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二十四候花信风(1 / 2)
雨水一候菜花
虽然是周末,强子还是早早起床,趁着半明半暗的一点月光穿好衣服,轻脚轻手地下床打开门,来到院里。
从水缸里舀出一瓢水,洗洗脸,人觉得立刻清醒了很多,从这一刻起,他算计好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安排好先后,抬起头来,他已经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围着院子的土墙早已经松动,在裂开的地方强子尽力塞进一些拌着草根的黄泥,让松动的土墙勉强立着。
强子来到房子后面的猪圈,两头半大的猪还在半梦半醒间嘟噜着。强子很满意它们,这是自己从兽医站要来的,没人要的小猪。都说养不活,兽医正打算扔了它们。自己正好去镇上卖菌子,看见它们关在猪笼里要死不活的样子,于是鼓起勇气向兽医要了它们,只是象征性的给了十块钱。这十块钱,足足让自己和妹妹在山里捡了半天菌子。看着自己亲手一天天把它们养大的猪,强子很高兴,按学校老师的说法,自己的第一笔投资算是成了一半。
强子走到土灶边,往锅里加上水,生起火。拖出一筐红薯叶,在砧板上把它们剁碎,倒进锅里,往里边加了些麸,拿铲子搅了搅。猪圈里的猪听见声音,醒了过来,叫唤着。强子回头看看暗处黑乎乎的,露在圈栏上的猪头影子,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笑着说:“一会儿就好,你们别急,你们要加油,快长快大。”趁煮猪食的时候,他理理灶边的柴火,发现不过用几天了,于是在自己的时间表里加上一项,上山打柴。
喂完猪回到前院,天光渐渐亮起来,院墙边自己前年种下的一排香椿树,已经露出芽尖,看来这几天就可以采了。强子算着等采完这一茬,就打打树梢,不然长太高反而不好。
“哥,”强子回过头来,妹妹已经起来了,手里提着篮子,里边有几只鸡蛋,“鸡我喂过了,一会儿我去挑水。”看着八岁的妹妹,强子有些难过,她还那么小就已经擅长各种家务。“我去,你去看看地里的菜,摘些回来做早饭。”
“好,”媛媛提着篮子走进屋里,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玉米缸里,他俩已经攒下五十只鸡蛋。在集市上一只三毛,他们可以卖十五元,可以买些米、盐、一点油,够奶奶、哥哥和自己用上一段时间。
强子担着水桶,来到更高处的山泉眼边,用水瓢小心地接泉眼里的水,然后往桶里装。心里盘算着怎么弄到合适的竹子,把它们接起来,这样可以把这泉水接到家里,妹妹和奶奶就不用走那么远、爬那么陡的坡,还没有路。“把竹子破两半,打开节,再捆起来,接在一起就可以了吧?”强子在心里嘀咕,“应该可以,回去先试试!加油。”想到山谷里的竹林,强子兴奋起来,“也是挖毛笋的时候了。”
回到家,妹妹正在院里整理一堆包谷杆,强子奇怪地问:“这是哪来的?”妹妹头也不抬地说:“下面罗大爹来过了,说你要租他家地的事,说两百块就不用给了,种出来的东西给他些就好。还让我去地里把这些包谷杆拿回来,我们可以烧一阵子了。”
“这样,等于下我去找他。奶奶呢?”强子把水倒进水缸边问。
“奶奶已经做好早饭了,等着你呢。”媛媛拖着包谷杆往棚子下走。强子抱起一抱,走进棚子,帮着妹妹把包谷杆码起来堆好。
回到屋里,奶奶打开锅盖,从里边拿出煮好的红薯和洋芋,热腾腾地放在灶台上,旁边有一小碟拌了盐的辣椒,一大碗清水煮的野菜。三人就着辣椒和野菜汤吃一天的第一顿饭。
“奶奶,吃完饭我去罗大爹家,每年的两百块还是要给的,他要地里的东西,该给的也给,各是各的。”强子咽下一口红薯对奶奶说。
“好,你看着办,不过钱够不够?”奶奶看着强子问。
“先给一些,剩下的年底再给,那时猪可以卖了,有他家的地,我们可以再养两头小猪。”强子信心满满地说。
“你不在的时候,有人上来说买我们的鸡蛋,五毛一个呢,你瞧,”媛媛把口袋里的钱递给哥哥,“给了我二十五块呢,等天热了,我们再养几只鸡行吗?”
