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扪虱而谈(1 / 2)
两人进华山,结庐而居,一住经年。
这种日子对两人来说,也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毕竟原来就在山边、山里住着。
王猛除了在山里读书外,也会偶尔出山打听消息,天下大势,还是需要知道的。
现在的后赵,已经彻底灰飞烟灭,就连后来的冉魏,也因为冉闵的被抓、被杀,而彻底变成了往事。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后赵国的百姓消失了数以百万计。
石勒这个从奴隶变成的皇帝,曾经占下了西晋十九州中的十州之地,终于亡于自家人之手。
无论是劝课农桑,还是恢复太学,包括在襄国城四门增置的‘宣文’,‘宣教’,‘崇儒’,‘崇训’等十余小学,都没能对后赵的亡国,有过丝毫的帮助。
在路上打听到的消息里,就有邺城皇宫内的宫人,被食之略尽。
从东北方向,一直到原来的邺城,大燕国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崛起,慕容氏消化了后赵的多数地盘后,现阶段已经是北地第一强的势力。
西边凉州的张氏,也已经自称凉王,关中被符健占据后,还没有能打出去的能力。
仇池建国称王后,实力上也没有太大的发展。
至于代国,也是自己玩自己的,暂时还没有那个势力能威胁到它。
蜀中虽然已经在几年前被桓温收复,但大小叛乱却从没停下过。
至于江东的大晋,更是在几家世族的手心里,被玩的明明白白,所谓皇帝,不过是他们养的宠物罢了。
只要扛好‘正统’这杆大旗,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世族、世家们轮流坐庄也就是了。
至于现在的王猛,不光已经消化完满腹的文章,就连厚着脸皮要来的练气功法,也已经练的登堂入室。
其他的就是,光等着待时而动了,不过这个时,还不能只是待,还得找机会主动出击才成。
桓温北伐的消息传来,王猛在山里也待不住了。
不过就算待不住了,也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现在已经是三个儿子的亲爹,必须得安顿好了才能出门。
至于这么快就成三个儿子的亲爹,那也是有缘故的。
这几年孙盼儿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永,至于另外两个吗,都是他偶尔在外游学返家时,捡来的弃婴。
一个是因为赶夜路,天亮时捡到的,所以取名王亮,另一个是在华山东面捡到的,所以取名王东,都是自己在附近亲手捡回来的,所以当个亲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现在王猛的家业可不光只有鸡鸭,孙盼儿还养了几只母羊,养活这几个孩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几个小家伙见亲爹又要出门,倒也没什么不舍,只是缠着他追问,回来时会带回什么好吃的。
交待一番后,王猛出门,几个小家伙倒腾着小短腿跟出一段距离后,才被孙盼儿用吃的东西哄回来。
王猛出山后打听到,桓温已经破潼关,进入关中腹地,苻健以深沟高垒拒之。
有了这消息,王猛一路赶向长安,现在桓温占了优势,目标肯定是冲着长安去的。
这一百几十公里的路程,要是有高速、有车,也就不到两小时能到达,可王猛用腿量的话,自然是不可能一天就能赶到地方。
并且路上也没有找到抢马的机会,只好晓行夜宿,一路打听,用了三天的时间才赶到桓温驻军的?上。
在路上就听到消息,桓温不久前刚和符生在白鹿原干了一仗,好像还吃了点小亏,现在桓温正在招揽关中豪杰,据说封赏还不低。
来到桓温的大寨,看到营门大开,王猛就知道外面传出的消息是真的。招揽人,也得有个态度不是。
理都没理守营门的士卒,王猛昂然甩手而入,直奔最显眼的大帐而去。
到了大帐门口才有人问:“壮士可是来投军?”
“我先来看看。”说着这话,也不等来人引见,王猛就自行迈步进入大帐。
上首胡凳坐着一人,锦袍玉带,气度威严,看见进来一个大个子,延手示意,指着一个胡凳,算是给王猛让座。
锦袍之人正是桓温,他当然要考教来人肚里有几量香油,手上有几把刷子,总不能是个人,就让混进来给个官做吧。
这正中王猛下怀,他研究的就是天下大势,说起当世之事,更是旁若无人。
桓温盯着这个身穿短麻衣的年轻人,心里暗暗称奇,这小伙滔滔不绝之余,还能从怀里摸出虱子、挨个掐死。根本就无视自己、和自己几个心腹的目光。
等王猛的分析告一段落,桓温已经知道,这个穷小子真的是有满腹才华。
于是,他再开口问道:“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仗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王猛回:“公不远数千里,深入寇境,长安咫尺而不渡?水,百姓未见公心故也,所以不至。”
桓温默然;‘自己这点小心思,都能被这个正在捉虱子的年轻人看出来,可见此人非凡之处。’
他慢慢抬头:“江东无一人可比你的才干,可愿随我做个都护?”
王猛本意只是过来看看,没想到桓温直接就许出都护职位,他现在可不像在邺城时,对这个世界了解的那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