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思念(1 / 1)
到美国数个月了,郭宗堂觉得该给家里写信了。父母和家人恐怕早已焦急万分了。于是,他坐在书桌前,看看摆在书桌前的地图,目睹如此宽阔的太平洋、想起了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回忆来那美国艰辛的历程,联系在美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郭宗堂感慨万千,于是他在信中写道:“尊敬的母亲大人,来美已有数月。由于初来美国,一切尚未就绪,还有诸多不适应,故拖至今日给您回函,实属抱歉,还请母亲大人见谅。经过数月磨炼,现如今,儿已适应了此地的一切。母亲大人放心,儿在一切尚好,会自我约束,增强自身修养。母亲大人放心,儿虽身在异国他乡,可始终心系祖国,时刻挂念母亲。愿母亲大人切勿挂念小儿,多多保重身体。儿已来美,定会发愤图强,顽强拼搏,绝不辜负母亲大人的期望,将来定会国家建设之栋梁!”信函很快发了出去。
和郭宗堂不同,来到美国后,邓旭东总是不适应。生活、学习以及健康状况,各个方面他都难以适应。其原因是因为他总是想家,想自己的父母。以前他在家里的时候,父母处处呵护着他,饭来张口,无忧无虑,可如今,他远在美国,很多事情都要他自己去打理、操心,他不能适应,另外,来到美国后,语言沟通障碍重重,再加上饮食上,刚开始,吃西餐的时候,他觉得很好吃,可是,时间已久,他还是想念自己家乡的米饭、粤菜。如今,看到面包、牛奶、牛排她已经开始反胃,就想呕吐。一段时间,邓旭东闹情绪,郭宗堂觉得他不对劲,就问道:“旭东,今天你为什么不上学呀?为什么不高兴啊?”
“我不干了,不想再呆在这里,我要回国,家乡、学校、父母都在中国,我为何要来这里,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心地方?”邓旭东闹情绪,郭宗堂心里也不舒服,他一再劝说同学:“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话,‘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就应该给父母、老师有个交代,我们就应该发愤图强,不能让那些外国人小看了我们。如果这样回去,只能是平平庸庸,让别人瞧不起!遇到困难那就退缩,在别人的眼里,你就是懦夫!作为有抱负的青年一代,困难再大,我们都能克服,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郭宗堂的一番肺腑之言,并没有打动邓旭东。在他看来,什么抱负、什么理想全都是浮云,遥不可及!如今的他,什么也不想了,他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快回国,回到父母的身边。
上一次郭宗堂的母亲、黄坤生的父母找过邓旭东的父亲后,随后,邓旭东的父亲就找到了那几个即将回国的美国商人。
由于长久混迹于十三行,邓大人对粤港一代的洋商外贸十分熟悉。那几个美国客商,也是邓大人的老客户,彼此之间十分熟悉。邓大人找他们的时候是在一个傍晚。邓先生和随从登门拜访。
“杰克先生和希拉斯顿先生何时动身回国。”
“明日一早。不知道邓先生为何突然到访?”两位美国客商也感到纳闷。
邓兆林笑着说道:“二位有所不知,我家公子正在贵国求学。前往贵国已经数月,可是,没有任何音信。麻烦二位回国以后,多方打听一下我家公子的下落。”
“他们去了何处?”
“这……”邓兆林并不知晓。当时,再出发的时候,约翰并没有给他们将要去何处。听了这样的回答,两位美国人的眉头就紧皱起来。
“邓先生,美国如同贵国,地域辽阔,如果没有具体地址,要想找到一个人,那可以说是大海捞针,天方夜谭。”
邓兆林解释说:“据以前的一位美国老师说,他们要带几个中国孩子去美国上学,将来要上克拉托尔大学。”
提及此大学,它位于美国东北部,乃是全美最有名气的大学之一。有了这点线索,这几位美国人心里踏实了许多。
“邓先生,你的公子名叫什么?当时带他们去美国的那位牧师是谁?”
“我的儿子名叫邓旭东。带她们去美国的那个牧师名叫约翰。”
邓兆林说这些的时候,杰克便详细地把有内容记录了下来。然后他说道:“邓先生放心,回国以后,我尽力去打听,但愿能获得你儿子的好消息。”
“多谢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