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仓无余粮,万众一心(1 / 2)
从衡阳郡归来,已有一月,时间来到了五月五日。
这一个月,除了接收了两江渡口的一百五十八个难民,还不断零星有难民从渡口而来,只为一条活路。他们被安排在寒山村一部分开荒,一部分帮工。但今年农时已过,这片土地只能种一季粮食了。可难民的积极性很高,加上大量半自动农具的支援,他们把每一片能耕种的土地都开辟了出来,甚至连工厂里面的一小片土地都没有放过,人民是饿怕了。一个沿河的小村落,尽被硬生生开辟出近三千亩稻田,新架设的五台筒车日夜不停的往这些稻田输送水份和提供工业动力。它们如同救活军的脊梁,在河岸边高高耸立,和身边的百姓一起不停劳作,日夜不休!他们的加入让本来只有工厂的寒山村彻底活了,同时也让袁正再次激活一个村庄,召唤了一个匠师,姓舟,名渡,是一名大船匠。现在正带着人在寒山村搭建船台,准备造他们自己的货船。
时至今日,已至端午。
本来是节庆之日,但救活军的众人皆是忧心忡忡!
去年的余粮本就不多,虽然工厂的生产能换些银钱,可以在衡阳郡购买些粮食,可离庄稼收成之日还有四个多月。
三个最早的村合起来有一百二十口人,寒山村又有一百零五名工匠,又接收了从渡口过来的约两百口人,现在有人口四百二十五人要救活军养活。
文朝计算了一下,若每人每天两斤粮食,那么接下来的四个月,需要十万两千斤粮食,可救活军现在余粮不到两万斤,有近十万斤的缺口。
就算多用些蔬菜补充,可这个年月缺少肉食和油脂,一个人一天要想有点力气干活,至少也要一斤半粮食,那也需要七万六千五百斤,这也还有五万六千斤的缺口。
袁正的压力非常大,人是他要救的,可如果救了人反而害了大伙,那么他就不是救人,而是害了更多的人。
手里的竹木茶杯被他握了又握,他转身问老王头,“能不能问其他村子借些粮食?”
老王头皱着眉,微微的点了点头,“好,我来试一试。”,说实话他没底,农民可是把粮食当做命来看,特别是现在还是人祸连年,粮食更是天价。
“接下来还有三件事,第一,每日两个时辰的军训,改为登山打猎和挖笋,现在已经扩编了,现在你们三个排长每人都管着三个班,每个班都要安排下去任务。你们总共九十人,完成最好的班就安排野味。没完成任务的的回来给我跑圈,围着村子跑五圈,我亲自监督。
第二件事,通知船匠先造拖网渔船,先解决吃饭问题,有打鱼经验的,会后我们去船厂。
第三,文朝把现在的情况原原本本用白话文记下来,让小学生用竹简抄录十份。现在我们老百姓是每四十人一个屯组,每个屯组派一个学生把竹简上的内容告诉屯组长。知识该用起来,孩子们也要知道我们的境况,让他们去和自家的父老乡亲说明。
另,明天上午郭家兄弟在这里召集清河,郭家和铜炉,三个村子开会,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老王头你今日派人召集个乡里正,就说谈谈建设的事情。明天上午我和你一起,请他们来清河商。
文朝,三个大匠和战川去寒山村,也开个同样的会。
最后,学校里的孩子们和怀抱里的婴儿不减口粮,就这么执行。”
“诺!”众人起身,一齐应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