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为赋新词强说愁(1 / 2)
映山湖,戏鲤亭
一群少男少女围坐在一起,今晚的主题是新式诗歌讨论会。说白了,就是一群大城市里衣食无忧,被保护的很好的男女,感觉当前枯燥的文化生活束缚了自己向往自由的灵魂。
于是,每个人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出来。诗歌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从别人的笔记本上搜罗的。不管诗歌怎么来的,但诗歌的主题必须是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这类活动最早起源于燕京,毕竟那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据说老燕京新潮青年还给这类活动起了一个贼新潮贼带感的名字—斗诗。
呕……,潘浩冬编不下去了,上面那一大堆都是这小子听来的胡说八道。
不管怎么样,今晚这场聚会的主题肯定少不了诗歌。于是,在一位穿白衬衣青年的主持下,第一位姑娘一脸正气的站起来。抬头挺胸,酝酿了一下气氛,中气十足的开始朗诵:
还记得吗?
我们曾饮马顿河旁,
跨过乌克兰的草原,
翻过乌拉尔山的山巅,
将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再次点燃。……
这首诗歌在知青中学生群体中间流传很广,大概的意思就是很多很多年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群有为青年在跟资本主义的决战中,牺牲在白宫的草坪上。这脑洞,这创意,连前世的好莱坞编剧都修修改改抄袭了两次。
这位女同学的话音一落,大家送上了热烈的掌声。随后,那个男青年站起来点评道:“这首诗虽然让人激情澎湃,但很显然他的主题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大环境。经过多年的交流,我们跟美国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友好的跟他们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力。落后并不可怕,一味的敌对才可怕。”
潘浩冬靠着一根廊柱,窝在亭内一个背光的角落,看着那个身穿白衬衣的帅哥站在人群中间,挥舞着双手侃侃而谈,忍不住笑声的问了一句廊柱对面的小哥:“同学,这谁啊?”
小哥疑惑的看了潘浩冬一眼:“你是我们学校的吗,连韩涛师哥都不知道?”
“他很出名吗?其实,我刚刚转到我们学校没多久,对学校有些秘闻不是很了解。”
“怪不得,我给你说,韩涛可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两年学完初中课程,一年学完高中课程,又经过一年的工厂知识实践,仅仅用了四年就进入了燕大。”
“牛逼。”
“粗俗。”小哥下意识的瞪了潘浩冬一眼,不过紧接着又小声的补充了一句:“不过你这个词倒是挺贴切。”
“哈……!”潘浩冬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其实城里的小伙还是听实诚的,不像,嘎……。他刚扭过头,错开廊柱的阻挡,那边又投来一道探寻的目光。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赶紧把脑袋挪回来,让身后的柱子挡住那道不怀好意的目光。
抬头挺胸,收回目光,把思绪重新拉回诗歌朗诵现场。又看了一会儿,潘浩冬逐渐摸透了现场的情况。今天现场其实分两拨人。坐在对面的是潘浩冬的‘母校’,师大附中代表队。
他们领头的是一名身穿红色背心绿色军裤的年轻小伙。虽然穿的相对今天大部分人都比较朴素,但他对这大哥的观感很好。因为他身上那件写着‘五一劳动标兵’的红色背心他也有一件。那是有一年厂子里保生产,老爹连续加班一个月,最后累晕在灶台上,厂子里特意给他的奖励,当然还有一张奖状。还有他那一身小麦色的皮肤,肯定跟潘浩冬一样,上个月没少在麦田里挥镰刀。所以,不管从观感还是直觉上,他认为那哥们跟自己是一类人。
自己这边坐着的是省实验代表队,领头的就是开头侃侃而谈的那位帅哥。尽管潘浩冬一看那家伙就有些不爽,从里到外散发一种后世反思怪的味道。自己这算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
很显然这场斗诗,省实验这边准备的很充分。几个回合下来,不管是从诗歌的新旧程度,还是诗歌的质量都完胜对面的师大附中。有些确实很经典,流传度也很广,但就因为年代久,流传度广,一是朗诵出来没有了那种往日的惊艳,二是确实引不起在场很多人的共鸣。
就像师大那边一位小姑娘刚刚朗诵了一首知青抒发人生的《疯狂的世界》,这边瞬间站起来回了一首食指大神的《相信未来》,不但能引起在场很多少男少女的共鸣,还异常的励志,很符合当前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这场诗歌会进行到最后,这边又一位女同学站起来,用清亮的嗓音朗诵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曲目……!”
完犊子了,这首诗歌一出,潘浩冬应声感叹了一句。不得不佩服省实验这群天之骄子,家境就是好,交际就是广。连这种刚刚诞生,尚未发表,甚至还没有传诵的名篇都能搞到。
果然,不错潘浩冬所料。这首诗歌一朗诵完,那个穿红色背心的青年就站起来,对这边说道:“今晚的诗歌讨论会我们师大附中甘拜下风。”
“等等。”这时,这边站起来一位女同学,往旁边一指:“今晚你们学校还有一位同学没有上场。我可知道这位同学生的伶牙俐齿,说不定他会有什么精彩的作品带给我们。”
“谁啊?”
“是我们学校的吗?”
“没见过啊?”
“不对啊?既然是我们学校的为什么会坐在他们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