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策(2 / 2)
既然已经废除了死罪,那么王忠嗣无论如何都不会被判死了,六部的堂官们讨论了一番,最终的结论是:
重责百杖,逐出京师,贬为汉阳太守。
汉阳在ez,既无兵家要寨,又非富庶之地,把王忠嗣丢到这个地方,意味着他将从此远离中枢朝廷的决策,再无翻身之地。
皇帝点过头后,次日,王忠嗣就被押到东市,当着万千京城百姓的面,被施以杖责之罚。
李林甫这个小阴招,明显是想让声明遍及天下的名将王忠嗣最落魄丢脸的一幕,被当众展示给百姓们,使得王忠嗣颜面扫光。
但他却没料到,封灵丹虽封了王忠嗣的修为,但武修之体魄仍在。
行刑的衙役们还是特意受过叮嘱的,手上每一次用刑都增添了三分气力,结果一百大杖重重地打下去,衙役们累得够呛,王忠嗣却跟没事人似的。
大理寺的人无奈,只能就此释放了王忠嗣。
王忠嗣虽免于一死,但被他自小敬仰的明主圣君这般对待,加之他身上一切边镇官职皆被免除,今后再无建功立业的可能,壮志难酬,一时间难以接受,落寞地收拾行装向汉阳而去。
历史上,这位名垂千古的一代名将,就是因此而心灰意冷,离开京城后仅仅一年,就郁郁而终。
苏鹤不愿让这位忠义之士如此悲惨地谢幕,更重要的是,这可是一位先天境的七境强者啊!
他要是能留下来,将来无论是安史之乱,还是叶法善所说的大灾难,都会是一份极为有用的助力。
于是,苏鹤特意带着杜甫等入京应试之人,在王忠嗣离京时前往相送。
让这群口才、诗才皆堪称上佳的儒生们狠狠地夸赞了一顿王忠嗣后,苏鹤送给王忠嗣一枚崇玄署的玉牌,劝告道:
“王将军,前贤韩非子曾言:‘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我以为将军镇守边疆,屡次击退蛮族劫掠,守护边境百姓,此为大忠也,绝非是哪为了某一人一君的小忠。”
“汉阳虽小,也是一郡百姓赖以生存之所,望王将军能用心善治之,切勿自怨自艾,诚如此,亦不负君之志也。”
“另外,若王将军去了汉阳后,仍旧被李林甫派人袭扰,不得清净,无路可走时,不妨求助于崇玄署,君乃先天境高修,崇玄署定不会坐视不理。”
苏鹤与上官婉儿、李令月待得久了,对崇玄署的很多决策都有不少了解。
譬如,在对待高修的问题上,崇玄署是一种“和事佬”的态度,天下任何开元境以上修士,无论犯了什么罪,得罪了什么人,除非堕入魔道,否则任何人都不得害其性命。
而是由崇玄署遣人将其带回终南山,另作处置。
这么做的目的是,减少人族内部无意义的消耗和损失,竭力保留每一份力量,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南疆兽潮和大灾难。
因此,但凡王忠嗣撑不住了,崇玄署那边自然会有人来接应。
王忠嗣看着这个与他见面还不到两次的年轻人,摇头笑笑,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