“行啊,我们多种点包谷。”强子笑着说:“这回母鸡抱窝,就让它孵几只小鸡养。”
奶奶看着小兄妹俩,有些忍不住:“多种地,你们俩有那么小,还要读书……”
“没事,奶奶,我有力气,我都十三岁了!”强子满不在乎地说。
奶奶看着他:“是啊,你今天就十三岁了……”
“奶奶,没事的,我们能行,”媛媛笑着说:“你瞧,我种的油菜都开花了,等收了菜籽榨油,我们就不用买油了。”
“就是奶奶帮不上你们。”奶奶看着两个孩子有些难过。
“奶奶,我们回来有热饭热菜,比什么都好。地里的事情我们操心就行了。”强子笑着站起来:“我去挖笋子,顺路去趟罗大爹家,奶奶再见。”
强子路过自家的地,除除草,油菜花开得正好,心里盘算着拿过罗大爹的地要种些什么好,自己和妹妹要上学,没太多时间在地里。种些洋芋、红薯、南瓜、玉米,好储藏的东西,家里养的猪、鸡也有吃的。
强子早早来到竹林,带上头灯,和大人们一起进林子挖笋,很快他挖了一背篓背出来交给收笋的人,又转身走进竹林,心里盘算着早上的主意,如何把水引到家里。
“哟,强子,不错啊,都第三趟了!”收笋子的人接过强子的背篓,“不比大人少啊。”
强子笑笑:“还行。”
“赚了钱想买什么?”收笋的人称好重量,记在本子上,问强子。
“奶奶的药,还有种子。”强子不假思索地回答。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消失在林子里的强子,旁边的人叹口气。
“可别让他听见,他不服。还生气,人穷志不穷。”另一个交笋子的人说,“上次在山里捡菌,他一个人背着一大箩,边走边说‘加油,加油。’那一箩,我背都吃力。”
“真是……”
傍晚,强子回家路上去罗大爹家说了租地的事,拿了五十块给他,说好剩下的一百五年底给。从罗大爹家出来,强子盘算着手里还剩的几十块钱要怎么用,奶奶的药要买,这两天挖笋能挣多少钱,离开学还有几天,要做些什么。
路过罗大爹家的地时,看见媛媛已经在除草,翻地,强子走下田埂,接过妹妹手里的锄头,“这些我来做。”
“什么都指望你,你也没有三头六臂。”媛媛笑嘻嘻地说,“我们在这儿种南瓜好吧?今天我和三婶要了些南瓜子,结的多,省事,养猪、喂鸡都行。”媛媛指着一角已经出了草的地说。
“行,”强子拿着锄头,在妹妹指的地方挖下去,不一会儿,他就挖出一个尺把深的瓜塘,他小心地把塘底修成平整的四方形。“好了,我们回去吧,过天就在这里种南瓜。”
“好,我们可以多养几只鸡,养两头猪了。”媛媛把水壶递给哥哥。强子喝着水点点头,放下水壶:“我们加油,我想办法把水引到家里,就不用去挑水了。”
“好,我们加油!”媛媛笑着。
天黑的时候他们回到家里,奶奶正扶着门框看着他们走过来。
“天还冷,又黑的早,你们要回来早些。”奶奶看见他们走近,埋怨他们。
“没事,我们在罗大爹家地里,也该收拾收拾了。”强子像个大人似的说。
“快洗洗吃饭吧。”奶奶转身走进屋子,生起火,下了把面。一只鸡蛋打了锅蛋花汤,撒点儿葱花,滴点儿香油。挑起面来,把蛋汤浇在面头上,递给两个孩子,“强子,今天你生日,我们吃蛋花面。”
强子接过面笑着:“谢谢奶奶。我们加油,明年每星期吃次蛋花面。”
媛媛接过面,“奶奶,你的呢?”
