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梁之政(2 / 2)
虽然朱温本人长大成人后以英雄豪杰自许,不事生产,但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却并不是只留下了一句轻飘飘的轻徭薄赋,而是实实在在的关心关切至极。
有次汴军攻打淮南,缴获了数万头牛,当时有许多军将、商贾豪强都眼巴巴盯上了这批牛,但朱温却并未将之发卖或者是犒赏三军,而是拨给了与淮南接壤的诸州百姓,只收取微薄的牛租。
从此中原民心更附,河南在张全义的治理下更是粗为小康,哪及我大宋赋敛烦重,数倍于古。
不过到了欧阳文忠公,朱温就成了流于天下的遗毒,天下豪杰无不欲除之而后快的巨贼,五代孙某川。
为了凸显朱温之恶,欧阳公甚至不惜笔墨将朱温描写成了神行太保,今日率军攻某城,明日又率军攻千里之外某地,可谓是煞费苦心。
心中感慨一番,朱友孜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停,他虽有心下田中与百姓攀谈一番,但是身后如此多的兵丁相随,又是农忙时节,真下去查访民情,既耽误农时又惊扰百姓,传到朱温耳中,只怕是让其人觉得自己好似那杨广,酷爱作秀。
至于朱友孜为什么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朱温耳中,那就又得从西方邺说起了。
路上闲谈的时候,他特意问了西方邺的家世以及西方氏的来历,然后便得知了一个消息,西方邺还有个父亲,唤作西方再遇的,在禁军当中作厢副都指挥使,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西方邺是朱温派到他身边的耳目就不言自明了。
不过对此,朱友孜除了佯装不知以外,也没别的办法,总不至于才上路就决裂吧。
西方邺倒也算识趣,一路上都是鞍前马后,恭敬有加,不过他手底下的军士就没那么恭顺了,这些兵丁都是出自原来的宣武军,由于各种各样原因未能入选禁军,心中憋着一肚子气,哪怕朱友孜是实打实的亲王,对他也不怎么敬畏。
五代武夫就是这样的性格,朱友孜也深感无奈。
虽然以他的身份还不敢有人造次,但那种写在脸上的不服气他还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得到,这种情况下别说他杀一个,他就是杀十个也未必能立的起威。
索性,立威不一定要杀人,也没到真要杀人的时候。
五黄六月的天,顶着烈日行军也确实受罪,朱友孜体恤士卒,都是早晚行军,日头盛的时候寻阴凉地方避暑,一路上走走停停,赶到砀山县时已是六月中旬。
朱友孜到了砀山,那就跟刘邦回了沛县、曹操回了谯县一样,辉州刺史府文武、以及砀山县令都是城外亲迎。
当然了,这不是朱友孜一个亲王合该有这个待遇,而是此次他还身负着拱卫、检修四代先皇陵寝的重任,这些地方官员自然是要殷勤备至。
这要是不伺候好了,参一本谁能担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