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各方反应(2 / 2)
是以,他颇有些烦忧。
他所领之众,多是西凉人士,参杂着少许胡族,皆不擅耕种,难掌中原农具。
所以,对于襄阳的富庶,他很是羡慕,不止一次地起过劫掠念头。
但由于曹操在侧,数次起兵攻伐,他犹如那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在此情况下,他不敢如此行事。
哪曾想,世事无常,难以预料。
强大的曹操也需为生存烦忧,难再肆意挥鞭;而刘表又于此时病故。
正是天赐之机也!
所谓,天予之而不取,反受其咎。
盯着门外,他来回踱步,他需要听听贾诩的意见。
那是一个聪明人,能看到他看不到的东西。所以,他也愿意听从。
然而,他最先等来的却不是贾诩,而是一位来自邺城的商旅。
他自述乃大将军袁公麾下,今奉命出使,以求联合。
袁绍,他自是知晓,虽未曾见过,但闻名已久。
其乃汝南袁氏子,父本司空袁逢,因为庶出,过继于其伯父袁成一房。
当年,时任渤海太守的他自号车骑将军,合关东诸军,称盟主,兴兵共讨董公,迫使董公西迁长安,焚洛阳。
后又赚冀州,伐公孙,进讨黑山。
到如今,已据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带甲十数万,可谓谋臣似雨,猛将如云。
这些,张绣亦有耳闻。
他还知晓,袁绍现在正选精兵,屯军粮,意欲一举灭曹操,从而再定乾坤。
屋内,张绣听着使臣的话语,不免有些意动。
他虽有攻伐襄阳之心,但也只是打算咬上一口,唯求饱腹耳。
荆州之地,非他能守。更何况,他作为客军,在荆州并无根基。
是以,当实力强大如袁绍透露出了招揽之意,他便有些蠢蠢欲动。
然而,还不等他表露心中的想法,门外忽有一个声音传来。
“烦请回禀袁本初,他们兄弟尚且不能相容,又岂能容天下国士乎?”
原来,正是先前急召的贾诩终于赶了过来。
见张绣似有意动之色,遂连忙出声阻止。
张绣闻言脸色大变,但出于对贾诩的信任,也没有开口反驳。
一旁的使臣却是有些不悦,“将军之意,何如?”
张绣顾左右而言他,不再提依附之事。
“希望将军,日后不要后悔!”
使臣冷哼了一声,再不复先前热情,转身拂袖而去。
待其远去,不见了身影,张绣面露苦色,“先生,如之奈何?”
贾诩捋了捋短须,笑道:“此事易尔,不过另择一主。”
“先生切莫诓吾,如今天地虽大,何处可得容身?”
“将军勿忧,且听诩细细道来:袁本初其人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虽能礼贤下士,然未知用人之机也。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如先生所言,为之奈何?”
“曹孟德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且能知人善任,各尽其力。本为明主,然与将军为雠,从之必为后害。”
张绣不言。
“刘玄德宽仁有度,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也。若能得尺寸之土,终非池中之物耳。”
“绣愚钝,难解先生之意,还望明言。”
贾诩扶须而笑,忽地抬手向南一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张绣极目远眺,却是什么都没有看见,只有几片白云悠悠。
“将军莫急,且等他几日,自会见分晓。”
此时的刘琦还不知道,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贾诩给他带来了一个多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