奶奶端起灶台上的碗,笑着“在这儿。”却并不给孩子们看到碗里的东西。
强子拿过奶奶手里的碗,把自己碗里的蛋花倒些进去,“要吃一起吃,奶奶,今年不行,明年一定行。”说着把碗递给奶奶。这才坐下来,“奶奶,媛媛,吃吧,明年会好的。媛媛,今年就上学去,到学校去学你喜欢的画画。学校里有老师教。可比你一天在泥地上画有意思多了。”
媛媛睁大眼睛看着哥哥:“真的?我能上学去?”
“当然,你看我们,猪养大了,鸡也不错,又租了地,我努把力,就好。你上学去!”强子说完,埋头吃面,抬起头来,看见奶奶和妹妹都在看着他,他笑起来:“我说真的,我们加油,都会好的!”
媛媛也端起碗:“我们加油,奶奶,我们会加油,吃。”
奶奶端起碗:“吃,奶奶和你们一起加油。”
菜花花语:加油
雨水二候杏花
“看来今年会风调雨顺呢,”秋奶奶纳着鞋垫,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对身边的孙女儿说,“妮子,你这是在描什么呢?”
“奶奶,你看我描得好不好?”妮子举起手里的白纸递给奶奶。
“这花样,没见过。妮子自己画的?”奶奶把花样儿接过来,放在眼前仔细瞧着。
妮子笑着:“奶奶就说好不好。”
奶奶也笑了:“这花儿,画的是杏花儿和喜鹊?好看,照着这样子,妮子给自己做双鞋好吧?”
妮子站起来走到奶奶身边:“奶奶,那就是画得好了?”
“好,好看。”奶奶拍拍搂着自己肩膀的妮子的手,笑着。
妮子的花样儿,按奶奶说的,描在了布上,妮子跟着奶奶一针一线,秀出了自己的第一双鞋面。院里的杏花开的时候,妮子给自己做了第一双鞋。黑色的细麻布面上粉红的杏花,浅绿的芽,翻飞着两只喜鹊。
“你这是穿的什么?”课间的时候一个同学盯着妮子的脚问。
妮子迟疑了一下,看着她:“我自己做的……”
“快来看,快来看,绣花鞋!”对方尖锐的声音划过走廊,伴随着她的哈哈大笑。
一整天,妮子的绣鞋成了课间、午休、食堂里的话题。
“什么年代了,还穿绣花鞋!”
“看着是自己做的,没买鞋的钱了吗?”
“标新立异,也该找个说得成的花样儿,这,算什么?”
一整天,妮子不敢抬头,偏偏有各式各样的鞋伸到她眼皮下,贵的、便宜的、白的、黑的、红的……
每一双鞋都在替它的主人无声地哈哈大笑……
黄昏的时候,妮子熬过了如坐针毡的上课时间。可是就算老师下课放学,也没有解放她的苦难,认不认识的同学,都在拿眼角瞟她和她的鞋。就算有老师的严厉警告,那些觉得她可笑的同学,也独有一种奇怪的默契,一举一动,都让妮子觉得自己是个怪物。
妮子在老师的帮助下离开了学校。她并没有回家,而是独自跑到村头的杏林里河边,偷偷地哭了一场,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的鞋,就那么让人讨厌。她把鞋脱下来放在一边,双手抱紧膝头,脸放在膝盖上,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嘲笑她。
妮子忙着哭,没注意周围,在河对岸杏花如云的杏林里,几个写生的学生正跟着老师画画。妮子的出现,让他们欣喜,画了半天的杏花林,就缺那么一点儿生气。妮子明媚的五官单纯、伤心、难过,身边的鞋却生动、精致、活泼……
学生老师们没有打搅她的难过,只是静静地画着各自心里的妮子和杏林,共同的是他们都仔细的画了妮子的鞋。眼见着天色暗了下来,老师带着学生们悄悄离开。妮子浑然不觉,还在自己的难过里挣扎。
“这鞋真漂亮,是自家做的吗?”
