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0 玉湖斋(1 / 2)
迅速消退的经济活力让这片看上去死气沉沉的区域不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也开始渐渐被湖山居民遗忘。
不过繁华褪去之后,沉淀在市井最深处的古朴气息再度呈现了出来,整个旧城区到处是一派老街景象,与其他区域的现代都市风貌有些格格不入。在这些老街巷中不仅有众多令秦锐这等饕客津津乐道的深巷小馆,更是汇集了不少一度无法融入现代化工业进程的老字号商户。
玉湖斋便是湖山众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之一。关于这个字号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据说清朝道光年间,几个本地士绅在小南湖边的酒楼中招待一位江南来的举人,席间有几碟干果蜜饯和糕饼点心颇为得味,那糕点色泽如玉,温润滑爽;蜜饯形似宝石,饱满香甜。
举人老爷酒至微酣,见窗外清风拂动绿柳,湖水泛起微澜,心中不胜喜悦,没想到在北方山川雄壮之地竟也有这样一隅秀丽风光,更难得那江南糕点精致如斯,比自己在家乡时常吃的也不遑多让。
想到这里,他叫来跑堂的伙计,询问这点心在哪家字号买的,跑堂的小伙子陪着笑答道:“老爷您抬举了,这玩意还有啥字号,就是在集市上老孙头家的干果铺子买的。”
几位士绅听罢面有愠色,觉得在客人面前折损了颜面,举人老爷却毫不在意,赏了小伙子些铜钱,让他饭后带自己去找寻那间铺子。待找到地方聊了几句,才知道老孙头的家乡也在江南,虽非举人老爷同乡,但也相距不甚远,因此会做些苏杭点心。
举人老爷在千里之外听到乡音,不禁倍感亲切,见老孙头这铺子生意不小,点心做的也好,却开在集市上,又没个响亮的招牌,没来由的掉了几分身价,于是便委托几位士绅帮老孙头寻觅个好地方开张,又着人取来笔墨,思忖片刻,挥笔写下“玉湖斋”三个大字,赠与老孙头。
老孙头千恩万谢,把这三个字做成匾额,挂在新开张的铺面门口,从此玉湖斋便享誉一方,成了湖山最有名的点心铺子。
自清末到解放前的几十年间,战乱频仍,玉湖斋随着时代的波涛经历了几起几落,换过不少地方,东家也已不是老孙头的后人了,但那块招牌和做点心的方子却一直留着,他们家的点心也一直最受湖山达官贵人们的青睐。
湖山民间有一个流传不算广的小故事,说的是当年一位奉系军阀头目为了给母亲祝寿,将一位著名京剧大师从北京请到湖山,安排了上好的住处和吃食,还专门从玉湖斋买了些上好的糕点蜜饯送到大师的住处。
那位大师从艺数十载,对自己的饮食要求十分严格,虽然平日里甚喜甜食,但演出前几天却很少吃。那天见桌上摆着的蛋糕和果脯分外诱人,一尝之下,忍不住贪嘴多吃了几块,却不料糊住了嗓子,心中一急,加上旅途劳顿,天气又冷,嗓子竟哑了。
眼瞅着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军阀头目担心大师的唱腔受到影响,便从当地著名药局请来名医为他开药治好了嗓子,确保了演出效果。那间药局和那位名医因此名声大噪,而那位京剧大师虽经历了这么一遭,却也因此对玉湖斋的玩意儿念念不忘,此后数次来湖山唱戏,都要买上些玉湖斋的蛋糕和果脯带走。
这个故事虽然不知有几分真实、几分杜撰,但的确反映了玉湖斋这块牌子在湖山人心中的分量。可惜的是,再往后一段日子,经过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变迁,曾经风光一时的玉湖斋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商标和那点残存的家底还保留在一家生产糕点副食的国营副食厂手中。
时至九十年代后期,湖山经历了一轮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百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开始加快,人们在新开业的肯德基门前排起了长队,争相去品尝听起来很划算的“自助餐”,也迅速爱上了包装精美、做工细致的外来糕点,湖山人原先走亲访友时手里提着的纸包散装桃酥、长寿糕和蜜三刀逐渐换成了体面大气的铁盒曲奇、蛋酥卷和巧克力威化。
那些本地传统糕点虽然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看似具备成本和价格优势,但却一个个经营粗放、管理混乱、不思进取,口味和花样多年来一成不变,很快就被外来厂家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多品类与营销手段打的奄奄一息,纷纷破产倒闭。
侥幸活下来的厂子或另谋出路,或缩减经营,在老街巷里苟延残喘。传统糕点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就连元宵节的元宵和中秋节的酥皮月饼也早已近乎绝迹,被南方的汤圆和广式月饼抢占了全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