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烧陶制瓷(1)(2 / 2)
过去,若欲舀一瓢水,遍地都物色不到合适的工具,只能搓手顿足,乃至心乱如麻。
现在,只须“依葫画瓢”,照着葫芦捏个泥瓢,轻轻放入火中灼烧。
装菜用盘,盛饭有碗。
喝水用杯,舀水有瓢。
小器皿一应俱全,大器皿跃然纸上。
喝茶用杯,装茶却要用壶。
舀水用瓢,蓄水却要用缸。
心灵手巧的工匠立马就捏造出了泥壶、泥缸……并照本宣科地放入火中灼烧。
可惜事与愿违,尽管工匠采土、和泥、捏造、焙烧,一个步骤都不松懈,成品却始终不尽人意。
焙出来的茶壶软硬不一,烧出来的水缸良莠不齐。
追本溯源,竟是温度“兴风作浪”使然。
上古先民皆是采用露天篝火灼烧陶器,但露天篝火的温度通常比较和缓。
一般只有6度到8度左右,且火焰极不均匀。
火旺处可达8度不止,火柔处却只有6度不到。
可陶胚至少需要8度到1度的烈火,尽情灼烧才能“成器”。
所以,像杯、碗这样的小器皿,尚可放至火旺处灼烧锻造。
像壶、缸这样的大器皿,倘若置于火中,势必受热不均,难于成形。
火旺处坚硬致密,火柔处半生不熟。
上古先民像极了爱迪生发明灯泡时的模样,经过成千上万次试验,终于找到了窍门——烧陶需要高温。
于是,“窑”便应运而生。
最初的窑十分简陋,谓之“薄壳窑”。
就是用石头和泥土在篝火外围糊上一圈薄壳,然后在下方开一火口用于添柴,在上方开一孔道作为烟囱。
简而言之,薄壳窑无非就是一口普普通通的“灶”罢了。
此窑虽寡,却能拢火。
倏忽间,陶壶、陶缸、陶桶、陶盆……就像马戏团的演员粉墨登场。
不同的是,马戏团的演员为观众送去欢乐,而薄壳窑的陶器则给人类带来便利。
在焙烧的过程中,工匠还发现,把握火候的时机也很重要。
火候愈旺,焙烧出的成品硬度愈高,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愈动听。
火候愈均匀,焙烧出的成品质量愈可靠,使用的年限愈绵长。
为了焙烧出品相俱佳的陶器,工匠便开始想方设法地对乏善可陈的薄壳窑加以精进。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匠心独运的“升焰窑”横空出世!
那么,此窑又是如何提升火焰的呢?
说起来很简单,它不过只是在薄壳窑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窑室”而已。
薄壳窑只是一个空心火塘,火焰直进直出,密封不严,温度不高。
升焰窑则恰好在火塘之上加了一个密闭的窑室。
火塘里的火焰经火道进入窑室,熔烧后缕缕青烟从窑顶小孔逸散而出。
朴素无华的泥胚正是在高温窑室中“养尊处优”,最终出落得亭亭玉立。
大器晚成,莫过于斯。
窑的优化使形形色色的陶器得以登堂入室。
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纷呈。
举凡心中所想,皆可培烧成器。
人类的生活节奏逐渐变得行云流水,人类的生活状态逐渐变得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