妮子吓了一跳,抬起头来,一个背着画夹的少年正站在她身边。
“哦,”妮子忙擦擦脸,哑着嗓子说:“是,让你见笑了。”
“它真的很好看啊,图样精致活泼,构图空间感很好,绣得也好,色彩过渡自然,杏花和小鸟活灵活现,谁做的?”少年看着妮子的鞋,“是我可不舍得把它穿在脚上。”
夕阳的余光洒在粉白的杏花上,透过纷纷扬扬的花瓣,又落在少年深褐色的头发上,泛起一层淡淡的咖啡色的光晕。他又好看的五官,两道眉毛像画出来的一样,鼻梁挺直,一双眼睛深邃又简单,此时正温和地看着自己。
妮子第一次这样仔细地看一个男生。他应该还是学生吧?妮子在心里嘀咕,可是却和学校里的男同学完全的不同。他的声音那么特别,在一天的嘲笑之后,他的声音那么和蔼,没有一丝的作弄。妮子相信,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的鞋好看,不由得高兴起来,又有一点儿慌乱,还有一点儿渴望,想说什么,又怕说错了叫人笑话。
妮子可以忍受全校的嘲笑,此刻却不愿意被这个陌生人误解,哪怕一点点。他的脸真的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妮子,奇怪地想多听听他的声音。
“是你做的吗?这么活灵活现的,我觉得应该是年轻人做的。”听着他的声音,妮子怦然心动,不得不用力压制住自己的声音,小心翼翼地小声应着:“是……”
“做得真好,花样我这几天收了不少,可是这样的我倒是第一次见,真漂亮,是哪家的花样?”少年笑着打开他的画夹,里面画着不少绣花的剪纸图样,看起来附近村子里的图样他几乎收全了。
妮子羞怯地摇摇头小声说:“不是,是我自己画的……”
“你学过画画?”少年有些惊奇地问。
妮子把头低的更低了,她摇摇头。
“没学过你就画的那么好!”少年笑起来,“你想不想学?”
妮子点点头:“没有老师教……”
“哦,你可以学的,老师带我们到这里一是采风,二是办学习班,只要喜欢就可以来学的。你绣得那么好,色彩感很好,应该可以画得更好的。”
妮子抬起头来:“可以的吗?我能学的?”
她的激情让少年有些吃惊:“当然,画画当然是学会的,你自然也可以来学。”
妮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用力地点了点,“我去……”
少年笑起来:“不早了,你住哪里?该回去了吧?”
妮子这才想起来,自己该回家了,于是弯腰把鞋穿好,“是不早了,我就住那边村里。”
“那离我们办培训的地方不远,我们就在对岸的村子里办学习班,有空过来吧。”少年指着杏林后面隐隐约约的炊烟,此时满天的杏花在晚风里纷纷扬扬。
妮子拘谨地抬起头来,少年正微笑着看着她,夕阳给他镀上淡淡的光年少青春的面庞,比自己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还要好,他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自己身旁。
妮子有些局促:“好,谢谢你……那我……我先走了……再见!”说完,妮子头也不抬,快步离开少年,小跑起来,她的鞋留下浅浅的脚印在身后。
“沐阳,走了……”
“来了……”
妮子仔细听着身后少年和同伴的呼唤,不觉欣喜,“那么,他叫沐阳,真好听……”
妮子不在为自己的绣鞋烦恼,她心里有种新的感觉占据了全部。那种从未有过的细腻、温暖、有点儿情不自禁的欢喜,有点儿难为情,却让自己喜悦的东西,在心里悄悄萌生出来,妮子喜欢这种感觉,“他的声音真好听……”
杏花花语:少女的慕情
雨水三候李花
黎明,河上的浓雾开始飘散,河边的石子路上湿漉漉的散发着温润的微光,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青砖的柱子挑起院墙,墙壁粉着白灰,白灰把青砖缝勾勒得横平竖直,马头墙上青瓦鱼鳞。远远的似有炊烟无形于清新的晨光中。
