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段前缘(2 / 2)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当时京城里有个叫王懿荣的人,因病去药店里抓药,在其中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发现有刻画符号,经过一番研究后,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多人没有见过的文字,因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命名为甲骨文。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墟,故城也,是一个亡国的都城。
在先秦时期有二首《狐援辞》,其中一首是这样唱的:
有人自南方来。
鮒入而鲵居。
使人之朝,草国为墟。
殷有比干。
吴有子胥。
齐有狐援。
己不用若言。
又斮之东闾。
每斮者经吾参夫二子者乎。
这个意思用当世的语言就是说:
有人来自遥远的南方,像孱弱的鲫鱼归附齐国,又像凶悍的雄鲸傲居朝纲。他让别人的国家变成废墟,他让别国的朝廷化作草莽。殷商有比干苦谏致死,吴国有伍子胥直言身亡,齐国有我狐援敢于冒死犯上。齐王已不采纳我如此忠直的劝谏,还要将我杀害在东城门广场。
哦,我是该杀呀,因为我与比干、子胥二人肝胆一样!
狐援,齐国一位敢于直谏的诤臣,他在权衡战国的形势后,对齐国的命运十分忧虑,向齐王劝谏说:“殷商灭亡后,周朝将其钟鼎陈列在宫廷,并在其社庙旧址上建造房屋作屏障,用来儆戒后世;而其为挥盾弄斧伴舞的音乐,则用来供别国娱乐。亡国的音乐,不得传进宫庙;亡国的社庙,不得重现在光天化日之下;亡国的鼎器陈列在朝廷,是要起到儆戒作用。大王一定要以此加勉。”当时齐王没有接纳他的意见,狐援悲愤的离开宫廷,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整整痛哭了三天,吟出这首《狐援辞》。辞中的比干就是殷商纣王敢于直谏的大臣。
齐王得知狐援哭国三日的事之后,便问身边的官吏:“按照法律,哭国该如何处置?”官吏回答说:“杀头。”齐王即刻下令:“执行法律。”
官吏在齐国城门设立了刑场,但又不想将狐援杀害,有意让他离开。狐援听到此事,就颠蹶着去拜访这位官吏。官吏说:“按照法律,哭国的人应当杀头。先生您是老朽了还是昏聩了?”狐援不为所动,坦然回答说:“这怎么是昏聩呢!”于是又吟诵起《狐援辞》。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后人,不听劝谏就会国家成为故墟。
在殷商故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记录殷商王室的档案。其中就有疥、疟、首风、疾年等文字,这是关于那个时期的瘟疫与疾病的记载。
秦朝时,曾发生过许多次疫病。后来在一个叫睡虎地的地方,出土了那个时期的简书,经过释读翻译成今天的文字,简书中大意就是,发生疫情了,出入城的车马要经过烟熏,同时对“毒言”者,就是传染者,要主动断绝与其接触,不与其饮食,不共器皿。
这个秦代简书,明确记录了当时对瘟疫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对传染都迁入“病迁坊”、“疠所”进行隔离,对爆发瘟疫的地区进行石灰消毒,对死者进行深埋,对来往的车马还要进行烟熏火燎。
这些关于疾病和瘟疫的事,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古籍中也有记载。
通常说“大疫不过三”,在这次疫病整整三年的时候,从全面防疫到逐步放开,通过隔离、疫苗接种、全民抗体等手段,这场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我在这场疫情中感染后,虽然很快得到了一些恢复,由于有基础病的原因,出现失眠、心律不稳等常态性现象,不过还好,在当时也没有特别的感觉。
当‘年’来临的时候,一天下午,我突然感到心跳加速,血压骤升,最后被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这就是省命所说的最近一次故事。
“回忆起来了吧”省命向我问道。
我回答说:“是的,有这么一回事。”
“自从那天后,我能给你的“量”就很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禹让你再次滴血认主的原因。而这次滴血认主后,为了避免原来那些对我的伤害,所以我并没有存在于动脉经络里,而是沿着你经脉进入了到你的脑子里。”
省命这次话让我明白了,不过省命进入脑子里后,我开始头痛了。
“好了,再试试你的今生前世的记忆。”省命主动又让我测试一下。
我的意念开始启动,脑子中呈现出一片水泽,在那个水泽河畔边,显现出“其状甚丽”,这让我想起了《神女赋》的句子:
“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瑰姿玮态,不可胜赞。”
也许当世的人看到这里,就会骂道:
“能说句人话吗?”
那就是:
眼前的这女子长的那么丰满、无法语言比喻她的漂亮,各种美的方面都集于她一身;艳丽啊,秀美啊,她的姣美是无法形容的。
我顿时呆住了,很久很久……
“莫非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