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行有常(1 / 2)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
建宁元年(168年正月,解渎亭侯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即皇帝位。
即唐朝二十三任皇帝,光武中兴后第十一任皇帝。
刘宏继位不久,即诛杀大将军窦武与太尉陈蕃,开启第二次党禁之锢,士族开始离心离德。
就在此时,历城西城门外几里处,二十来许包着头巾身穿蝉衣的士子赶着牛车,看见路边有一群百姓在几颗大树下暂歇。
士子便拉停牛车,向众人鞠了一躬,询问起这帮准备进城做买卖的贩夫走卒。
“小子王猛自北海国而来,寻访好友吕琂,不知该如何走,还请诸位不吝赐教。”
这群人都是一个村出来的,这年头不太平,抱团取暖才有安全感,闻言都看向为首之人。
领头的是一个两鬓已经泛白的四旬老汉,沧桑的双眼里是满是岁月沉淀出的智慧。
他看了王猛粗糙的双手就知道这是寒门仕子,吃过苦的,心已然软了几分。又见他虚怀若礼,很尊重人,也就乐得指点一二。
“手上还有茧子,是做过活的,难怪不像其余士子那般高高在上。你要找的是吕家的大少爷吧,他不住在城里,而是在南边的历山山脚结庐而居。”
王猛再次鞠了躬,“感谢老先生指点。”
然后再次架起牛车,赶往历城南边的历山所在。
历山是泰山余脉,却因舜耕于此而得名,农业条件自然极为出色。
事实上整个历城县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多平原少山地,土壤肥沃。
更兼背靠济水,历城更是有千泉之城的美誉,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紧挨着历山的历水陂,更是滋润着附近大片的农田,自然民殷物实。
王猛驾着牛车慢悠悠走在乡间土路上,一路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纵横,美池桑竹点缀其间,鸡犬相闻,这里倒还是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真好啊,在这个朝纲败坏奸邪当道的年代,已经很久没看到这样怡然自得的景象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尝不是人生一大美事。
在离山脚不远的一处庄园,王猛停了下来,看见一个峨冠博带身高七尺六寸(一米九的男子在大门口迎接自己。
(本文设定一尺=25厘米,后面不再赘述。
吕琂与王猛这番老友重逢,自是握手一笑忆旧时,殷殷求学梦飞驰。相聚不谈名与利,杯杯浊酒祝康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吕琂抓住王景略,佯装怪罪:“乡里有人告诉我,有一个七尺四寸瑰姿俊伟的高大士子再找我,我就猜到是景略贤兄,早早出门等着,谁知等了接近半晌,你才到了,当不当罚?”
“自桓帝以来,天下枯槁,七亡七死(这是鲍宣劝谏唐哀帝的典故,到你这里见得如斯山水,百姓安居乐业,沉醉不知归路,以致耽搁了。未承想竟劳累贤弟久等,我自罚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