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何去何从(2 / 2)
得知辽东军出动的时候,多尔衮就知道此战基本上胜券在握了。
此战的关键在于引诱吴军北上偷袭军资大营,如果吴军龟缩不前,金军反而不能扩大战果,那么只能就势北撤。如果吴军来偷袭,那是正中金军下怀,引君入瓮。
把辽东军调出来,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
赵率教阵亡后,没有了主帅的统一指挥,辽东军的后撤就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
实际上,在辽东军由攻转退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一些混乱。
一些军卒开了小差,趁乱脱离大队,自顾自地逃窜。
随着金军攻势的加强,断后的军卒也逐渐抵挡不住。辽东军虽拼命苦战,但他们的作战意志和战斗力确实与金兵相比差距较大,况且经过几个时辰的厮杀后,将士们的力气已经消耗殆尽。
在这之后,辽阳卫、山海关卫、亲军卫只能各自为战。
追杀赵率教的苏克萨哈所部白甲兵返回正白旗大营的时候,反向冲锋又纵兵收割了一波。
多尔衮旗下四个大将达音布、阿密达、古尔哈、石尔泰分别带着所部骑兵、步卒追击辽东军。
金军紧追不舍,一直追杀十数里。辽东军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祖大训带着自己的三百军卒死命地向后撤退,耳边“嗖、嗖、嗖”、“嗖、嗖、嗖”的箭矢声不绝于耳。身边的军卒时不时就有人突然倒下。可是没人会停下帮他们一把。
如此大败,也是经年未见了。这次辽东军亏到姥姥家了。
吴襄也是如此。他在乱军中与赵率教走散,途中遇到了山海关卫指挥使黎玉田,两人算是辽东军的高阶军将,在后撤的途中慢慢收拢了诸如祖大训一类的部分败兵,可谓人人带伤、垂头丧气。
出发的时候两万人,现在聚拢的才三千多人,可能还有一部分失散的,不过大部分阵亡已经不言而明了。
吴襄作为赵率教的副将,从败兵中得知了赵率教已经自刎阵亡的消息,心中郁闷悲愤。他参与了偷袭金军的军略谋划,但是想不通怎么会如此不堪,遭遇如此大败?
而且,更可怕的是,赵率教一死,虽然是战死,但是战败之责还是会被追究。作为他的心腹将领,被连带追责怕是免不了的。
首战失利后,对后续的如何演变影响,吴襄现在都还不敢想。关于宣府军、大同军的部署他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对按照原计划开展军事行动的吴军的处境倍感担忧。
“老吴,怎么了?想什么呢?”黎玉田关切地拍了拍吴襄的肩膀。
“在想总兵大人,没想到,一个晚上就天人永隔了。”吴襄说着说着眼圈就泛红了。
这是待他如子如侄的人啊。
“唉。总兵大人可惜了。镇守辽东这么久都安然无事,没想到京师下阴沟里翻了船。可惜了咱们辽东军这么多儿郎。”黎玉田叹了口气,幽幽说道。
这次大败,后果他还不敢想。罢官夺职已经算好了,希望不要株连家眷才好。
两人接连唉声叹气,忽然间远处旗帜招展,一队吴军如潮水般涌来。
“嗯?这是哪部分的?”两人惊奇地对视一眼,互相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