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试身手(1 / 2)
大泽乡的一声炮响,给芒砀山的刘邦送来了造反主义。
陈胜就是点燃刘邦这个烟花的星星之火!他成功地将刘邦从“强盗”引化成农民起义军,给刘邦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推翻残暴秦朝,自己封王封侯。
秦二世元年(前29年九月,各地人们纷纷杀掉当地的秦朝官员响应陈县的陈胜起义。消息传到沛县,沛县的县令害怕自身不保,于是也想赶时髦凑个起义的热闹。反正只要有官做就行,管他是秦国的官还是张楚的官。他想在沛县起事,响应陈胜。就找来他的幕僚萧何、曹参来商议。
和萧何一样,曹参也是沛县本地人,是沛县主管刑狱的官署属吏,而萧何是县令的主吏,他们俩在沛县都是有地位和实权的官员,也是沛县的头面人物。
萧何、曹参都和刘邦相熟,对刘邦在沛县周边的行为了如指掌。他们向沛令进言说:“你身为秦朝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率领沛中子弟起义,大家恐怕不会相信您。如果你招纳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到几百人,靠这些人的力量来号召有顾虑的沛中子弟,沛县人民就一定会听您的。”
沛令心想要成大事,首先要展现我广纳忠言的胸怀,就听从了他们的意见。
萧何、曹参进一步告诉县令,他们县的刘季聚集了很多人现在在附近的芒砀山中做土匪,正好去召他前来。
这个曾经想要刘邦的老婆做老婆的沛令再一次在恰当时刻做了刘邦人生中的重要引路人。他找到了刘邦的亲戚樊哙,派樊哙去邀请刘邦带人前来一起成大事。
樊哙到山中找到刘邦,把沛令、萧、曹的意思告诉了他。听了樊哙的话,一直想出人头地的刘邦心中燃起了憋屈已久的斗志。他觉得他也应该和陈胜一样,可以通过推翻秦政府而得富贵、成就一番事业。
他立马和樊哙率着他的队伍来到沛县城墙下,要见沛令。沛令见到刘邦带着的这一大伙人时,心里却没底了,不知道自己能否控制得住他们。他不由得心生恐惧,再加上他以前也不怎么喜欢刘邦。他反悔了,不想和刘邦合作,刘邦已经夺了他的心仪的吕雉,他怕他再夺了他的权。
沛令下令关闭城门固守,还迁怒萧何、曹参,感觉上了他们的当,想杀了他们。萧何、曹参听到消息,知道惹祸了,赶在还没有被抓之前,两个人偷偷越过城墙去投靠刘邦。
依刘邦的性格,当然不会打道回府。他给沛县的人们写了一封帛书,用箭射到城墙上。
刘邦的告沛县父老同胞书是这样写的:“普天之下都痛恨暴秦。今日各位父老为秦朝的沛令守城,等到各地义军一到,攻城时沛县就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要是各位能现在诛杀沛令,推举众望所归的人为首领,以响应起义,大家就可以保证家室安全。否则,你们全家老幼都会被屠杀,全家都要遭殃。”
和陈胜一样,领袖都是做群众工作的高手:开门迎我,可活;闭门拒我,必死。谁不想活呢?
这里的“活”和陈胜的“王侯将相”在当时看来其实都是空头支票,用自己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去送给别人。但是人就是都好这口,因为这符合每个人的心理预期,而且使用这一招的效果每次都出奇的好,这一策略我们在以后还会多次看到。
沛县的父老乡亲完全忠实地执行了刘邦的《告沛县父老同胞书》,杀死沛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并要推举刘邦做沛县县令。
推举刘邦做头,有萧何,曹参他们深恐举事不成,被秦朝灭族,所以要预先找个替罪羊的私心,也有刘邦通过在沛县中广为流传的以前有关他的几件神奇事件树立的威望因素。当然最主要的是站在刘邦身后那支几百人的队伍,任何时候,实力都是最终决定力量。
然后上演刘邦推辞,其他人固请,再辞,再请,如此多次,最后迫不得已同意做老大的老套剧情。并且他们也照例搞了个牲血祭旗的仪式,因为刘邦挥剑斩蛇是“赤帝子”,所以他们用的旗帜都是赤红色。
刘邦成为了“沛公”。
此后,他带着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大力招募沛县子弟,很多人慕名前来,其中有新伙伴,也有老朋友。经粗略统计,这时陆续加入刘邦阵营的沛县人至少有:哥哥刘仲、弟弟刘交、卢绾、在监狱当差的任敖、泗水卒史周昌和堂兄周苛、在沛县掌管养马驾车的夏侯婴、以编织养蚕器具为生的周勃、雍齿、审食其、周緤、王吸、召欧等人。这些人大多和刘邦以前就是好朋友,又是老乡,所以得到刘邦特别的信任。
短短两个月时间,队伍就超过三千人。
从此,刘邦真正拉起了自己的山头,他的部队成为很多起义军中的一支。
这一年,刘邦39岁。
在当时,他的军队只是很多起义军中很小的一支。
他当然不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县令,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休养之后,他采取了行动,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
秦二世二年(前28年,也就是刘邦成为沛公的第二年十月(秦时以农历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刘邦采取了他的第一个军事行动,他率军去攻打沛县周边的胡陵和方与两个小城并取得胜利。返回时他没有回沛县,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乡沛县下辖的丰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