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10章 人皇伏羲八卦宗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肆(1 / 2)
怎么理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ou窗户:~户。蓬~茅椽,见天道”?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万事万物,再复杂,也是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的,摸透了这个规律,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看似复杂的事物,背后的模型其实都大同小异。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其实无非就是说能不能看透复杂事物背后隐藏的这个简单的“模板”。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未必是当下的“聪明人”,而是一些“纯粹人”,所谓纯粹人,其实就是一些内心简单纯朴的人,这种人往往看似老实忠厚,现代人都认为傻,其实他们不傻,正因为内心私欲少,所以才能看透复杂问题背后的简单道理。比如最近知乎上讨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个匿名答案里面说到的的一句话
在他当年走马上任第一天,我妈,我外婆,我爷爷等一干亲戚就这样提醒他:
“你千万、千万不能贪。别人在当地皇亲国戚、树大根深,出了事有人保。而你农村考出去的,什么人都没有。你要犯了错,有什么事肯定第一个拿你树典型。”
这就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以前人们常说什么“山野圣贤”。什么是山野圣贤?这种老农民就是山野圣贤。一辈子没出过山村的老太太,往往能够用很浅白的话,一语道破天机。
而很多聪明人,恰恰都是栽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上的,因为他们大场面、大世面见得多了,往往就容易对这些“简单的大道理”一笑了之,等到出事的时候才追悔莫及。这就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越是见多识广的人,越是容易把侥幸当成必然,把必然当成偶然。
弘一法师曾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这段话,都会发出不屑的笑声的。
不笑不足以为道嘛!
道德经某些部分所说的是不是已然过时?
道德经说;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但是,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职场,说了不做,人家就不知,人家也不会猜你在想什么,是不是说道德经这部分所说的已然过时?
肯定是不会过时的,像“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这些智术金句有一定阅历见识的人都是能深刻体会并承认的
你的问题在于对于老板/上司要仔细观察,仔细观察,仔细观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发现这个人过于浅薄,没有智术见识,趁早离开他才是关键,不然你总是会抱怨为什么你“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还是不被赏识。
而观察和赏识是双向的,不仅仅上司要仔细体察下属,下属同样要左右衡量揣摩上司。
道德经所谓居善地,就是这个道理。
夏虫不可语冰,愚人不可示智。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里提到孔子比较多而提倡老子却比较少?
楚王有一张宝弓,名叫“繁弱”,有一天他拿着这张弓,带着名叫“忘归”的宝箭,去云梦泽打猎,结果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张弓居然丢失了,不见了。
这下急坏了楚王左右的人,他们纷纷四下里寻找,这时楚王说:“别找了,丢弓的是楚国人,捡到它的还是楚国人,有什么必要去找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索焉”
这话传到了孔子的耳朵了,他不禁连声赞叹,说“这话说得太好了,可惜还不够完美,要是去掉‘楚’字就好了”(“去其‘荆’而可矣”。
这话传到老子的耳朵里,他也不禁连声赞叹,说“这话说得太好了,可惜还不够完美,要是去掉‘人’字就好了”(“去其‘人’而可矣”
==============我是故事讲完了的分割线===============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楚王显然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看来,楚民族是一个整体,楚人丢了弓,楚人又得到了它,无论是哪个个体,但这张弓依旧保留在楚民族内部,这就够了,所以不用去寻找。
但孔子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说“去楚则可”,也就是把这句话变成“人失之,人得之”,在孔子看来,楚王把人类分割成许多民族,这是不可取的,人就是人,哪怕不是楚人,而是晋人、秦人、齐人、宋人,甚至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得到,都是一样的,这许许多多不同民族的人,其实是没有差别的,这把弓始终是在人类社会中存在。
再看老子,我们可以称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他说“去人则可”,也就是“楚失之,楚得之”。请注意,这里没有了人,而楚也再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代号,失去了人的“楚”,在这里是一种作为自然、或者说是宇宙的符号。在老子看来,这把弓是从自然中来的,现在又回到了自然中去,无论这把弓的下落如何,它始终存在于宇宙当中。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老子的着眼是如此的宏大,以至于他下意识的将“人”忽略。在老子的体系中,“人”虽然还存在,但和草木石头的一样,并没有什么超出的地位,这也就是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但孔子不同,他所注目的就是人类社会,是现世。所以马厩失火,他问“伤人乎”而不问马,子路问鬼神,他说“未知生,焉知死”。而教育则是人世之大事,人类文明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对孔子来说,教育是一生所致力的。
但对老子而言,教育这事情,终究是人类的行为,老子怎么可能会注意到这么渺小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也太lo了。
所以,孔子是个教育家,而老子不是。
所以,我们提到教育时总说会说孔子,而不会说老子。
专气致柔的境界,内家拳以柔克刚,确实能如婴儿乎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出自第十章这是一个反问式,但“专气致柔”确实是一句至理名言,“专气”指的是持之以恒的养丹田之气;“致柔”指的是导致身体柔韧。
我们随师叔学拳时,师叔曾经说过:“练拳要秉承自然,顺应天地,不可与天地斗”,师叔讲起:练拳得法,双手会很柔软,但握力会大增,这是气血充盈的缘故;
孙禄堂先生每次进入房间都会用脚挑开门帘,时间一长门帘就被踢破了,这就是打软不打硬,也属于秉承自然之法。如果每天都去踢石头,那身体就会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