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初次悟道(2 / 2)
在这礼崩乐坏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寻求救世之道,人们思维散发。一些学术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人们无法分辨哪种学说更适应时代,便只捡自己能接触到的,一条路走到黑。
当今天下有很多显学,比如儒家,孔丘倡导仁义,认为天下施行周朝旧礼就可以减少纷争。大家从上到下的守各个等级的该遵守的规矩,是什么身份就做什么事。
如果有人不懂,他这个曾当过周王室守藏官的“贤者”可以教,而且是有教无类。等到世间人人讲仁义,人人懂尊卑,那么就能回到当初周朝建国之时的分封乐土。
只是没有哪个国君会喜欢这套学说。周王室都衰弱了,守旧规矩的国家都被吞并完了,再讲仁义,便是自缚双臂,引人宰割。所以,您有学问是真,守礼也是真,只是我们不需要。请回吧,最好是离开我的国,到其它需要你的地方去。
孔丘不辞辛苦地周游列国,推行他的学说,国君不要,民间有人信。他们不必操心国事,可以专心学习孔子的学问和为人处事的道理,加上“有教无类”,所以弟子众多,
庄氏书房里儒家典籍最多,也可能是因为孔子的弟子众多的缘故。
道家洒脱,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直指大道与本心,可是这样的学问太高深,太飘渺,用来修身养性还行,治国,完全行不通。国君需要简洁实用的,能保全自己,还能强国强军的学问。
庄周尚自由,虽然早先学儒,但他认为儒的等级观念,与“仁义”都是约束人的东西。
它们用一些不恰当的“规矩”将人“制造”成国君喜欢的样子,可国君就一定正确吗?
自从换了老师,跟从子綦学道后,庄周的思想上就发生了彻底转变。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如何扩大人的内在生命,便是他所关注的问题。人被生存的环境所蔽,为知见所囿,形成锁闭的心灵。
庄周所关心的,不在于生理我的满足,不在于家庭我的实现,也不在于社会我的完成,而在于体现宇宙我的理想。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便是宇宙我的体现。宇宙我的体现,有赖于超越精神的展现。超越的意义,在于扬弃与提升,扬弃俗世的价值,而提升到更高更辽阔的精神领域中。
庄周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
“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虚”即虚无,指无执无为的心境而言。
“心斋”作为方法,是一个“致虚”“守静”的过程,亦即去执去为的过程,其要旨是“一志”和“唯道集虚”。
“一志”者,义为专一心灵,神不外驰,不为外物所动。这一过程同时是“唯道集虚”的过程。道之性为虚,冲虚自然。人要“体道”,心灵也要冲虚自然。这一虚静之心是需要不断地化欲,反复提升的。
庄周认为心不断地集虚,则可以“虚室生白”,使之呈现为一种虚灵空白、无执无著、自然无为的状态,即与道合一之境。
“忘”是对外物的超越,“坐忘”是对自我的超越。世人往往寄情于外物,驰心外求,故需返归自观。
庄子所说的这两种“执”如同“法执”和“我执”,“忘”的过程就是去掉“二执”的过程。外忘于物,内忘于我。内外俱忘,即为至境。
这人只要沉迷一物事,就会超然忘我,就好似他梦到的鲸鱼,大鹏,那种飘缈将整个人都升化了。
再叫他去学其它的学问,便觉得都是蠢笨的,
墨家兼爱,法家严酷,医家慈悲,农家亲和,名家诡辩,杂家博学,纵横家野心,兵家杀伐,小说家流名,阴阳家窥视鬼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