成定局。
高力士攥紧了手,见杨贵妃同样有些不适,忽然生出一种悲凉感。
郎终究还是与他离了心啊。
……
不过几日,远在西都的七娘就收到了杨玉娘的新消息。
信中只有一行小楷,下笔很重,似有满腔怨气:
“一个比我大了十六岁舔着脸天天喊我阿娘,一个明明不行还追着要服用壮阳药!两个老东西,姑姥姥不伺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