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明要变天了(2 / 2)
朱元璋突然插话:“天德,这个新式骑兵,俺们一会再议,这也是第三件事。”
冯胜:“先宁河王曾于洪都城内,用火铳轮番射击之法退敌,要是火药能换成此种纸壳装,装填速度更快,威力定能大增。而且这样新兵也不会装填错火药计量。臣建议,以此为基础,在军中操练轮番射击之法。”
徐达想到某日朱允熥的言论,直接脱口而出:“三段射击如何?”
四人思索一番后言:“此法甚妙!”
李文忠突然有感而发:“要是邓伯颜还在,他怕是要亲自操练这三段射击之法了。”
老朱最后拍板道:“那就让他儿子邓镇去。”
其他人自然是没有意见,邓愈是军中著名的喜火器者,著名的洪都之战中更是带领火器部队屡立战功,众人自然也乐意见到邓镇子继父业。
最后,老朱拿出了一把转轮打火枪,三人第一次见到这个新事物,纷纷好奇起来。
这个转轮打火枪和朱允熥之前设想的不一样,转轮外露式由于没有合适的弹药仅仅被当成了一件工艺品。但是聪明、勤劳的大明工匠们,在这段时间,以这把枪为参考,制造出了内藏式转轮打火枪。
之后又有工匠提出用燧石代替发条钢轮,当朱允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是狂喜的,因为朱允熥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法国人马汉改进的燧发枪。
不过由于时间原因,目前新的燧发枪还在研制中。
看着这把造型独特的枪,冯胜首先问道:“陛下,这是新式短铳?不过恕臣驽钝,这么看臣也看不出个门道,还请陛下明示。”
朱元璋也不奇怪,因为昨天他刚刚收到这把“奇怪”火铳的时候也是云里雾里。因此平静地答道:“这个叫转轮打火枪。可以在雨天使用。”
闻言,三人皆是大喜,同时又表示难以置信,实在是这个年代,下雨天无法使用火器成了一个常识。
朱元璋也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直接解释道:“因为颗粒化火药可以在下雨天使用,而且这枪也不需要像现在火铳一样点火。”
三人闻言恍然大悟。
老朱想到自己刚刚见到这把枪时候如出一辙的表情,心里不由的开心起来,接着又说道:“不过兵仗局只做了1把这样的手枪。”
冯胜有点激动,着急的说道:“陛下,这是好东西啊,为何不造?”
朱元璋则是得意的答道:“因为兵仗局有了更好的构思,且已经在设计试验中。因此暂停了此枪的制造。”
此时连向来谨慎的徐达也赶忙劝道:“陛下,这枪如果真能在雨天使用,那么就该先造着。新的枪什么时候能出来谁也不好说。”
朱元璋:“天德,你也别着急。这个兵仗局的最新报告,你也看看。”
徐达飞快的看了起来,李文忠和冯胜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看罢三人大惊。
徐达高兴地说道:“陛下,若真是如此,那么整个大明军队就要有大的变革了。现在各地卫所的火器装备不到十分之一,如若真如兵仗局所言,那么大明军队的火器率能达到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份报告中不但详细的介绍了燧发枪,而且还估算了燧发枪的成本,根据这份报告数年后,大明的火铳将被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燧发枪彻底取代。
当然这些东西自然是朱允熥加上去的,虽然兵仗局对于这个结论也持认同态度,但是他们是真的没有胆子这么写。
熟悉历史的朱允熥知道,燧发枪的发展史就是围绕着真香二字,从一开始的坚决抵制,到最后的欲罢不能,谁又能拒绝既便宜又好用的东西?
徐达继续说道:“先前的新式骑兵臣认为可以开始着手组建了,先前臣已让犬子测试过人字冲锋,虽说有些不足,但是对于骑手要求会降低,一群新兵组成的骑兵阵型也能产生很大的威势,除非精锐骑兵不能敌。根据臣的推算,如果不是精锐部队,面对这样的骑兵冲锋,敌军很容易因为丧胆而溃逃。”
此时冯胜和李文忠则是像两个好奇宝宝一样打量着徐达,好像徐达这次回来以后变化很大,这两个月来,不是在捣鼓骑兵,就是在组建山地部队。这和他们熟悉的那个谦恭谨慎的魏国公相去甚远。
徐达也没有藏私,就详细地向他们介绍了新式骑兵。
同时朱元璋也询问了一些问题。
待四人讨论完毕。
朱元璋最后总结道:“保儿,这一个卫的炮兵操练由你负责;骑兵也设一卫,操练就让那徐允恭负责;邓镇负责操练一个卫的火器部队,冯诚刚从云南回来,皇孙保举他负责正在训练的三个卫山地部队。最近军事上的调整有点大,天德你就留在应天,无论是五军都督府还是军法处都离不开你。北平练兵的事情,冯胜你过去一趟,过些年俺们就要平辽东,要加紧操练。特别是火铳战法,要是说那燧发枪顺利的话,俺估摸着到时候争辽东的时候可以把旧的火铳集中起来使用一次,再往后可能就用不上了。”
三人领旨后,便退出了武英殿。
出来后,三人都是异常激动。
尤其是那冯胜,冯胜自己无子,一门心思就是想要把自己的爵位传给侄子冯诚。
照今天这架势,允熥皇孙不出意外会是将来的皇太孙,只要不早夭,他日克继大统也是板上钉钉之事。现在皇孙出面保举冯诚,说明冯诚入了皇孙的眼,冯胜自然是无比开心,这一刻冯胜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名坚定的太孙党。
当三人眼神汇聚之时,竟不约而同的说:“大明,要变天了!”
相顾一笑后就各自离去,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堆公务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