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灭楼兰绝不还 分道扬镳奔东西(2 / 2)
承讯坚持对钟芳芳说,“别骗我。我明明看出来见你有一丝忧虑。”
见被夫君看穿,钟芳芳有点尴尬,告诉承讯,她很喜欢孩子。
这下承讯倒是明白了。不是像上次那样思乡而生病,而是看萧淑沂和李沁膝下都有儿女了,心里有点惴惴不安啊。承讯搂着钟芳芳,笑她,“连这件事也要忧郁。很快会有的…”
钟芳芳在那傻笑。女人考虑得多,后宫的女人啊考虑的就更多了。承讯表示,“返回汴京之后,朕就封你为妃。现在,你还是好好想想给自己个什么封号吧。”
人总是社会的,钟芳芳可以抛弃公主的封号,可是成了贵人之后,听到皇帝说回去封她为妃还是喜不自胜的。“不求功名”的钟芳芳由傻笑变成了开心的笑,连说,“谢谢陛下恩典。”
党项人进退两难,犹豫是否向汉投降。一方面党项人杀了汉朝皇帝,担心汉朝可能容不下他们;另一方面,如果汉朝能接受投降当然也有好处,党项部落在凉州附近,妻儿老小就不会被杀戮。他们也犹豫是否向前直奔甘州。他们不知道现在甘州到底还属不属于楼兰,如果已被汉朝占领,那去了等于是送死,不如在此早降。
五个族长回去商量过后,傍晚来到魁名行胜的营帐。魁名行胜见人已到齐,说,“各位,我们直接选吧!同意去凉州的站左边,同意去甘州的站右边。”
五个族长都稍微思索和犹豫了片刻,野利部和黑漠部首领站到了左边,另外两个族长站到了右边。没移部首领本来和左边的两人关系好,可犹豫了一会,却还是站到了右边。二比三,五个人都看向了大统领,这下要由大统领决定了。大统领站在左边,三比三,就由大首领说了算,那就去凉州;站在右边,二比四,那就去甘州。
魁名行胜这下犹豫了。本来他就拿不定主意,希望首领们帮他决断一下,可站队投票,还是得由他决定。最终,魁名行胜下定决心,不改初衷,继续往甘州行军。五位首领各自回去休息。
等首领们走了之后,没移部首领私下来见魁名行胜。他说,“大统领,你仍然选择向甘州进发,野利部和黑漠部首领很有可能会带着本部族人马脱离。到时候,可能连两千人都没有了!不如趁明晚召见各首领之时,将二人诛杀。”
魁名行胜表示不可。本来就剩下这么三千来人,还互相残杀。并且,大家都说好了,一同进退、生死与共。
没移部首领叹气道,“大统领,人心难测啊。”
魁名行胜犹豫地说,“我再考虑考虑吧,毕竟这么些年的兄弟一场。”
没移部首领出了大统领军帐,直奔黑漠部首领营帐。进了大帐,野利部首领也在。见他来了,两人责怪道,“不是说好的一起归顺大汉,要死要活也得陪着部族老小的吗?你怎么不遵诺言?”
没移部首领看看两人,辩解道,“你们以为我站在左边,魁名行胜就会选择去凉州吗?”
这话说的有道理,三比二的话,还是由魁名行胜决定。没移部首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李彝景,魁名行胜就是那场兵变的主谋,是他亲自去杀汉朝皇帝的,他怎么敢投降汉朝呢?所谓的大家投票只是试探我们的忠诚。刚才魁名行胜还召见我,让我准备明晚诛杀你们。我看你们赶快趁今晚带着部族之人跑吧。”
黑漠部首领颇有些惊慌,问,“此话当真?”
没移部首领一摊手,“都什么时候了,我骗你们干什么?”
野利部首领说,“那我们三个部族赶紧一起走。”
没移部首领建议,“你俩先走,我跟着魁名行胜去甘州。如果大汉能够接纳你们二人,请你们帮我保护没移部的人。如果你们被杀了,至少还有我跟着去了甘州,还能再想办法救三个部族。”
也没有比这个更稳妥的办法了。三人商量好后,没移部首领回去睡觉,就当什么都不知道。黑漠部首领和野利部首领则在二更时分,偷偷带领部族人马脱离大部队去凉州。
依计行事。到二更时分,黑漠部首领和野利部首领带上两部人马,骑上战马准备出发。虽然马脚裹布,可也还是惊动了放哨的卫兵。野利部首领急中生智,号称不可喧哗,奉大统领之命,有军事行动。卫兵不疑有他。首领们的事情不敢管,也没去惊动还在睡觉的魁名行胜。两人率领本部一千多人马,向凉州方向疾驰而去。
次日清晨,魁名行胜才发现野利部和黑漠部的兵马趁夜跑了。等没移部首领和其他两位首领来了之后,魁名行胜后悔不已。
后悔也无济于事。魁名行胜知道,这样一来他们的行踪很快会暴露,只有命令部队立即开拔,向甘州进发。
没移部首领虽然忽悠两个部族首领归顺汉朝,但是有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魁名行胜并不想、也不敢降汉,他当然有自己的打算。
野利部和黑漠部首领带领部落狂奔,不敢中途停留,夜里也不敢休息,就怕魁名行胜领兵来追他们。只用了一天一夜就来到凉州城外围。汉禁军外围骑兵以为敌军来攻,刚一接触,就立即吹响敌袭鼓角,“呜……,呜……,呜……”
低沉的警报传回凉州城,立即惊动了齐藏珍。他整顿兵马来到凉州西门,站上城头,党项人已经到了城下。齐藏珍令人一问,方知这支党项部队竟然是来投降的!天色一片漆黑,看不清远处,齐藏珍命人放下吊篮,允许党项首领先进凉州城,其他人则在城下暂时夜宿,等到天明再说。
野利部和黑漠部首领互相交流了一下。野利部首领说,“反正我们是真心来归顺大汉的。汉朝守城之人若要想杀我们,一千人一起进城和两人进城是一样的,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办吧。”
两人商量既定,一起上了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