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子的才智和憨愚 受到孔子赞赏(1 / 2)
春秋时期,在国际交流间赋诗礼仪起着重要的作用。倘若东道主赋诗非礼,对使臣就是一个考验。
鲁文公四年(前623年,卫国卿大夫宁武子(生卒不详到鲁国访问。飨宴上,鲁君赋诗二首《湛露》和《彤弓》,还特别命乐工兴师动众地演奏了一番。如此高规格的款待,宁武子应该高兴吧?
出人意料的是,宁武子做出了一个看似“非礼”的行为,既没有辞谢,也没有答赋。文公也觉得很奇怪,一阵狐疑悬在心里。待宴席结束后,文公悄悄地派人去问宁武子不答诗赋的原因。
宁武子说:“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意思是说,臣以为乐工们是在练习演奏呢。昔日诸侯正月去京师朝拜天子。天子设宴款待,命乐工奏乐,赋《湛露》这首诗,以表示天子对着太阳,诸侯听从命令而行。诸侯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敌人,并献上自己的功绩。为了报答诸侯,天子赐给诸侯一把红色的弓、一百枝红色的箭,以及十把黑色的弓和一千枝黑箭,用以表彰诸侯的功勋,还要设宴奏乐款待。现在陪臣前来接续过去的友好,承蒙君王赐宴,哪里敢触犯大礼自取罪过呢?
《左传正义》介绍,“诸自赋诗,以表己志者,断章以取义,意不限诗之尊卑。若使工人作乐,则有常礼。”赋诗言志,引用《诗经》诗文表明各自的心志时,可以断章取义,不受诗文内容尊卑的限制。如果使乐工演奏成乐,则有礼义的限制。
譬如,《肆夏》、《樊》、《渠》等《诗经》,是天子宴请诸侯长时所用的篇章。《文王》、《大明》、《绵》等,则是两国国君相见时歌咏之章。诸侯与群臣宴饮,或者诸侯派遣使臣向国君问安,要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这些均是涉关尊卑的常礼。赋诗时,或全取一篇,或止歌一章,没有接连歌赋两篇的。即使命乐工歌咏,也各以两篇为止。
宁武子拜访鲁国,鲁君招待他,按理应当歌赋《鹿鸣》,而鲁君赋《湛露》《彤弓》,这二篇是天子宴请诸侯时歌赋的诗文。鲁君不是周天子,宁武子也不是诸侯,自然是鲁君的行为非礼了。
从宁武子私下的言论来看,他清楚地知道鲁文公赋诗《湛露》《彤弓》是僭越。宁武子为了不僭越礼义,所以没有起身答赋,甚至佯装以为是乐工们在练习演唱呢。他的做法,既保存了鲁君颜面,也有隐而不宣他人之过的使臣素养。
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评价宁武子这个人,当邦国有道,政令开明时,他就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邦国无道,政令昏昧时,他便化身为不避艰难挽救君、国的愚者。宁武子的“智”别人可以做得到,但他的“愚”却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若要理解孔子对他的评价,有必要了解宁武子的主要事迹。
宁武子(生卒不详,姓姬,氏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曾经辅佐卫文公、卫成公两位君主,是卫国的贤大夫。
卫文公即位以后,秉承节俭,穿粗布衣服,戴粗帛冠帽。他重视农耕和文教,提倡兴学,向臣子传授为官之道。文公任贤使能,减免赋税和刑罚,与百姓同甘共苦,是一位很有治国智慧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卫国国力逐渐强大。在卫文公执政期间,或许人才济济,宁武子的聪明才智反而没有显露出来。所以通观《左传》,在卫文公时期,并没有关于宁武子的行政记载。倒是到了卫成公执政时,才有了宁武子的记载,既有智慧,亦有憨愚。
卫文公薨逝后,他的儿子姬郑即位,是为卫成公。他即位之际,面临着晋楚二国争霸的局面。
鲁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卫成公三年,楚国出兵攻打宋国,晋文公援宋,向卫国借道,遭到卫成公拒绝。晋国军队只好改道救宋。晋楚二国大战之前,晋文公想与卫国结盟,卫成公依旧没同意,还派出军队与楚国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