若有若无的如丝细雨,让空气有些清冷。初禾一手扶着画夹,坐在露台上,一只手拿着铅笔,对着小镇发呆。露台上的灯光,稍微暖和了她的孤单,离开那么多年,其中经历了人生种种,记得一些,也忘了很多。最后,累了,只想找个地方暂时躲开熟悉又陌生的生活,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想。想来想去,干脆随脚走,没成想,脚步直奔着最初的地方而来,再次回来不想打搅任何人,于是住在客栈里。
小小的客栈立在河边,挑在河面上的露台,正对着河那边的古老街道。初禾眯起眼睛,在一片青灰色鳞次栉比的瓦房顶中,寻找那个小小的院落。记忆慢慢涌上心头,记得那个小院,就在一条窄窄的巷子里,青砖的门头高挑,门脸高窄。两扇原木色的木门,不知年月久远,已经磨得没有了吱吱呀呀的声音。院里门边,一棵不知岁月的李树,每到这几天花开如云,洁白安静。这树几乎家家有,守着寂寞的小镇,看起来悠长的巷子还有缓慢的时光。初禾的目光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早那棵老李树,“不知道,它还在不在?”
一杯速溶咖啡握在手里,心里有些失落,那时候没有这些,却隐隐记得那种单纯的快乐。“那是什么了?为什么……”
初禾努力回忆,那说不清的感觉,时不时跳出来,说不清道不明,却一直执拗地存在,是一种忘却了的愉悦,简单、舒适、不疾不徐,还有……
自己也说不上来,但就是存在,这也是自己的作品里吸引人的地方,那些难以察觉却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光线明朗起来,虽然还有薄薄的云雾,隐约间,初禾想象着对岸排列在缓坡上的街道、巷子,一扇扇紧闭的木门。门前还是那些古老的青石板路,延伸着,相互驳接,最后汇成两条大路,缓缓地消失在视线里。似乎一直这样延伸、延伸到看不见的世界里去。虽然,它们是自己熟悉不过的两条路,一条接着码头,自己正是从那里踏上小镇的土地,到这里上高中,开启自己的路。一条通往车站,自己正是从那里离开小镇走向城市,越飘越远。
多年以后,再次回到这里,街巷还是那般模样,却已经不是那时的街巷,它们更加整齐干净。房屋看似从前,却已经不是从前的房院,细看只是一个样式而已。昨天傍晚初禾已经迫不及待地走了一边,看清了熟悉又陌生的小镇,不免有些失落。自己想找回的,想看清的从前,已然回不去了。又拿起画笔,她有些失意地在纸上边涂涂抹抹,边想着想心事,也没什么具体的东西,只是让思绪随意地在脑海里漂浮、旋转、流浪……
初禾画着记忆里的木门和李树,却越画越远,越发模糊,撤下纸张,揉成一团,扔在一边再画,还是那样,重复,再画,还是那样……
最后,她扔开画笔,抬起头来,对岸的房院已经在不经意间醒过来,有人进出。还有几户人家留着高大的老李树,雪白的花朵在晨光中如云似雾。来往街巷的人穿行在纷纷扬扬的花瓣中,浑然不觉它存在,更不理会它的美丽和诗意,只是木然地行色匆匆。
“真可惜……”初禾轻声叹息着,不知道是对自己说,还是对来往行人说。
最高处巷子里的院门陆续打开,一个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们离开家门,走向河边的街道。清新的阳光似乎跟着这些少女、少年快活起来,活泼地洒在房顶上,迅速地往下移。飞舞在风中的花瓣也轻盈起来,随着阳光和晨风,时而低旋时而高飞,装点着孩子们的笑语欢声,街巷也热闹起来。几个小孩子突然追逐着花瓣跑起来,伸出手要接住飘落的花瓣,几个大些的孩子也抬头看着满天的花瓣,微笑着……
初禾的记忆被唤醒,也是这样的清晨,更古老一些的街巷,自己也曾经这样活泼过。不知道那个帮自己接住花瓣的同学如何了?记得他也是住在高处的巷子里,总是路过自己住的院子。时不时碰到,只是简单地问好,道别。那天也是这样,满天花瓣,自己出门还早,巷子里没有行人。也是不经意间被飞花吸引,不觉地伸出手,想要接住花瓣。那些花瓣却像顽皮的孩子,对自己欲擒故纵,试了几次都落空。正懊恼时,个头高大的他突然伸手接住花瓣,笑着递给过来,自己自然而然地接过花瓣,放在手心里仔细看。
还记得他的声音:“你喜欢李花?”
