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活着(2 / 2)
沟内的来水或排向村中池塘,再由池塘排向绕村而过的呼兰河;或直接由村外大沟排向呼兰河。
沿着老街的两侧分别坐落着梁家大厝、田家大厝、陈家大厝,以及曾、许等姓的人家。
两侧开设有理发铺、豆腐坊、油条铺等,早有集市。
每逢年节大集,对联、鞭炮、炸糕、猪肉等更是琳琅满目,甚是热闹。虽是封闭山村,也自
有一片乾坤。
…
松古叔领着阿茶继续往前。
在路上走着走着,阿茶突然开口问道:“松古叔,你说旺林叔的信里面会不会有钱?”
松古叔停了下来,缓缓地说:“旺林的信我没有带在身上,有没有无法马上揭晓答案;即使
是有,也应不多。”
“如果有多,一般会单独托付,以策安全;另外,也比较爽利,不会扯不清。”
松古叔稍稍停顿了一下,又说:
“这两年,那边头路也不多;他不识字,靠下苦力,不太容易。”
松古叔看着阿茶,反问:“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说不知道信中有没有钱?”
阿茶不解:“本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啊,只是据实罢了。”
松古叔微微一笑:“你念过两年私塾,也识字。我和你说一说。”
“你若说有,本来就是无中生有;她希甚,届时若无,心有怨念,必生事端。”
“你现说不知,本就实情。届时若有,不论多寡,只是意外之喜。”
阿茶点了点头。
松古叔补了一句:“这是人心;做事容易,人心难懂。”
两人走在路上,不大一会功夫,就来到了梁家第二进的大院前。
院门虚掩着,松古叔踏上台阶上前,拍了拍门上的铜环,喊道:
“阿珠婆,有人在家吗?
随即领着阿茶推门进到大院内。
大院长约五、六十米,宽七八米,红砖立砌,四周布设排水沟。
正面是联排坐落的两座房屋,穿斗式木结构,屋顶盖瓦,屋脊两侧燕尾出翘。
从院子上三级青石台阶是门首,两根木柱,有一人抱的直径,下是青石的雕花柱础,门首两
侧是左右厢房。
“谁呀?”
阿珠婆抬起了头,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身下的竹凳吱呀作响。
“阿珠婆,我,松古仔;和国强哥一起走番的那个。”
边说边扶住了挣扎起身的阿珠婆的手。
“来,阿茶。给阿珠婆行礼。”
阿茶站到阿珠婆的面前鞠躬,嘴上叫着:“阿珠婆。”
阿珠婆咪着眼睛笑着,额头上挤满了一道道的皱纹。
“起来,孩子。起来。”
拉着松古叔的手跨过门槛,进了门厅。
阿珠婆招呼叔侄俩落了坐。
“我家阿强不回来,托你回来看我哩。”
“他不回来,我都不知道他怎么样了?”
前几分钟还笑得咪出一片皱纹的老太太,神色一下子暗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