“这么多花瓣飞还是第一次见。”也记得自己惊奇的声音,再自然不过地回答。
“你是才来的?从前没见过你。”
“哎,刚到这里上高中。”
“那么我们同校,你几年级?”
“我……”
一切那么清晰,有那么远,初禾不觉笑起来,原来自己在找的竟然那么简单,那几句话,这漫天的飞花,就在记忆的最深处,原来那么简单,如今却可望不可及……
李花花语:纯洁
惊蛰一候桃花
那穿过桃林的风,换上春天的衣缕,装饰着点点桃红。
越过桃花的鸟儿,看惯四季的交替,吟唱平凡与传奇。
远行的人儿啊,见到荒野里的桃林,难道你不好奇?
如果觉得疲惫,那就停下脚步,桃林屋舍可以休息。
明净的院落,纷纷桃花雨,院门上留言说分明:
“往来的旅人多辛苦,小院原是学校,
寒来暑往五十载,山里条件多艰苦,
而今乡邻已迁出,学校随人往他方。
留得校舍在,可供过往旅人暂歇脚。
后院老井水甘甜,屋中存有粮和油。
都与行人为方便,还请过客多珍惜。”
推开院门红砖房,旧物虽老未蒙尘,门窗洁净留窗花。
园中尚有韭和荠,菜畦工整少杂草,赏心悦目寻常家。
老井辘轳取水清,井边石台光可鉴,未见主人心生疑。
枝头鸟儿叫喳喳,是否明了因与果,为何人去屋未荒?
林中鸟儿尽情唱,若你能懂定动容,且听我来细分明。
转眼半世纪,沧桑平淡间,初为少年郎,故乡到异乡。
双手亲自建房舍,泥坯版筑青瓦顶,桌椅自制日夜忙。
早起迎孩童,谆谆细教导,朗朗书声中,解惑教学生。
来往秋冬人见长,娶得邻村好姑娘,一人学堂俩人撑。
山间路途多艰难,再建新屋留学生,学园通传读书声。
傍晚炊烟迎暮阳,园中拾锄耕作忙,月下挑灯种瓜豆。
夫妻言语多扶持,轻言细语慰艰辛,言道最喜桃李花。
学童高中离乡去,临行告别多难舍,学堂四周植桃李。
日来夜去年复年,往来乡里多敬重,白首老翁称老师。
学堂四周桃成林,李花春来白似雪,雪花渐渐满鬓角。
俩人守得满山绿,春来桃李花如雨,言传远去成风景。
而今人去成千古,念念难忘学堂事,桃林深处永相依。
多谢往来旅人心,仔细维持学园景,守得一番桃李情。
情爱不止在烈酒,平淡一生即可爱,一片桃李慰三生。
桃花花语:爱情的俘虏
惊蛰二候律棠
青青墓上草,年年春来新,燕子北还时,捎带春归意。
圃中春化雪,麦苗破坚冰,园中兰花草,吐惢报春晖。
竹马绕膝前,恍若昨天事,平凡人家子,简衣齑菜养。
春来农事忙,家务多以仗,游戏田亩间,年幼知耕种。